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炭地下气化粗煤气爆炸极限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袁淑霞 李荫虎 +2 位作者 王创业 吴松 李嘉豪 《煤炭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煤炭地下气化的产物为可燃气体,可能存在着火爆炸风险。因此,研究粗煤气的爆炸极限对确保煤炭地下气化安全有重要意义。但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实验极其困难,根据热自燃着火理论,通过计算常压下的着火界限并与常压下爆炸极限的... 煤炭地下气化的产物为可燃气体,可能存在着火爆炸风险。因此,研究粗煤气的爆炸极限对确保煤炭地下气化安全有重要意义。但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实验极其困难,根据热自燃着火理论,通过计算常压下的着火界限并与常压下爆炸极限的实验值进行对比,计算得到修正系数,用修正系数对高温高压下的着火界限进行修正,得到可燃组分的爆炸极限,再将各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按组分加权平均得到粗煤气的爆炸极限。结果表明,高温高压下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极低,空气中含有微量的可燃气体就可能引发着火爆炸。为防止着火爆炸需在启停阶段采用氮气置换气化通道中的空气,营造安全气化环境。而正常气化时,粗煤气中的氧含量很难达到高温高压下粗煤气的爆炸上限,反而比较安全。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下计算气体爆炸极限的方法,为煤炭地下气化爆炸安全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爆炸极限 着火界限 温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葛腾泽 王创业 +5 位作者 刘猛 刘丹璐 高尔斯 吴松 袁淑霞 樊玉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334,共11页
煤炭地下气化注入点可控后退(Controlled Retraction Injection Point,CRIP)工艺能够实现中深层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原位开采,将我国富裕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战略或缺的燃气资源。为取代CRIP工艺中氧气和点火液的注入、提高煤层气化反应活性... 煤炭地下气化注入点可控后退(Controlled Retraction Injection Point,CRIP)工艺能够实现中深层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原位开采,将我国富裕的煤炭资源转化为战略或缺的燃气资源。为取代CRIP工艺中氧气和点火液的注入、提高煤层气化反应活性,基于煤炭地下气化生产工艺和微波加热技术特点,创新提出了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设计,将气化剂和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经由连续油管注入到地下煤层并在目标气化区释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从微波的产生、传输、释放、与煤层作用、以及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工艺设计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的难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大功率微波加热的煤炭地下气化CRIP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加热煤层所需的热量较大,大功率磁控管可以满足工业生产规模需求;微波能够通过双层连续油管镀铜的内管外壁和外管内壁间的环形空间远距离传输到地下煤层;微波频率越高,微波功率衰减越快,2450 MHz和915 MHz频率微波在双层连续油管中传输500 m时,其功率分别衰减至15.6%和32.1%,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应选用较低频率来远距离、低损耗输送微波;在双层连续油管前端的外管壁面上按一定规则割开缝隙,形成微波释能器,将微波从管线中泄漏出来辐射煤层;原煤在干燥、热解和燃烧阶段都能够较好地吸收微波能而被加热,在有氧条件下煤样温度升高到587℃时焦炭被点燃,最高温度可达1080℃;风光电−储能−煤炭地下微波气化融合产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绿色能源,实现中深层煤炭清洁高效原位开采。研究能够为微波辅助煤炭地下气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注入点可控后退 微波加热 注入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杆失谐模型及其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淑霞 张优云 +1 位作者 蒋翔俊 朱永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9,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拉杆转子失谐刚度模型,研究拉杆失谐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将转子的动态响应曲线代入端面弧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失谐拉杆位... 为了深入了解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拉杆转子失谐刚度模型,研究拉杆失谐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将转子的动态响应曲线代入端面弧齿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拉杆失谐对端面弧齿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失谐拉杆位于轴心轨迹椭圆长轴位置,负失谐拉杆位于轴心轨迹椭圆短轴位置时可以减小转子各向异性;负失谐拉杆处于动态弯曲时的受压侧,可减小各齿应力差;而处于受拉侧时,则会进一步增大各齿应力差;正失谐情况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弧齿 拉杆 转子 失谐 应力分布 等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ORMAX聚结板油水分离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袁淑霞 樊玉光 林红先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5-152,共8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考虑液滴碰撞时的聚结与破碎过程,对PERFORMAX聚结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PERFORMAX聚结板的分离特性,得到了聚结板数量、流速、粒径对聚结板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聚结板数量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考虑液滴碰撞时的聚结与破碎过程,对PERFORMAX聚结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PERFORMAX聚结板的分离特性,得到了聚结板数量、流速、粒径对聚结板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聚结板数量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时,以重力分离为主,PERFORMAX聚结板分离效率随粒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粒径大于50μm后,分离效率接近100%;而流体处于湍流状态时,惯性分离占据主导地位,PERFORMAX聚结板分离效率随粒径变化幅值很小;当粒径较小时,湍流分离效率高于层流;当粒径较大时,层流分离效率高于湍流;聚结板分离效率随速度的变化出现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的主导作用力为重力,第二个峰值为惯性力;因此,粒径较小时适合采用惯性分离,粒径较大时适合采用重力分离;惯性分离涉及到碰撞,而碰撞过程易产生破碎,导致分离效率下降,当流速进一步增加时,由于液滴破碎,分离效率略有下降,但流速应控制在不使液滴产生破碎的范围内;PERFORMAX聚结板用于污水除油时的分离效率高于油中除水,但油密度对污水除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MAX聚结板 计算流体动力学 聚结 破碎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燃气轮机端面弧齿动力学特性及动应力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淑霞 张优云 朱永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5-901,共7页
采用动力学与静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端面弧齿工作时的动态应力,首先对端面弧齿接触区采用等效抗弯刚度模型,连续区采用传统模型进行转子动力学分析,再将动力学分析结果作为位移边界条件施加于静力学分析模型,研究端面弧齿的动应力变... 采用动力学与静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端面弧齿工作时的动态应力,首先对端面弧齿接触区采用等效抗弯刚度模型,连续区采用传统模型进行转子动力学分析,再将动力学分析结果作为位移边界条件施加于静力学分析模型,研究端面弧齿的动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端面弧齿的承扭能力与压力角有关,压力角越大,承扭能力越强,但压力角不宜过大,否则将降低传递效率;离心力作用下,不同位置端面弧齿应力在圆周上呈周期性波动,处于拉杆位置的端面弧齿齿面应力较小,处于中间位置的端面弧齿齿面应力较大,而齿根的应力波动与齿面相反;扭矩力作用下,端面弧齿承扭侧与非承扭侧产生了明显的应力差;弯曲力会破坏转子的周期对称性,由于转子轴心轨迹为椭圆,端面弧齿旋转一周将发生2次应力交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弧齿 应力分布 动力学特性 动应力 拉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磁性流体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袁淑霞 樊玉光 成秀梅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5-79,共5页
纳米磁性流体是诞生于 2 0世纪 60年代末的一种新型的液体功能材料 ,是一种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载液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 .介绍了它的磁性、黏度特性、蒸发特性和温度特性等几种主要性质、典型的制备技术... 纳米磁性流体是诞生于 2 0世纪 60年代末的一种新型的液体功能材料 ,是一种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载液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 .介绍了它的磁性、黏度特性、蒸发特性和温度特性等几种主要性质、典型的制备技术以及它在密封、润滑、阻尼、研磨、印刷、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并提出了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以及对纳米磁性流体研究的几点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磁性流体 制备 应用技术 液体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分离过程中液滴碰撞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淑霞 刘涛 +2 位作者 樊玉光 宋光辉 刘家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5-679,共5页
采用流体体积法对等径水滴在油相中的二元非对心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液滴碰撞后的变化规律及不同We和不同碰撞参数(B)下的碰撞结果,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形成基于油-水两相体系的液滴碰撞结果的区域分布图。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流体体积法对等径水滴在油相中的二元非对心碰撞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液滴碰撞后的变化规律及不同We和不同碰撞参数(B)下的碰撞结果,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形成基于油-水两相体系的液滴碰撞结果的区域分布图。模拟结果表明,水滴在油相中的碰撞结果包括聚结和破碎两种方式;相同B下,随着We的增加液滴碰撞过程发生振荡的周期逐渐变长,且伴随有旋转运动;We相同、B不同时,液滴碰撞接触时间随B的增加而推迟,碰撞后发生旋转的角度也随之增大。当We<30时,液滴在所有参数下碰撞结果均为聚结;当We>37时,液滴在所有参数下碰撞结果均为破碎,表明碰撞结果只与We有关;而当We在30~37之间时液滴碰撞结果与We和B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非对心碰撞 聚结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滩涂钢板桩围堰泄漏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淑霞 裴龙瑶 +1 位作者 张宇鹏 段育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2,110,共7页
以非牛顿流体淤泥为介质,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滩涂埋地管道抢修围堰不同位置的泄漏量进行研究,得到稠度系数、幂律指数、缝隙尺寸对围堰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围堰内部淤泥每小时上升高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幂律指数小于1时,发... 以非牛顿流体淤泥为介质,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滩涂埋地管道抢修围堰不同位置的泄漏量进行研究,得到稠度系数、幂律指数、缝隙尺寸对围堰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围堰内部淤泥每小时上升高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幂律指数小于1时,发生剪切稀化,淤泥表观黏度随剪切应变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幂律指数的增大,泄漏量逐渐增加,淤泥表观黏度随幂律指数的增大而降低,尤其是幂律指数大于1时,泄漏量进一步增加,说明流体流动过程中剪切应变率小于1。稠度系数增大时,围堰的泄漏量逐渐降低;缝隙尺寸增加时,围堰的泄漏量显著增大。当幂律指数为0.3~0.5、稠度系数为3~9 kPa·s、缝隙尺寸为5~10 mm时,围堰内部淤泥上升的总高度对围堰内部施工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量 围堰 非牛顿流体 幂律指数 稠度系数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注射泵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淑霞 李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1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微量注射泵 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淑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9期108-109,共2页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无论儿童、青年或是中老年均可发病,具有发病率高(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我国每年新发约200万人)、死亡率高(病死率约为45%,占死因第二位。且存活者中几乎有一半的患者在3-10年内死...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无论儿童、青年或是中老年均可发病,具有发病率高(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我国每年新发约200万人)、死亡率高(病死率约为45%,占死因第二位。且存活者中几乎有一半的患者在3-10年内死亡。如果第2次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颅内外动脉狭窄 平均发病率 应用 人类健康 脑血管病 死亡率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流板分离器分离性能主因素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淑霞 樊玉光 赵剑锋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用数值模拟计算代替实验,研究了折流板分离器的尺寸因素及非尺寸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SST k-ω模型描述分离过程的湍流流动,通过离散相模型模拟气液两相的作用,同时考虑离散相液滴的聚结与破碎过程,以上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用数值模拟计算代替实验,研究了折流板分离器的尺寸因素及非尺寸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采用SST k-ω模型描述分离过程的湍流流动,通过离散相模型模拟气液两相的作用,同时考虑离散相液滴的聚结与破碎过程,以上方法通过与相关文献对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折流板的角度和间距对分离效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在一定范围内,角度和间距越小,分离效率越高;折流板的流速越高,分离效率越高,尤其是折流板角度和间距较大时,增加流速的效果非常明显,但过大的流速容易导致液滴破碎,从而增加分离难度,所以能够采取其他手段提高分离效率时,尽可能不采取提高流速的方法。此外,粒径对折流板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当粒径大于20μm时,分离效率接近100%,所以折流板的优化仅在粒径较小时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分离器 分离效率 正交分析 聚结 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12
作者 袁淑霞 李冰 +1 位作者 刘春颖 曲志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0期111-112,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步提高,而且脑卒中后病残率也很高,不但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恰当的康复护理,可使一部分患者重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护患沟通的技巧
13
作者 袁淑霞 白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0期258-259,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知识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以患者为中心,实行人性化服务,对患者的心理情绪有着很深的影响,这就要求护士必须转变思想,提高护理服务意识,掌握沟通技巧.
关键词 护患沟通 人性化服务 知识水平 护理工作 心理情绪 服务意识 生活水 高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
14
作者 袁淑霞 白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2期201-202,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 护理 吸人性肺炎 进食方法 康复训练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间距和倾角对波纹板分离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5
作者 樊玉光 张立峰 +1 位作者 袁淑霞 林红先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应用FLUENT软件对含有粒径为1~50μm液滴的气体在波纹板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进气速度、板间距及波纹倾角下波纹板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较小幅度地改变波纹板倾角,对压降变化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板间距... 应用FLUENT软件对含有粒径为1~50μm液滴的气体在波纹板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进气速度、板间距及波纹倾角下波纹板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较小幅度地改变波纹板倾角,对压降变化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板间距,可以有效提高波纹板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式分离器 波纹板 数值模拟 分离效率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洗条件对PAN水洗丝条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人杰 吕春祥 +6 位作者 李永红 周普查 纪英露 吕晓轩 杨禹 袁淑霞 贺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2,共3页
研究了水洗条件对聚丙烯腈(PAN)水洗丝条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万能材料测试机、XRD、SEM、压汞仪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晶态结构、表面形态和孔结构,得到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洗温度升高,丝束的最大应力和最大... 研究了水洗条件对聚丙烯腈(PAN)水洗丝条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万能材料测试机、XRD、SEM、压汞仪测试纤维的力学性能、晶态结构、表面形态和孔结构,得到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洗温度升高,丝束的最大应力和最大载荷降低;水洗温度从55℃增大到90℃,结晶度从64.84%降低到57.73%,晶粒大小从4.034nm变为5.007nm;水洗温度升高,丝表面出现更加明显的纵向沟槽,表面缺陷增多,丝的直径也变得不均匀,孔隙率和孔径变小,微孔逐渐增多;随着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变大、表面缺陷增多,丝的力学性能随之下降;相同温度,超声波使纤维的孔径和孔隙率变小,同时使表面缺陷增多,所以超声波对丝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 水洗丝 力学性能 晶态结构 表面形态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端面齿微动磨损分析及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翔俊 张优云 袁淑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9,共5页
运用Archard磨损定律以及接触力学理论,研究了燃机端面齿楔形接触面在不同交变载荷力作用下接触面接触压力、接触宽度、间隙量、滑移量等接触特征参数随磨损过程的变化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接触齿面的磨损是由于接触面间反复的相对滑动、... 运用Archard磨损定律以及接触力学理论,研究了燃机端面齿楔形接触面在不同交变载荷力作用下接触面接触压力、接触宽度、间隙量、滑移量等接触特征参数随磨损过程的变化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接触齿面的磨损是由于接触面间反复的相对滑动、磨损导致了接触面几何形貌以及接触压力的改变,这些因素又反过来影响磨损过程.各参数具有时间依赖性,并且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计算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齿接触 磨损模型 磨损规律 磨损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中液化天然气液滴破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玉光 宋光辉 +2 位作者 袁淑霞 刘家豪 雷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4-229,共6页
基于流体体积法和k-ε湍流模型对液化天然气单液滴在气流中的变形破碎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研究不同We对液滴形态和破碎模式的影响,分析液滴形态变化过程中速度、加速度和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研究不同流场下液滴变形破碎情况。结... 基于流体体积法和k-ε湍流模型对液化天然气单液滴在气流中的变形破碎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研究不同We对液滴形态和破碎模式的影响,分析液滴形态变化过程中速度、加速度和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并研究不同流场下液滴变形破碎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We下,液滴呈现出不同的破碎模式,液滴发生剪切破碎的临界We为80左右,同一We下不同直径的液滴临界破碎时间有所不同;随着气液相对速度的We的增大,液滴的无量纲变形时间先递减后趋向于平缓;液滴变形破碎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加速度和阻力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先增后减;与普通流场相比,带挡板的流场中液滴变形破碎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液滴 变形破碎 流体体积法 临界We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出血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冰 刘春影 袁淑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脑干出血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板气液分离过程中液滴与液膜作用的动力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玉光 刘家豪 +3 位作者 袁淑霞 宋光辉 刘涛 梁远桥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7-312,共6页
基于流体体积法法研究了We、碰撞入射角与液膜厚度对液滴与液膜碰撞行为结果的影响,得到碰撞过程发生吸收、破碎、飞溅的特性条件。实验研究表明,当0<We<137,50μm<d0<100μm(d0为初始液滴直径)时,液滴入射角度由36°... 基于流体体积法法研究了We、碰撞入射角与液膜厚度对液滴与液膜碰撞行为结果的影响,得到碰撞过程发生吸收、破碎、飞溅的特性条件。实验研究表明,当0<We<137,50μm<d0<100μm(d0为初始液滴直径)时,液滴入射角度由36°增大到90°,碰撞结果演变由吸附-破碎的临界We减小,由破碎-破碎并飞溅的临界We增大;液滴入射角度由30°增大到36°,碰撞结果演变由吸附-吸附并飞溅的临界We增大,由吸附并飞溅-破碎并飞溅的临界We减小;液滴垂直撞击液膜时,随着无量纲膜厚度的减小,碰撞结果由吸附-破碎的临界We依次减小,由破碎-破碎并飞溅的临界We也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液膜 碰撞 吸附 破碎 飞溅 流体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