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袁永才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雷霆 王升 孙柏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06-2414,共9页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基于突变理论建立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突变理论模型。基于我国近300例隧道塌方资料的分析,结合隧道的地质因素、勘察设计因素以及施工因素,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偏压、埋深、地质勘查、开挖跨度、施工技术水平和施...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基于突变理论建立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的突变理论模型。基于我国近300例隧道塌方资料的分析,结合隧道的地质因素、勘察设计因素以及施工因素,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偏压、埋深、地质勘查、开挖跨度、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这8个主要因素作为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并对这8个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定量描述;在对红岩寺隧道孕险环境及风险诱因分析基础之上,运用突变理论模型对红岩寺隧道进行塌方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结果与实际施工情况一致;但由于施工单位未采取积极的风险规避及控制措施,且连续强降雨,导致发生"关门"式塌方灾害;针对发生的"关门"式塌方采用超前小导管与管棚相结合的注浆法处治方案,施工中遵循了"先加固、防扩展、后处理、稳通过"的处理原则,成功完成塌方段治理,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风险评价 突变理论 塌方治理 孕险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家湾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综合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袁永才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张乾青 孙柏林 石少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3-211,共9页
通过采用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预报尚家湾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规模与空间位置,结合超前钻探建立综合超前预报体系。针对发生的3次突水突泥灾害,通过现场踏勘和水文地质分析,查明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来源,揭... 通过采用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式,准确预报尚家湾强岩溶隧道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规模与空间位置,结合超前钻探建立综合超前预报体系。针对发生的3次突水突泥灾害,通过现场踏勘和水文地质分析,查明突水突泥伴生灾害源的来源,揭示尚家湾隧道突涌灾害源的赋存特征、致灾模式及其致灾机理,提出突涌灾害是由压力水、泥砂相结合的伴生灾害源和突涌通道2部分组成,伴生灾害源是内在源动力,突涌通道是灾害源的优势运移路径。同时,建立集内外结合(隧道内部揭露围岩与地表环境)、综合预报、"循环推进,交叉评价"、动态补探、综合治理相结合的伴生灾害源探测及防治技术,提出相应的治理原则、治理方案及后续施工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水突泥 灾害源 综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与加固监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袁永才 王旭春 +1 位作者 宋晨 刘亚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4-20,共7页
根据某露天矿边坡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单元法软件MIDAS/GTS对该边坡进行变形稳定性分析.在分析中采用强度折减法,求得安全系数为1.06,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预应力监测锚索对该边坡进行加固监测.加固后安全系数提高到1.50以上,说明预应... 根据某露天矿边坡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单元法软件MIDAS/GTS对该边坡进行变形稳定性分析.在分析中采用强度折减法,求得安全系数为1.06,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采用预应力监测锚索对该边坡进行加固监测.加固后安全系数提高到1.50以上,说明预应力监测锚索对边坡起到了有效的加固作用.同时记录边坡滑动力和位移数据,分析得到滑动力在监测当中逐渐趋于稳定,位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慢慢趋于平稳.同时发现位移监测的可靠性难以满足需求,在以后的监测当中采用以滑动力监测为主,位移监测为辅的措施.最后指出预应力监测锚索在边坡的稳定加固和边坡滑动失稳预测方面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MIDAS GTS 加固监测 预应力监测锚索 滑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陡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袁永才 王旭春 +3 位作者 李术才 李利平 孟祥栋 周宗青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7,共9页
露天矿边坡工程稳定性一直是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边坡失稳、确保煤炭生产安全,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首先,根据边坡所处的地质条件与边坡失稳影响因素,选取边坡坡高、边坡坡度、... 露天矿边坡工程稳定性一直是影响煤炭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边坡失稳、确保煤炭生产安全,基于属性数学理论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熵权属性识别模型.首先,根据边坡所处的地质条件与边坡失稳影响因素,选取边坡坡高、边坡坡度、天然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地震烈度与孔隙水压力比作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其次,分析评价指标的属性测度,构建属性测度函数以计算各个指标属性测度与综合属性测度;最后,采用置信度准则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属性识别.通过对安太堡露天矿边坡治理前后的稳定性评价,得出削坡、注浆加固与预应力锚索加固等边坡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将属性识别模型评价结果与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同时将边坡稳定性评价结果与边坡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边坡稳定性的评判问题,且评价结果合理,为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属性识别 稳定性评价 边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脆性临界破坏的声发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永才 刘善伟 +1 位作者 柳尚 胡杰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2,共7页
根据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和声发射事件数-应变曲线所表征的声发射信息特征,利用重整化群理论,研究了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信息与加载过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声发射特征参数蕴含丰富的损伤渐进破坏前兆信息,岩石变形破坏前声发... 根据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应力-应变和声发射事件数-应变曲线所表征的声发射信息特征,利用重整化群理论,研究了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信息与加载过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声发射特征参数蕴含丰富的损伤渐进破坏前兆信息,岩石变形破坏前声发射特征参数在变形破坏阶段会有明显的"相对平静期",特别是当应力水平达到70%~80%之后.声发射信息出现的"相对平静期"可以作为判识岩石破裂的参照信息;岩石破裂的视电阻率识别值和声发射特征识别值对应的应力水平相近,比波速特征识别值同步性好,敏感程度高.通过试验分析与理论研究,验证了将声发射特征信息用于表征岩石破裂前兆信息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脆性破坏 应力比值 前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爆施工条件下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机制及最小安全厚度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李术才 袁永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叶志华 张乾青 雷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20,共8页
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破坏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在钻爆施工条件下爆炸应力波对含水裂纹岩体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通过增大孔隙水压力影响裂纹扩展模式;通过建立的岩体含水裂纹扩展计... 岩体裂纹的水力劈裂破坏是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从断裂力学角度分析了在钻爆施工条件下爆炸应力波对含水裂纹岩体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炸应力波通过增大孔隙水压力影响裂纹扩展模式;通过建立的岩体含水裂纹扩展计算模型,推导了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裂纹发生压剪扩展破坏时的临界水压力Pc,并被实例所验证。基于理论分析、数值试验及工程实例,得出了岩体含水裂纹压剪扩展破坏突水存在滞后效应,施工人员可利用这一特点,在发生突水灾害前,及时停工并迅速撤离,保证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安全。最后,通过对岩溶隧道掌子面与高压含水体之间裂隙岩体的防突最小安全厚度的研究,提出"两带"理论,推导了合理反映爆破开挖扰动与水压作用下裂纹岩体最小安全厚度计算公式,并为工程实例所验证,其结果可为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突水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爆施工 裂纹扩展 突水滞后 最小安全厚度 应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型隐伏溶洞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型试验 被引量:39
7
作者 李术才 潘东东 +5 位作者 许振浩 李利平 林鹏 袁永才 高成路 路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64-3173,共10页
岩溶隧址区强致灾性承压隐伏溶洞较为发育,为研究隧道开挖诱发隔水岩体破裂突水致灾机制,以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研制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提出了承压溶洞制备新工艺,自主研发了大型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模拟试验系统。... 岩溶隧址区强致灾性承压隐伏溶洞较为发育,为研究隧道开挖诱发隔水岩体破裂突水致灾机制,以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为工程背景,研制了流固耦合相似材料,提出了承压溶洞制备新工艺,自主研发了大型隧道突水灾变演化模拟试验系统。针对隧道开挖方式与溶洞发育尺寸,开展了多种工况下隐伏溶洞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过程突水灾害是爆破施工扰动与承压含水溶洞渗透破坏双重作用的结果;受爆破开挖扰动影响,隔水岩体内部裂隙发育密集,重点监测区域累计位移高出人工钻凿开挖27%,应力释放率达23.5%,稳定渗透压力仅为初始压力的36.7%,外加水压加载至40 k Pa约15 min后最先突水;相同水压加载条件下,溶洞尺寸越大对隔水岩体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的影响越大,位移释放率越大、渗透压力整体水平越低,最终在应力和渗流作用下优势导水通道形成并扩展率先发生突水;承压型隐伏溶洞突水灾变演化过程经历了群裂隙的萌生扩展、优势导水通道的形成、隔水岩体破裂失稳3个阶段。试验结果对隧道突水机制的研究和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址区 隔水岩体 突水灾变演化 爆破施工扰动 破裂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平均法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珍 王旭春 +1 位作者 袁永才 王晓磊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4,共4页
岩溶隧道突涌水问题是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基于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建立了以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地下水位、地形地貌、岩层产状及层面与层间裂隙等6个地质影响因子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加权... 岩溶隧道突涌水问题是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基于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建立了以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地下水位、地形地貌、岩层产状及层面与层间裂隙等6个地质影响因子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加权平均法考虑采用多因素单一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建立了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分析模型,以鸡公岭隧道ZK19+509~ZK19+539段为实例,对其突涌水进行风险评估,其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及工程实际情况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突涌水 风险评估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工开采作用下某露天矿边坡强度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亚升 王旭春 +1 位作者 宋晨 袁永才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12,共6页
根据平朔安太堡露天矿边坡的工程实际,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井工开采前后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边坡坡表和内部岩土体的速度矢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较高,井工开采作用会大幅度地降低边坡的... 根据平朔安太堡露天矿边坡的工程实际,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井工开采前后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边坡坡表和内部岩土体的速度矢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边坡的安全系数较高,井工开采作用会大幅度地降低边坡的稳定性;由数值模拟所得出的速度矢量图可知,坡表砂岩和泥岩接触面附近网格点的速度较大,易发生滑动,此处需要进行加固设计.最后考虑了岩土体的剪胀角ψ=φ/2时边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剪胀角为0时,边坡的安全系数较小;剪胀角为φ/2时,边坡的安全系数较大;四种工况的安全系数平均增大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边坡 井工开采 稳定性 数值分析 剪胀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露天矿高陡边坡危险区域等级划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晨 王旭春 +1 位作者 刘亚升 袁永才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近年来露天矿边坡引起的岩土工程风险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对露天矿边坡灾变机理的研究,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环境和现场勘察资料,选取坡度、高程、地质岩性、地下水位、地质构造为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露天矿边... 近年来露天矿边坡引起的岩土工程风险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对露天矿边坡灾变机理的研究,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环境和现场勘察资料,选取坡度、高程、地质岩性、地下水位、地质构造为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露天矿边坡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等级划分.通过危险等级区划图,确定出边坡不稳定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1%,需特别注意,应采取加固监测措施,避免灾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评价因子 层次分析法 危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监测信息融合分析的突水灾害状态判识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成帅 李术才 +3 位作者 李利平 石少帅 周宗青 袁永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09-2517,共9页
突水灾变演化过程中伴随着防突结构内的岩土体的信息变化,通过对潜在突水通道围岩多物理场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分析,揭示了多元信息的逻辑共生关系,建立了突水演化状态判识的理论方法。从岩体渐进破坏突水与充填结构失稳突水两种典型的突... 突水灾变演化过程中伴随着防突结构内的岩土体的信息变化,通过对潜在突水通道围岩多物理场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分析,揭示了多元信息的逻辑共生关系,建立了突水演化状态判识的理论方法。从岩体渐进破坏突水与充填结构失稳突水两种典型的突水相似模型试验入手,建立了多元监测信息与量化表征函数的关联性。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揭示了多参量间的逻辑共生关系,确定了围岩多物理场信息对突水灾害的影响权重,这为突水灾害监测设计与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函数拟合曲线中表征函数变化趋势发生转变的极值点与驻点,建立了突水灾害演化状态综合判识方法,最终将两种突水类型的演化阶段划分为:平静期、发展期、突变期和灾后期,并提出了任意时刻下突水灾害发生概率的能量判别方法,该理论方法为隧道及地下工程突水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 多元信息 状态判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隧道充填型溶洞的塌方处治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柏林 王升 +2 位作者 徐学军 周宗青 袁永才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7-192,共6页
对于岩溶区隧道塌方地段,选取合理的处治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利用TSP超前地质系统对尚家湾隧道出口左洞ZK 67+390-ZK 67+270进行了探测,破译出ZK67+360附近可能赋存充填型溶腔,当施工至ZK67+360时充填型溶腔揭露并发生塌方,探测结果... 对于岩溶区隧道塌方地段,选取合理的处治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利用TSP超前地质系统对尚家湾隧道出口左洞ZK 67+390-ZK 67+270进行了探测,破译出ZK67+360附近可能赋存充填型溶腔,当施工至ZK67+360时充填型溶腔揭露并发生塌方,探测结果与现场实际揭露情况基本吻合。根据工程塌方处治实例,比较分析各种塌方处治方案的优缺点,给出了优化处治方案:护拱法配合砂浆锚杆稳固塌腔岩面。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测隧道的水平收敛位移和拱顶沉降量以及钢拱架的内力反映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量测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围岩达到稳定,表明采用此方法处理隧道塌方区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超前地质系统 充填型溶腔 塌方 护拱法 监控量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动态过程预测的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柏林 乔松林 +2 位作者 张乾青 张骞 袁永才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隧道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周边收敛)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热门问题。针对传统的曲线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含有4个参数的增长曲线模型-Richards模型。对隧道开挖造成的围岩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 隧道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周边收敛)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热门问题。针对传统的曲线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含有4个参数的增长曲线模型-Richards模型。对隧道开挖造成的围岩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过程的3个阶段,将此作为依据,获取变形(拱顶沉降、周边收敛)—时间曲线的基本特征,表明围岩沉降及收敛过程是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且相应的速度-时间曲线的起点为零,终点也为零。因此,能描述围岩变形过程的时间函数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其位移-时间曲线,也能拟合速度-时间曲线。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的合理性,发现所提出的模型对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的预测结果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顶沉降 周边收敛 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函数与加权平均法的岩溶隧道突水危险性评价及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志华 袁永才 +2 位作者 徐学军 张乾青 王升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4-208,共5页
通过对岩溶隧道突水机理的研究以及百余例岩溶隧道突水实例资料的分析,遴选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简单关联函数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值,结合加权平均法构建岩溶隧道突水模型,成功构建多因素... 通过对岩溶隧道突水机理的研究以及百余例岩溶隧道突水实例资料的分析,遴选出了岩溶隧道突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简单关联函数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值,结合加权平均法构建岩溶隧道突水模型,成功构建多因素-单一综合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对隧道突水进行危险性评估。该方法将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经验判断与定量方法有机融合,是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3个工程实例的突水危险性评价,得出其评价结果与现场开挖和文献评价结果一致,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突水 危险性评估 关联函数 加权平均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尚家湾隧道软弱地层围岩评价与处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柏林 雷霆 +2 位作者 罗勇 张乾青 袁永才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226,共5页
针对山岭隧道不良地质及其难以量化估算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围岩级别评价模型,选择典型、影响程度大的评价因素,并基于地质资料和专家调查对各因素进行相互比对与分析,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合理情况下解得各因素权重值。... 针对山岭隧道不良地质及其难以量化估算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围岩级别评价模型,选择典型、影响程度大的评价因素,并基于地质资料和专家调查对各因素进行相互比对与分析,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合理情况下解得各因素权重值。利用专家打分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主观打分,生成评分向量,与权重向量的乘积,计算出围岩级别综合评分,参照既定围岩级别分数段,确定围岩评价级别。选取保宜高速尚家湾隧道典型段作为应用实例,经过计算分析与开挖验证,两者较为吻合,并对软弱地层提出了建议性的治理措施,满足围岩支护能力和进一步开挖要求。该评价方法实现了掌子面前方围岩情况的预先判断,对隧道安全施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专家打分 TSP探测 围岩级别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特长隧道穿越煤系地层的防侵陷处治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志华 王升 +2 位作者 王冬魁 袁隆平 袁永才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煤系地层软弱破碎带是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风险较多、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之一。结合湖北省保宜高速公路红岩寺隧道的实例,该隧道穿越软弱破碎煤系地层,属典型煤系地层隧道;鉴于煤系地层围岩软弱破碎的严重程度,为安全起见,用精度较高、... 煤系地层软弱破碎带是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中风险较多、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之一。结合湖北省保宜高速公路红岩寺隧道的实例,该隧道穿越软弱破碎煤系地层,属典型煤系地层隧道;鉴于煤系地层围岩软弱破碎的严重程度,为安全起见,用精度较高、距离较短的地质雷达对揭露煤层进行了超前预报。首先对其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揭煤施工风险、瓦斯突出风险、采空区施工风险、围岩大变形风险以及塌方风险等。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围岩大变形提出了风险规避措施,包括安全管理与地质超前预报、设计初期支护参数、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调整施工工法和安全步距、排水措施及现场监控量测等。同时,对施工中收敛变形、拱顶下沉等测量数据进行了曲线分析,动态反馈于施工过程中。该方法在隧道穿越煤层软弱破碎带施工指导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大变形 地质雷达 超前小导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久利 王宁 袁永才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23-28,共6页
针对安太堡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介绍了边坡的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结合边坡工程的具体特点,首先运用SLIDE软件,对不同工况下边坡强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位移监测数据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的变形处于不断发展的... 针对安太堡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介绍了边坡的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结合边坡工程的具体特点,首先运用SLIDE软件,对不同工况下边坡强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位移监测数据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的变形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降雨或地震的作用下排土场边坡稳定系数明显降低,可能滑动面扩大,特别是在降雨条件下局部危险滑动面可能发生贯通,边坡存在整体失稳的可能.通过研究,可为排土场边坡综合治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 变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亚娟 张明义 袁永才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9-15,共7页
对青岛市白云寺周边地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综合确定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并采用SLIDE软件模拟计算了5种不同工况下边坡的稳定因数和最危险滑动面,对白云寺周边边坡强度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工况下边坡模型的计算... 对青岛市白云寺周边地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综合确定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并采用SLIDE软件模拟计算了5种不同工况下边坡的稳定因数和最危险滑动面,对白云寺周边边坡强度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工况下边坡模型的计算,明确了白云寺周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实际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对白云寺周边岩土体综合治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从而保证白云寺免遭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 SLIDE软件 稳定因数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