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簇状糊精复合壁材包埋核桃油的工艺过程研究
1
作者 袁松凯 周立 +2 位作者 徐园杰 李涛 刘俊果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116,共9页
核桃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但其极易氧化的特性导致核桃油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本研究以簇状糊精为主要壁材与常见的大豆分离蛋白制作复合壁材,采用复相乳化法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备核桃油脂微胶囊粉末,同时... 核桃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但其极易氧化的特性导致核桃油的利用价值大大降低。本研究以簇状糊精为主要壁材与常见的大豆分离蛋白制作复合壁材,采用复相乳化法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制备核桃油脂微胶囊粉末,同时与单一壁材包埋微胶囊粉末对比其包埋效果及氧化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优化核桃油脂微胶囊粉末的制备工艺为:核桃油与壁材质量比0.4∶1.0,簇状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质量比1.4∶1.0,大豆改性磷脂质量分数为5%,超声均质时间20min。在此包埋条件下进行核桃油脂粉末制备,最终核桃油包埋率为84.72%,包埋后的核桃油脂粉末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光滑,包埋完整无破损。经粒径、电位、红外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不同壁材对核桃油的包埋效果,结果显示复合壁材包埋的核桃油微胶囊粒径小,分散稳定性好,且综合包埋效果明显好于单一壁材包埋。将核桃油脂粉末、单壁材核桃油包埋粉末以及未经包埋的核桃油置于60℃烘箱进行加速氧化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簇状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制作复合壁材包埋核桃油抗氧化性优于单一壁材包埋,显著的提高了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为核桃油包埋的壁材选择以及核桃油在各种产品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簇状糊精 微胶囊 包埋率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抗氧化剂对DHA纳米颗粒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周立 徐园杰 +3 位作者 李涛 袁松凯 郝建雄 刘俊果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为了提高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纳米颗粒氧化稳定性并延长其货架期,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以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响应值,从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螯合剂中筛选出最优复配抗氧化剂组合。结果表... 为了提高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纳米颗粒氧化稳定性并延长其货架期,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以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响应值,从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螯合剂中筛选出最优复配抗氧化剂组合。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057%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质量分数0.034%茶多酚棕榈酸酯、质量分数0.031%D-异抗坏血酸钠和质量分数0.21%柠檬酸钠的DHA纳米颗粒氧化稳定性最好,经过7 d烘箱实验后测得POV为4.86 mmol/kg,TBA为0.21 mg/kg。利用加速氧化实验结合Arrhenius模型预测了含有最优复配抗氧化剂DHA纳米颗粒的货架期,其货架期是空白样品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抗氧化剂 响应面法 氧化动力学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板栗粉面团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涛 周立 +4 位作者 徐园杰 袁松凯 曹艳广 郝建雄 刘俊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
为改善板栗粉在无麸质食品领域的品质特性及加工性能,考察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添加量分别为0、0.9、1.8、2.7、3.6 U/g(按板栗全粉质量计)时对板栗粉面团质构特性、流变特性、糊化特性等的影响,并从游离巯基含量... 为改善板栗粉在无麸质食品领域的品质特性及加工性能,考察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添加量分别为0、0.9、1.8、2.7、3.6 U/g(按板栗全粉质量计)时对板栗粉面团质构特性、流变特性、糊化特性等的影响,并从游离巯基含量的变化加以解释,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板栗面团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TG的添加可以增强板栗面团的黏度、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量为2.7 U/g时,其最终黏度增加6.8 cP、硬度增加7.55 g、弹性增加0.38、咀嚼性增加33.62 g、回复性增加0.118,板栗面团内部的结构更加稳定;随着TG添加量的增加,板栗面团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均增加,综合黏弹性上升,抗外界形变能力增强,面团稳定性及加工性能随之提高;板栗面团游离巯基的含量随TG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添加量为2.7 U/g与未添加时的相比,游离巯基含量减少了0.16 mmol/g。但TG添加量过多会导致蛋白过度交联,淀粉粒被迫外露,面团整体的稳定性降低。综上,当TG添加量为2.7 U/g时,改善板栗面团的理化特性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粉 面团 谷氨酰胺转氨酶 食品质构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速溶粉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园杰 周立 +4 位作者 李涛 袁松凯 曹艳广 郝建雄 刘俊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160-168,共9页
以板栗为原料,通过添加助干剂和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结合,加工板栗速溶粉。以板栗速溶粉集粉率和水分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助干剂最佳配比为麦芽糊精添加量50%、β⁃环糊精添加量10%、阿拉伯胶添加量1.5%。为制得... 以板栗为原料,通过添加助干剂和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结合,加工板栗速溶粉。以板栗速溶粉集粉率和水分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助干剂最佳配比为麦芽糊精添加量50%、β⁃环糊精添加量10%、阿拉伯胶添加量1.5%。为制得良好冲调性的板栗速溶粉,选择进口温度、固形物含量、进料流量3个因素,以集粉率、水分含量、分散时间和溶解性为评价指标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口温度183℃、固形物含量10%、进料流量3.00 mL/min。此条件下集粉率可达61.85%,分散时间为55 s,溶解度达86.512%,板栗粉粉质细腻,水分含量低,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助干剂 喷雾干燥 集粉率 溶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