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禁止使用砷制剂作为畜禽促生长剂是大势所趋 有机砷制剂的“入骨”之毒——砷制剂在养殖生产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袁旭鹏 范志勇 《中国动物保健》 2008年第1期60-61,63,共3页
有机砷制剂有氨苯胂酸(商品名:阿散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商品名:洛克沙生),由于其确实存在药物残留和环境毒性,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规则》中,已明确将二者列为禁用品。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有机砷虽然无急性毒性,但长... 有机砷制剂有氨苯胂酸(商品名:阿散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商品名:洛克沙生),由于其确实存在药物残留和环境毒性,农业部在《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规则》中,已明确将二者列为禁用品。在动物饲料中应用的有机砷虽然无急性毒性,但长期使用或过量添加会引起动物组织器官崩溃,同时抑制多种组织酶的活性。研究表明,不同砷化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本质上是相同的,砷能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对宿主同样也有毒害作用。Adrien(1985)指出,细菌和寄生虫对含砷药物也存在耐药性,从这一角度分析,砷制剂也不可能成为"后抗生素时代"替代抗菌药物的新产品。虽然有机砷制剂作为畜禽促生长剂可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经济效益,但长期使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难以避免,进而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禁止使用砷制剂作为畜禽促生长剂刻不容缓。笔者提出,养殖生产者已充分认识到砷制剂具促进动物生长,但是,同时更应急需认识到砷制剂具有较强的发育毒性和致癌性。本文综述了砷制剂的作用机理、毒副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减轻或消除砷制剂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砷制剂 促生长剂 养殖生产 畜禽 安全问题 应用 药物残留 动物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玲 欧阳富龙 +3 位作者 袁旭鹏 李佳 赵玉蓉 贺建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9-54,共6页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含丁酸梭菌的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饲粮中的抗生素替代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基本一致,体重为(8.5±0.5)kg经过免疫的健康PIC断奶仔猪22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无抗饲粮;试验组分别用...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含丁酸梭菌的复合益生菌对断奶仔猪饲粮中的抗生素替代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基本一致,体重为(8.5±0.5)kg经过免疫的健康PIC断奶仔猪224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无抗饲粮;试验组分别用含丁酸梭菌的复合益生菌替代0%、50%、100%的抗生素(金霉素75 mg/kg+杆菌肽锌40 mg/kg+吉他霉素50 mg/kg)。预试验4 d,正式试验25 d。结果表明:(1)各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益生菌的替代比例加大,腹泻率呈线性下降(P=0.04)。(2)不同组间的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尿素氮有显著差异(P<0.05),50%替代组的血清尿氮素与比无抗组及100%替代组分别高出51.19%(P<0.05)。(3)各组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有显著差异(P<0.05),与无抗组相比,100%替代组沙门氏菌降低了79.11%(P<0.01),50%替代组的产气荚膜菌降低94.29%(P<0.01)。无抗组的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4)随着时间的推移,50%替代组及100%替代组的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100%替代组的大肠杆菌持续下降,且差异极显著(P<0.01)。利用复合益生菌替代50%的抗生素能有效减低料肉比,但可能增加肾负担。而100%替代抗生素其生长性能与抗生素组效果相当,而且能降低腹泻率。综上所述,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可以用丁酸梭菌复合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使用,且以100%替代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益生菌 丁酸梭菌 生长性能 菌群 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芽孢杆菌与黄芪多糖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婷 沈维军 +3 位作者 周辉 操亚琴 吴军 袁旭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8-211,共4页
纳豆芽孢杆菌属细菌科芽孢杆菌属,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可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黄芪多糖是从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根中分离出的多糖组分,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成分,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组成;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和... 纳豆芽孢杆菌属细菌科芽孢杆菌属,作为益生菌的一种,可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黄芪多糖是从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根中分离出的多糖组分,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成分,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组成;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和黄芪多糖都具有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和促进饲喂效果的作用。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纳豆芽孢杆菌及黄芪多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二者在动物生产中混合使用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黄芪多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后期补充β-胡萝卜素对母猪乳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茜梓 伍树松 +3 位作者 胡睿智 严佳豪 袁旭鹏 贺建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378-2387,共10页
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母猪初乳、常乳成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揭示肠道菌群与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选取胎次相近的妊娠后期二元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30和90 mg/kgβ-胡萝卜素... 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母猪初乳、常乳成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揭示肠道菌群与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选取胎次相近的妊娠后期二元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30和90 mg/kgβ-胡萝卜素的饲粮,试验从妊娠第90天开始到分娩后第14天结束。分娩当天采集母猪初乳和粪便样品,哺乳第14天采集母猪常乳样品。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水平以及常乳中乳成分进行测定,粪便样品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β-胡萝卜素有提高母猪初乳中IgM的趋势(P=0.173),降低IgG的趋势(P=0.155);添加30 mg/kg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了常乳中乳蛋白和尿素氮含量(P<0.05),同时降低了乳糖含量(P<0.05),而添加90 mg/kgβ-胡萝卜素降低了常乳中总固体含量(P<0.05)。对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β-胡萝卜素上调了Eubacterium brachy group、Ruminococcaceae UCG009、Ruminococcaceae UCG014等菌群的丰度,下调了Candidatus Soleaferrea、Coprococcus 3、Lachnospiraceae NK4B4 group等菌群的丰度。相关性分析表明,Coprococcus 3与初乳中IgM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Fibrobacter与初乳中IgG、IgM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Lachnospiraceae NK4B4与常乳中乳蛋白和总固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Ruminococcaceae UCG009与初乳中Ig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母猪初乳及常乳的成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肠道菌群 免疫球蛋白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酶对不同类型的断乳仔猪日粮粗蛋白、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旭鹏 W.C.Sauer +1 位作者 A.K.Kies M.Cervantes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8年第2期45-47,共3页
通过对4个安装了简易T型瘘管的断奶仔猪研究表明,添加植酸酶并没有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1)、小麦-豆粕型日粮(试验组2)和大麦-豌豆-菜籽粕型日粮(试验组4)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AID),而使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粗蛋白... 通过对4个安装了简易T型瘘管的断奶仔猪研究表明,添加植酸酶并没有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组1)、小麦-豆粕型日粮(试验组2)和大麦-豌豆-菜籽粕型日粮(试验组4)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AID),而使小麦-豆粕-菜粕型日粮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或粗蛋白和消化能的总消化道表观消化率(ATTD)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或呈提高的势态(P<0.10)。这些结果表明,氨基酸对细菌性植酸酶的反应因子取决于日粮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粗蛋白 表观消化率 氨基酸 植酸酶 断乳仔猪 玉米-豆粕型日粮 类型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至油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荣香 欧阳富龙 +1 位作者 袁旭鹏 贺建华 《养猪》 2020年第6期21-24,共4页
牛至油是从天然植物牛至中提取而来的一种挥发油,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抗生素的替代物。文章主要从牛至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以及其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论述,为牛至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牛至油是从天然植物牛至中提取而来的一种挥发油,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抗生素的替代物。文章主要从牛至油的理化性质及成分、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以及其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论述,为牛至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油 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被乳酸菌与腐殖酸钠替代高锌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欧阳富龙 张毅 +3 位作者 唐再念 何荣香 杨玲 袁旭鹏 《养猪》 2017年第6期20-22,共3页
试验旨在探究包被乳酸菌与腐植酸钠对保育猪饲粮高浓度氧化锌的替代效果。选择胎次相同、体重为(9.1±0.5)kg的健康PIC系小猪180头,随机分成高锌对照组(3 000 mg/kg氧化锌)、包被乳酸菌替代组(100 mg/kg氧化锌+0.1%包被乳酸菌)、腐... 试验旨在探究包被乳酸菌与腐植酸钠对保育猪饲粮高浓度氧化锌的替代效果。选择胎次相同、体重为(9.1±0.5)kg的健康PIC系小猪180头,随机分成高锌对照组(3 000 mg/kg氧化锌)、包被乳酸菌替代组(100 mg/kg氧化锌+0.1%包被乳酸菌)、腐植酸钠替代组(100 mg/kg氧化锌+0.4%腐植酸钠),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结果表明:1)高锌对照组比包被乳酸菌替代组末均重、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日增重分别高出4.7%、14.08%及7.2%,但无显著差异(P>0.05)。高锌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腐植酸钠替代组高出92.4%和29%,存在显著差异(P<0.05)。2)包被乳酸菌替代组腹泻频率比高锌对照组、腐植酸钠替代组分别低30.6%、83.9%。从腹泻指数可以看出,腐植酸钠替代组腹泻最为严重,包被乳酸菌替代组次之,高锌对照组腹泻程度较轻。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0.4%的腐植酸钠不能替代氧化锌,但0.1%包被乳酸菌能有效替代部分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氧化锌 包被乳酸菌 腐植酸钠 生长性能 腹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