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1
作者 魏峰 岳鑫彦 +7 位作者 刘喜玲 闫会敏 林琳 黄涛 裴艳涛 邵石祥 戴二黑 袁文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4-920,共7页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TREM-1在感染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 目的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TREM-1在感染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10例,根据腹腔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72)和未感染组(n=38);在合并感染的患者中,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好转组(n=38)与未好转组(n=34)。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集血清和腹水,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REM-1水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的诊断和预后预测效能,并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之间的差异。结果腹水和血清中的TREM-1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50,P<0.001)。未好转组患者腹水TREM-1(Z=−2.391,P=0.017)和血清TREM-1(Z=−2.544,P=0.011)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感染组患者腹水TREM-1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Z=−3.420,P<0.001),而血清TREM-1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腹水TREM-1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8、0.344、0.530、0.510、0.534、0.454、0.330、0.404,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与血清或腹水TREM-1三者联合应用诊断肝硬化腹水合并感染时,AUC分别达0.715和0.7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RP(OR=1.019,95%CI:1.001~1.038,P=0.043)和血清TREM-1(OR=1.002,95%CI:1.000~1.003,P=0.016)是影响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不良预后的AUC为0.728。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TREM-1水平与感染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TREM-1与CRP和PCT可提高对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并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感染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山造山带东段变流纹岩原岩的喷发时代与构造背景:来自锆石U-Pb年龄和微量元素的约束
2
作者 黄少英 陈守文 +4 位作者 袁文芳 罗彩明 段云江 亢茜 章凤奇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40,共17页
【研究目的】变质岩的组成和时代是认识造山带基底性质和形成演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南天山造山带东段的哈满沟地区辛格尔组中变流纹岩的时代和锆石微量元素研究,探讨变流纹岩的时代及其对南天山构造演化的意义。【研究方法】系统开展南... 【研究目的】变质岩的组成和时代是认识造山带基底性质和形成演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南天山造山带东段的哈满沟地区辛格尔组中变流纹岩的时代和锆石微量元素研究,探讨变流纹岩的时代及其对南天山构造演化的意义。【研究方法】系统开展南天山造山带东段的哈满沟地区辛格尔组中变流纹岩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并结合区域研究成果,对南天山造山带的构造背景开展综合研究。【研究结果】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变流纹岩原岩形成于早泥盆世(418~412 Ma)。锆石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显示负Eu异常、正Ce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显示U、Hf正异常,Nb、La、Pr、Ti负异常。根据锆石微量元素分析,推测流纹岩喷发时的地壳厚度小于35 km,且其岩浆源区存在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锆石Ti温度计指示其岩浆结晶温度较高(>800℃),属于高温岩浆成因,提出该流纹岩的发育可能与大陆裂谷作用有关。【结论】结合前人研究,推测南天山造山带早古生代可能是塔里木克拉通的一部分,其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大致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受北缘俯冲后撤作用影响,南天山地区经历了强烈的弧后伸展,本次识别的流纹岩可能形成于早泥盆世弧后伸展裂谷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造山带 变流纹岩 锆石U-PB年龄 泥盆纪 高温岩浆作用 弧后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侵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6
3
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曾昌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4-612,共9页
有关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是否发生过海侵的问题争论了二十多年,至今尚无定论。尽管“海侵”论者提供了矿物学、岩石学、古生态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多种标志,但是因为这些标志与标准海相标志比较,都有一定差别,而且至今没有发现确实可靠的海侵... 有关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是否发生过海侵的问题争论了二十多年,至今尚无定论。尽管“海侵”论者提供了矿物学、岩石学、古生态学以及地球化学等多种标志,但是因为这些标志与标准海相标志比较,都有一定差别,而且至今没有发现确实可靠的海侵通道和明显的海相性递增现象,所以又出现了“海泛”论、“海啸”论和“陆相”论。几种观点长期并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①深入研究渤海湾盆地的构造背景,推断海侵通道存在的可能性;②进一步厘定已有的海相标志的准确性;③寻求新的、唯一的能区分海陆相成因的证据;④搜集国外在相关层位有类似沉积的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并探索其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古近纪 海侵 分子化石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速敏效应形成机理及其分布规律研究——以库车坳陷东部阿合组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文芳 秦红 +2 位作者 王锋 曹少芳 邢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9-1286,共8页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阿合组是典型的致密储层,由于储层自身(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极易引发较强的敏感性。本文通过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结合X衍射测试分析和致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从运移微粒的成因、含量和孔喉... 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阿合组是典型的致密储层,由于储层自身(特)低孔(特)低渗的物性特征,极易引发较强的敏感性。本文通过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的显微观察,结合X衍射测试分析和致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从运移微粒的成因、含量和孔喉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研究区产生速敏效应的内在因素;结合速敏效应的实验评价,梳理引发研究层段速敏效应平面差异的主控因素,认为研究层段内广泛发育由刚性颗粒崩解而形成微小颗粒的含量以及孔喉大小和连通性好坏,是造成上述速敏效应平面差异的主控因素。通过对研究区速敏效应形成机理的具体分析和评价,为下一步的钻探和开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储层保护和改造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阿合组 致密储层 敏感性 微粒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29
5
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1 位作者 曾昌民 鄢继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8,共7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每一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每一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相类型;该地区碎屑岩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主要包括:“上拱弧形”式、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复杂两段式和复杂三段式、“低斜多段”式、“高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夹过渡”式、“高斜多跳”式、“宽缓上拱”式等,每种沉积亚相类型对应其独特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新探区的沉积环境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拗陷东部侏罗系“连续型”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袁文芳 王鹏威 +4 位作者 秦红 庞雄奇 张博 杜忠明 邢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有利的成藏条件是"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重要基础,明确成藏条件对于致密砂岩气藏理论研究和勘探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讨论库车拗陷侏罗系阿合组"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所需要的烃源岩、致密砂岩储... 有利的成藏条件是"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重要基础,明确成藏条件对于致密砂岩气藏理论研究和勘探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讨论库车拗陷侏罗系阿合组"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形成所需要的烃源岩、致密砂岩储层、盖层条件及构造条件.结果表明:下伏三叠系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气源,广泛分布的致密砂岩储层控制致密砂岩气藏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范围,致密储层上覆煤系地层与下伏泥岩为致密砂岩气成藏提供保护作用;后期的强烈构造活动,一方面促进地层快速沉降,有利于烃源岩快速演化,另一方面对致密砂岩气藏具有调整改造的作用,构造裂缝改善储层的物性,同时形成天然气散失的通道.因此,有利的源岩、储层、源储配置关系、盖层及构造活动是库车拗陷东部侏罗系"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 成藏条件 库车拗陷 侏罗系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纪咸化层段甲藻甾烷和C31甾烷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袁文芳 曾昌民 陈世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3-687,共5页
通过对济阳坳陷古近纪咸化层段源岩的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沙河街组一段、沙三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源岩中发育了可以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和C31甾烷分子化石,并且C31甾烷通常出现在水体盐度更高、海侵程度更大的环境中,从而推测三个... 通过对济阳坳陷古近纪咸化层段源岩的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沙河街组一段、沙三段和沙四段上亚段源岩中发育了可以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和C31甾烷分子化石,并且C31甾烷通常出现在水体盐度更高、海侵程度更大的环境中,从而推测三个层段的咸化与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古近纪 分子化石 甲藻甾烷 C31甾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纪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1 位作者 曾昌民 胡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79-786,共8页
在东营凹陷古近纪沙河街组四段浊流沉积中,发现遗迹化石Paleodictyon的两个遗迹种,即Paleodictyon regulare和Paleodictyon majus;对其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则发现有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分子化石发育,据此推测研究区古近纪的沉积... 在东营凹陷古近纪沙河街组四段浊流沉积中,发现遗迹化石Paleodictyon的两个遗迹种,即Paleodictyon regulare和Paleodictyon majus;对其围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则发现有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分子化石发育,据此推测研究区古近纪的沉积与海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Paleodictyon 分子化石 古近纪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庄洼陷古近纪浊流沉积中Paleodictyon遗迹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3
9
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1 位作者 曾昌民 张关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共4页
在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陆相浊流沉积中发现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其形态特征几乎和深海分子相媲美,并且在该遗迹化石的宿主岩性中,还发现了可以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分子化石,说明研究区在古近纪曾发生过海侵或与海相关,... 在牛庄洼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的陆相浊流沉积中发现了Paleodictyon遗迹化石,其形态特征几乎和深海分子相媲美,并且在该遗迹化石的宿主岩性中,还发现了可以指示海侵发生的甲藻甾烷分子化石,说明研究区在古近纪曾发生过海侵或与海相关,这不仅为争论了20多年的“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是否发生过海侵”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突破口,同时对油气勘探方向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纪 遗迹化石 牛庄洼陷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湖北省水产加工业的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文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9-20,23,共3页
关键词 湖北 水产加工业 问题 低值淡水鱼综合开发 保健食品 模拟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沉积构造演化 被引量:54
11
作者 曹国强 陈世悦 +2 位作者 徐凤银 彭德华 袁文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3-40,共8页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赛什腾山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夹持在昆北地块与赛什腾构造带之间,其中包括柴达木地块与祁连地块南缘2个一级构造单元和昆北地体北缘,柴达木盆地,赛什腾构...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赛什腾山地表地质、航磁、重力、大地电磁测深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柴达木盆地夹持在昆北地块与赛什腾构造带之间,其中包括柴达木地块与祁连地块南缘2个一级构造单元和昆北地体北缘,柴达木盆地,赛什腾构造带和祁连地块南部的苏干湖盆地等4个二级构造单元。盆地的总体结构表现为东昆仑山和祁连山相向向盆地挤压对冲,盆地中部沉降的构造格局。盆地内部的构造样式以自盆地边缘至中心以此形成背斜构造为显著特征,背斜两翼多发育逆断层,构成“两断夹一隆”的构造格局。挤压应力主要来自南西方向、北东方向起阻挡作用。在两侧造山带的强烈挤压作用下,侏罗纪时期在祁连造山带南缘形成并不典型的前陆盆地,古近纪至新近纪时期则在祁连造山带与昆仑造山带之间形成双侧前陆盆地,第四纪属挤压坳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造山带 构造格局 沉积构造 构造单元 构造带 前陆盆地 西部 内部 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地质认识与有利勘探领域 被引量:64
12
作者 杨学文 田军 +6 位作者 王清华 李亚林 杨海军 李勇 唐雁刚 袁文芳 黄少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8,共12页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浅层、深层并逐渐向超深层的过程,超深层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勘探,在超深层已发现克拉苏大气田、塔北大油田和塔中大凝析气田,在寒武系盐下也发现了多个重要苗头,超深层已经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经历了浅层、深层并逐渐向超深层的过程,超深层勘探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勘探,在超深层已发现克拉苏大气田、塔北大油田和塔中大凝析气田,在寒武系盐下也发现了多个重要苗头,超深层已经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总结30多年超深层勘探地质认识,认为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油气形成主要受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控制,与盆地经历的3个伸展—挤压构造旋回一致,超深层油气物质基础具有全球普遍性。塔里木超深层油气地质具有三方面特殊性,一是盆地早期持续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深层烃源岩仍可以大规模生烃,为超深层油气成藏提供油气来源。二是盆地是典型“冷盆”,超深层液态烃仍可保存,主力烃源岩仍处于生气高峰期,超深层油气相态多样。三是盆地不同地区超深层油气成藏组合差异大,但均可划分为三大成藏组合。在石油地质条件重新认识基础上,对每个成藏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下组合和中组合勘探潜力巨大,指出了8个超深层勘探有利领域。针对新区新领域超深层油气勘探,提出了“扩展中组合、突破下组合”的勘探思路,争取获得勘探战略突破,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超深层 地质认识 勘探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99
13
作者 陈世悦 袁文芳 鄢继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7-384,T001,T002,共10页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及四段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变形构造 ,如微断层、层内小褶皱、液化砂岩脉、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和火焰构造等。通过牛1 1 0、利 981、车古 2 0 1和义 3 7 7等井的系统观察 ,发现震积岩的垂向序...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及四段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变形构造 ,如微断层、层内小褶皱、液化砂岩脉、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和火焰构造等。通过牛1 1 0、利 981、车古 2 0 1和义 3 7 7等井的系统观察 ,发现震积岩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震裂岩和震塌岩层段、阶梯状正断层层段、振动卷曲变形层段、液化砂岩脉层段、碎块层段和均一层段 ,分别对应于强震期、地震衰减期和余震期。震积岩的发现不但有助于分析判断控盆边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 ,震积岩自身也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集体 ,因而地震事件沉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早第三纪 震积岩 地层学 地震 构造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藏过程中膏岩封闭有效性演化特征——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深层膏岩盖层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林潼 王铜山 +3 位作者 潘文庆 袁文芳 李秋芬 马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4-1364,共11页
膏岩作为优质的油气盖层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并非所有的膏岩层都具有封闭油气的能力,膏岩作为油气的封盖层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以塔里木盆地膏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对采自井下岩心和露头的膏岩样品开展了显微观察、物性分析、突破压力... 膏岩作为优质的油气盖层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并非所有的膏岩层都具有封闭油气的能力,膏岩作为油气的封盖层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以塔里木盆地膏岩盖层为研究对象,对采自井下岩心和露头的膏岩样品开展了显微观察、物性分析、突破压力测试以及三轴应力试验。研究结果认为:(1)初始形成的膏岩和盐岩都具有非常强的物性封闭能力,但是在埋藏演化过程中石膏发生脱水作用后逐渐向硬石膏转化,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空间使得物性封闭能力减弱;(2)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内石膏向硬石膏转化的最大深度在2000 m附近,脱水后的硬石膏抗剪切能力与未脱水的石膏相比存在显著差异;(3)膏岩在埋藏演化过程中受地层温度和围压的影响封闭性发生动态变化,最终能否成为优质盖层取决于埋藏条件下膏岩的封闭能力与抗剪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作用 突破压力 封闭性能 三轴应力试验 石膏 硬石膏 膏岩盖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分布特征 被引量:27
15
作者 林会喜 鄢继华 +1 位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1,共7页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 7 种沉...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 7 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利砂体 沉积相 沙河街组 古近系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锶硫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2
16
作者 袁波 陈世悦 +1 位作者 袁文芳 朱建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3-617,共5页
通过对研究区锶硫同位素特征分析,探讨济阳坳陷古近纪是否遭受过海侵作用。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87Sr/86Sr值为0.7076-0.7099,属于同时期海相锶同位素范围;沙四上亚段δ34S为15‰-24‰,也属于同期海相硫同位素范围。结合前... 通过对研究区锶硫同位素特征分析,探讨济阳坳陷古近纪是否遭受过海侵作用。结果表明: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87Sr/86Sr值为0.7076-0.7099,属于同时期海相锶同位素范围;沙四上亚段δ34S为15‰-24‰,也属于同期海相硫同位素范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济阳坳陷沙四上亚段和沙三下亚段沉积时段曾不同程度受到海侵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沙河街组 锶同位素 硫同位素 海侵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峰 姜振学 +3 位作者 李卓 肖中尧 袁文芳 曹少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25-1434,共10页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陆相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低、含硫低和含蜡中等的特征,碳同位素关系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凝析油主要来自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源、不同期的特征,凝析油主要为湖相烃源岩在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天然气主要为煤系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凝析油的成熟度低于天然气的成熟度,且早期原油遭受气洗改造作用。因此,库车坳陷东部总体上具有"早油晚气"的充注特征,现今的凝析油是早期形成的原油被气洗改造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气洗 油气成藏 库车坳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油气充注演化过程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潼 王铜山 +4 位作者 李志生 袁文芳 马卫 徐兆辉 李秋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4,共13页
通过对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岩心开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背散射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明确中下寒武统发育四期的成岩矿物,并厘定各矿物与烃类的形成序次。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分析、激光拉曼成份分析、均一温度测温等技术进行不同序次矿物中... 通过对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岩心开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背散射以及电子探针分析,明确中下寒武统发育四期的成岩矿物,并厘定各矿物与烃类的形成序次。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分析、激光拉曼成份分析、均一温度测温等技术进行不同序次矿物中包裹体的分析。同时结合油气样品的同位素分析和生烃热模拟实验,揭示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油气的成藏演化过程,指出下步的有利勘探方向。结果表明寒武系盐下发生过连续的油气充注过程,烃类包裹体在均一温度、荧光颜色、包裹体类型上均表现出从低成熟到高—过成熟的特点,但主要以早期低成熟的液态烃充注为主;在成藏晚期部分低成熟度的液态发生烃裂解并形成少量天然气原地充注。综合分析认为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储层中充注的烃类主要来源于北部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并通过断层运聚而来。运聚通道的顺畅与生排烃量决定了塔中构造圈闭中原油的充注饱和度,并与晚期液态烃裂解的程度共同控制了塔中地区寒武系盐下的油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盐下 成岩序次 包裹体 液态烃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秦红 戴琦雯 +5 位作者 袁文芳 刘洛夫 曹少芳 苏天喜 张博 姜振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7,9,共11页
在岩石薄片观察与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中砂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史.结果表明:储层成分主要为岩屑砂岩,成岩压实减孔量为25%-38%,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时间晚于硅质胶结物的;有利储... 在岩石薄片观察与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中砂岩储层特征与孔隙演化史.结果表明:储层成分主要为岩屑砂岩,成岩压实减孔量为25%-38%,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时间晚于硅质胶结物的;有利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及构造等因素影响,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远大于胶结作用的;砂岩粒度越粗,抗压实效果越好,溶蚀强度也越强,裂缝越发育,溶蚀强度越强;有利储层主要发育在粒度较粗的辫状河道相或裂缝较发育的强溶蚀层段.有利储层研究为气藏预测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有利储层 酸性水介质 下侏罗统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盆地隐仙溪冲积扇沉积结构特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程立华 陈世悦 +3 位作者 吴胜和 姜在兴 杨伟力 袁文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共5页
隐仙溪扇体发育于大理盆地洱海西岸点苍山山前,扇体扇面坡度差别较大,内扇为10°,中扇6°,外扇2°,纵剖面呈下凹的楔形。通过野外观测及室内分析,将扇体沉积物划分为混杂堆积泥石相、无泥质砂砾石相、筛状沉积相和漂砾相,... 隐仙溪扇体发育于大理盆地洱海西岸点苍山山前,扇体扇面坡度差别较大,内扇为10°,中扇6°,外扇2°,纵剖面呈下凹的楔形。通过野外观测及室内分析,将扇体沉积物划分为混杂堆积泥石相、无泥质砂砾石相、筛状沉积相和漂砾相,并对扇体不同亚相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扇体沉积物粒度变化规律。认为其具有自内扇向外扇呈辐射状减小的趋势,且在根部粒度递减率高,向外递减率逐渐变低,这一变化规律可用对数函数曲线进行较好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仙溪扇体 沉积结构 粒度分布 函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