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达唑仑注射液管理调整对静脉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彭龙希 袁恒杰 李正翔 《天津药学》 2025年第2期233-235,241,共4页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注射液从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静脉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静脉镇静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23年7至12月、2024年1至6月(调整前)... 目的 分析咪达唑仑注射液从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静脉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静脉镇静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23年7至12月、2024年1至6月(调整前)和2024年7至12月(调整后)住院患者静脉镇静药物的使用数据,对各类静脉镇静药物的消耗量、用药频度(DDDs)、咪达唑仑注射液科室使用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执行管理新规后,咪达唑仑注射液的消耗量同比下降18.38%,环比下降34.10%,其余静脉用镇静药物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尤其是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管理调整对于静脉用镇静药物DDDs排名没有影响,但是执行管理新规后,咪达唑仑注射液DDDs及占比呈下降趋势。管理调整前后咪达唑仑注射液DDDs排名前三名科室没有变化。结论 药物管理政策的调整会对临床用药产生一定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精神药品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警戒信号挖掘分析
2
作者 刘畅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
目的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并分析药物警戒(PV)信号,为老年T2DM患者PV提供参考。方法挖掘FAERS中2012年第4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老年T2DM患者的ADE报告,采用比例... 目的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物不良事件(ADE)并分析药物警戒(PV)信号,为老年T2DM患者PV提供参考。方法挖掘FAERS中2012年第4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老年T2DM患者的ADE报告,采用比例失衡分析法判定目标药物和事件,就药物-事件阳性PV信号与说明书对比和分析,并评估其在特定年龄段的老年T2DM患者中发生情况。结果共检测出18个药物-事件阳性PV信号,有9个信号说明书未明确提及,其中4个未见有文献报道,分别是二甲双胍-急性肾损伤(AKI)、呋塞米-乳酸酸中毒(LA)、阿托伐他汀-LA和奥美拉唑-LA。在所有老年T2DM患者中,65~74岁患者出现的高风险药物-事件类型最多,罗格列酮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风险最高。结论本次数据挖掘在老年T2DM患者中发现9个说明书未明确提及的、潜在的药物-事件,可能与这类特定人群存在如高龄、肝肾功能不全、合并症或并发症以及多药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提示不同年龄阶段的老年T2DM患者,在使用相关药物时需要重点关注的ADE情况。在所有老年T2DM患者中,罗格列酮引起CHF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数据挖掘 药物警戒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脑病临床诊疗的新进展
3
作者 田野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丙戊酸(VPA)是常用处方药,用于治疗复杂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失神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和预防偏头痛。VPA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但VPA脑病却是一种少见又严重但可逆的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昏迷、脑水肿和死亡。VPA脑病在临床中很容易被... 丙戊酸(VPA)是常用处方药,用于治疗复杂的部分性癫痫发作、失神发作、双相情感障碍和预防偏头痛。VPA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但VPA脑病却是一种少见又严重但可逆的不良反应,患者会出现昏迷、脑水肿和死亡。VPA脑病在临床中很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迟诊断和治疗,危及生命。早期识别和治疗VPA脑病至关重要。本文对与VPA脑病相关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脑病 诊断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替麦考酚酯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12年第4期62-65,共4页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抗免疫抑制药,可选择性地抑制T、B淋巴细胞嘌呤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临床上MMF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性肾病、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以及重症肌无力和银屑病等。本文主要介绍MMF近...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一种新型抗免疫抑制药,可选择性地抑制T、B淋巴细胞嘌呤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临床上MMF主要用于器官移植、免疫性肾病、消化系统免疫性疾病以及重症肌无力和银屑病等。本文主要介绍MMF近几年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并特别关注此药应用于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替麦考酚酯 临床应用 器官移植 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蒙 杨晨 +3 位作者 蓝高爽 禹洁 李正翔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19年第6期34-38,52,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ai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与安慰剂联合胰岛... 目的:系统评价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Trai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与安慰剂联合胰岛素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8年10月,对纳人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人4项RCT,共计1332例患者。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组能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MD=-0.63,95%CI(-0.92,-0.35),P<0.01],显著降低体质量水平[MD=-1.94,95%CI(-2.76,-1.12),P<0.01],显著降低胰岛素日剂量[MD=-4.04,95%CI(-7.05,-1.02),P<0.01],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MD=-24.89,95%CI(-36.81,-12.97),P<0.01],两组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组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生率与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30,3.57),P>0.05];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组泌尿道感染发生率高于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RR=1.70,95%CI(1.02,2.83),P=0.04],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于安慰剂联合胰岛素组[RR=3.61,95%CI(1.76,7.38),P<0.0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治疗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胰岛素日剂量及空腹血糖,且不增加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但增加了泌尿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受纳人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RCT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胰岛索 2型糖尿病 随机对照试验 Mel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高钾血症药物环硅酸锆钠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蒙 李正翔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
2019年底环硅酸锆钠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2020年3月于中国正式上市,用于治疗成人高钾血症。环硅酸锆钠是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与钾离子(K+)结合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无机晶体化合物,可选择性与胃肠道中K+结合,降低血清K+水... 2019年底环硅酸锆钠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上市批准,2020年3月于中国正式上市,用于治疗成人高钾血症。环硅酸锆钠是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与钾离子(K+)结合进行阳离子交换的无机晶体化合物,可选择性与胃肠道中K+结合,降低血清K+水平。高钾血症患者口服药物后1 h内即出现降钾活性。在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或使用肾脏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患者的长期治疗中,每日给药可维持血钾在正常范围达1年。应用环硅酸锆钠联合胰岛素和葡萄糖治疗可提高急诊高钾血症患者的疗效。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及给药方法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硅酸锆钠 高钾血症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治疗的药学服务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蓝高爽 张琳琳 +1 位作者 刘畅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23年第4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主要在镇痛药物选择、阿片类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方面,讨论癌痛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患者癌痛控制良...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主要在镇痛药物选择、阿片类剂量调整、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方面,讨论癌痛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结果:患者癌痛控制良好,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有助于提高癌痛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疼痛,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治疗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被引量:1
8
作者 禹洁 袁恒杰 +2 位作者 任耘 杨晨 李正翔 《天津药学》 2014年第5期37-39,共3页
临床药师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须从前期准备、临床实践和出院患者用药教育三方面开展工作。临床药师可以从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对护士配药及执行做指导和与医生一起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三方面入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从力所能及... 临床药师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须从前期准备、临床实践和出院患者用药教育三方面开展工作。临床药师可以从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对护士配药及执行做指导和与医生一起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三方面入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从力所能及的工作内容入手,可获得临床医疗团队的认可,大大提升临床药师的工作热情与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1%盐酸麻黄碱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卞兰芳 袁恒杰 任耘 《天津药学》 2009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1%盐酸麻黄碱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钠(60:40);流速:1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盐酸...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1%盐酸麻黄碱滴鼻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磷酸二氢钠(60:40);流速:1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40—4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1.12%,RSD为1.02%(n=9)。结论:该方法分析操作简便、快速,选择性高并具有一定的灵敏度,适用于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麻黄碱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现状调查分析
10
作者 杨晨 禹洁 +1 位作者 蓝高爽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22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了解本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6月—2020年9月普外科手术病历200份,从电子病历中提取患者的基本资料、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疗程等,并用Caprini评... 目的:了解本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6月—2020年9月普外科手术病历200份,从电子病历中提取患者的基本资料、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疗程等,并用Caprini评估量表(2009版)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结果:本次调查抽取的患者均为低危以上,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预防率分别为24.32%、54.17%和55.22%;规范率分别为16.21%、35.42%和22.39%,预防疗程最短的1 d,最长至出院,为12 d。结论:本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率与规范率均不高,疗程亦存在不足,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理念有待提高,临床药师应在该项工作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手术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评估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对我院用药的影响
11
作者 王茜 任耘 +1 位作者 袁恒杰 姜红 《天津药学》 2004年第3期29-31,共3页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ARS)对本院用药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 2 0 0 3年 3月 - 7月的处方数和处方金额与 2 0 0 2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ARS对本院药品使用影响最大的为 5月份 ,6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结论 :SARS...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ARS)对本院用药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 2 0 0 3年 3月 - 7月的处方数和处方金额与 2 0 0 2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ARS对本院药品使用影响最大的为 5月份 ,6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结论 :SARS在短期内对本院用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当 SARS疫情被控制后 ,本院用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用药分析 处方数和处方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硫磺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建立
12
作者 杨翀 张靖悦 +1 位作者 李云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19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建立水杨酸硫磺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运用稀释法、中和法和薄膜过滤法,通过对5种菌株的回收率试验和控制菌检查,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水杨酸硫磺软膏通过薄膜过滤法、稀释法及中和法建立微生物... 目的:建立水杨酸硫磺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运用稀释法、中和法和薄膜过滤法,通过对5种菌株的回收率试验和控制菌检查,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水杨酸硫磺软膏通过薄膜过滤法、稀释法及中和法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5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在0.5~2.0,控制菌均可检出。结论:药物抑菌强度不同所采用的微生物检查方法也不同,只有降低药物的抑菌强度或消除抑菌作用,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制剂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过滤法 中和法 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毕重文 李正翔 袁恒杰 《天津药学》 2019年第2期48-52,共5页
新生儿口服药物后,吸收量不稳定,常采用静脉给药。新生儿高体液量和低血浆蛋白导致其游离药物浓度较高。新生儿肝脏代谢能力弱,药物半衰期延长。肾功能弱,药物主要以原型通过肾脏排出,更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因此,新生儿使用万古霉素、... 新生儿口服药物后,吸收量不稳定,常采用静脉给药。新生儿高体液量和低血浆蛋白导致其游离药物浓度较高。新生儿肝脏代谢能力弱,药物半衰期延长。肾功能弱,药物主要以原型通过肾脏排出,更易发生药物蓄积中毒。因此,新生儿使用万古霉素、伏立康唑、苯巴比妥、地高辛、氨茶碱、舒芬太尼等时,需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新生儿治疗药物监测技术分为免疫法和色谱法,二者各有优势。以群体药代动力学和药物基因组学为导向的新生儿治疗药物监测工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治疗药物监测 药代动力学 个体化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细胞微粒制备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14
作者 赵睿婷 周菊 +3 位作者 詹达强 田野 张建宁 袁恒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42-45,共4页
目的建立血细胞微粒制备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冻融、研磨及超速离心方法制备不同来源的血细胞微粒。透射电镜下观察微粒的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微粒表面标志物及微粒浓度。利用对荧光标准品浓度测量结果所得的... 目的建立血细胞微粒制备方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冻融、研磨及超速离心方法制备不同来源的血细胞微粒。透射电镜下观察微粒的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细胞微粒表面标志物及微粒浓度。利用对荧光标准品浓度测量结果所得的日内差和日间差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精密度。选用同日内制备的5批血细胞微粒,及不同实验人员于不同时间用本方法制备的血细胞微粒,根据微粒中磷脂酰丝氨酸和来源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评价血细胞微粒制备方法的重复性与重现性。结果制备的血细胞微粒均为直径0.1~1.0μm的不规则圆形结构,符合微粒典型的形态学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血细胞微粒中来源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阳性率均在90%左右,部分表达磷脂酰丝氨酸。流式细胞术测得红细胞微粒、白细胞微粒、血小板微粒浓度分别为(2.2±0.29)×106个/μL、(1.4±0.21)×106个/μL、(1.8±0.31)×106个/μL。流式细胞术对荧光标准品浓度测量的平均日内差为4.7%,平均日间差为4.9%,精密度较好,且符合相应的要求。同日内制备的不同批次血细胞微粒表面标志物阳性表达率差异较小,不同实验室工作人员于不同时间制备的血细胞微粒表面标志物表达阳性率差异也较小,说明本血细胞微粒制备方法的重复性和重现性均较好。结论以冻融、研磨及超速离心的方法成功制备了血细胞微粒,该方法重复性和重现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 血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质检工作的服务质量
15
作者 袁恒杰 顾琼 《昌吉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80-81,共2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质检工作要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既监督于企业,又服务于企业,并且将优质服务面向全社会,为市场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质检 质量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中的体会
16
作者 李海霞 袁恒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神经内科疾病以脑卒中多见,其发病率高,且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多为老年人,并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品种广,药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较多。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的临床实践工作,可以利用药学专业知识为医师用药提供合理... 神经内科疾病以脑卒中多见,其发病率高,且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多为老年人,并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用药品种广,药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较多。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的临床实践工作,可以利用药学专业知识为医师用药提供合理化建议,发现不合理用药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治疗过程中关注药物配伍及不良反应、药品的正确使用以及对患者的用药教育等,促进了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案例分析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