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FCE的金课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省级一流课程物流管理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开福 刘洋 吴世浩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5-101,共7页
质量评价体系是推进金课建设持续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基于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了金课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能力、高阶思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等八个二级指标,并将该指标... 质量评价体系是推进金课建设持续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基于持续改进理念,构建了金课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个一级指标,以及综合能力、高阶思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等八个二级指标,并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物流管理学金课建设质量评价。其次,应用重要程度-评分四象限矩阵提出了该课程未来改进方向。最后,提出课程建设质量持续改进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持续改进 物流管理学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能力有限的多产品混合系统库存决策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开福 高阳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2-89,共8页
为确定各产品的制造与再制造策略,对再制造能力有限的多产品混合系统进行研究。在系统中,对多种产品进行制造和再制造。每种产品在顾客使用后都会以恒定速率返回,但因再制造能力有限,有些产品无法用于再制造而被处置。每种产品需求恒定... 为确定各产品的制造与再制造策略,对再制造能力有限的多产品混合系统进行研究。在系统中,对多种产品进行制造和再制造。每种产品在顾客使用后都会以恒定速率返回,但因再制造能力有限,有些产品无法用于再制造而被处置。每种产品需求恒定且由服务性产品来满足,服务性产品由制造品和再制造品组成,不允许缺货。在一次制造准备和至少一次再制造准备策略下构建了库存决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和贪婪算法分别确定了各产品的再制造顺序和再制造比率。并当再制造比率一定时,给出了再制造准备次数为正整数时各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策略的求解程序,得到了各产品制造和再制造批量、再制造准备次数等求解公式。最后,应用算例对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与控制论 制造与再制造策略 拉格朗日乘数法与贪婪算法 混合系统 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能力架构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研究——基于可就业能力的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开福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8-481,共4页
可就业能力能否养成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以建立基于合理能力架构的物流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为目标,首先对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给... 可就业能力能否养成关系到大学教育的成败。以建立基于合理能力架构的物流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为目标,首先对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人才培养的层次和规格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的构建思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课程支撑体系的设计思路并举例说明。最后,就评价物流管理本科人才能力架构与课程体系关系的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架构 课程体系 可就业能力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处置和延迟交货影响的制造与再制造批量决策
4
作者 袁开福 高阳 《物流技术》 2011年第4期57-60,81,共5页
对一个制造与再制造业务并存的生产系统进行研究。在此系统中,旧产品从顾客返回,因再制造能力的不足,仅有部分用于再制造,其余的被处置。恒定的需求由服务性产品来满足,允许缺货但需完全拖后补足。服务性产品库存由制造新品与再制造品组... 对一个制造与再制造业务并存的生产系统进行研究。在此系统中,旧产品从顾客返回,因再制造能力的不足,仅有部分用于再制造,其余的被处置。恒定的需求由服务性产品来满足,允许缺货但需完全拖后补足。服务性产品库存由制造新品与再制造品组成,可翻新品库存由用于再制造的旧产品组成。在(1,R)策略下构建了库存决策模型,给出了确定最优制造与再制造批量等决策变量的求解方法,得到了相应的求解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 再制造 制造 批量 处置 延迟交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废旧品质量的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渠道选择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少辉 袁开福 +1 位作者 何波 程伟丽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111,共8页
为确定最优的回收渠道,对由单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该系统中,可能存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零售商和第三方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回收的四种渠道,并根据质量差异对废旧品进... 为确定最优的回收渠道,对由单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该系统中,可能存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零售商和第三方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回收的四种渠道,并根据质量差异对废旧品进行翻新或再制造。在分散决策下建立了四种回收渠道模型。比较发现:站在制造商和系统收益最大化及社会效益角度,三渠道是最佳选择,此时得到的废旧品最多;制造商不进行回收时获利最低,且不利于提高废旧品的获取量。最后,通过算例剖析了废旧品再制造率对四种混合回收渠道下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应尽量将废旧品用于再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混合回收渠道 再制造 翻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CAT机制的再制造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
6
作者 董慧 袁开福 《物流技术》 2019年第3期57-59,共3页
考虑政府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对由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基于斯塔克尔伯格竞争博弈理论,得出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新品和再制造品的最优定价策略,进而得到再制造供应链成员及系统的利润模型,最后分析了... 考虑政府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对由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基于斯塔克尔伯格竞争博弈理论,得出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新品和再制造品的最优定价策略,进而得到再制造供应链成员及系统的利润模型,最后分析了碳配额价格对新品和再制造品定价决策的影响,并进行了两种决策结构利润的比较。研究表明:单位碳配额价格的提高不利于新品和再制造品的销售;供应链企业作为整体集中进行决策更有利于供应链总利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供应链 碳限额与交易机制 博弈论 定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