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对水质除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袁廷香
-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1,92,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餐厨废弃物与污泥高固体厌氧发酵技术研究"(黔科合J字LKZS[2012]23)
-
文摘
城市生活垃圾经过焚烧后的炉渣具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磷聚填料。研究了磷初始浓度、pH、炉渣粒径以及反应温度对炉渣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炉渣对KH_2PO_4溶液中的磷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佳反应时间为3.0h;(2)磷脱除量随磷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磷的去除率呈降低趋势;(3)磷脱除量随pH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酸性条件下炉渣对磷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炉渣颗粒越小,对磷的吸附去除效果越好;(4)炉渣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且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效果更优;(5)炉渣中的磷形态主要为钙结合态磷(包括Ca_2-P、Ca_8-P、Ca_(10)-P)、铝结合态磷(Al-P)和铁结合态磷(Fe-P),其中以Ca_(10)-P形态最多(78.96%)。
-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焚烧炉渣
除磷
-
Keywords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slag
phosphorus removal
-
分类号
X79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绿色化学及实验绿色化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袁廷香
-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6-127,共2页
-
文摘
绿色化学是实现污染预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科学手段,其目的是依靠科技发展创造污染系数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少的化学反应和生产工艺。文章分别从实验方案设计、试剂的使用、实验方法的改进以及实验用品的回收利用方面阐述了绿色化学的实践方法。
-
关键词
绿色化学
实验绿色化
环境保护
-
Keywords
green chemistry
experimental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分类号
O6-1
[理学—化学]
-
-
题名传统风味酸萝卜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袁廷香
-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系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
文摘
以贵州红皮萝卜为主料,对酸萝卜工业化生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重点探讨萝卜米汤复合发酵工艺、产品糖酸配比及微波杀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工艺优化组合为萝卜用量50%、米汤用量20%、母液用量6%、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为3d;当总糖为9%、总酸为2.5g/kg时,产品甜酸协调,口感较好;采用微波输出功率800W、灭菌时间50s的微波杀菌条件,可使产品达商业无菌要求。
-
关键词
萝卜
发酵
微波杀菌
-
Keywords
radish
fermentation
microwave sterilization
-
分类号
TS2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乳酸菌在发酵香肠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 4
-
-
作者
李湘丽
袁廷香
闫吉美
-
机构
遵义师范学院
黔北特色资源应用研究实验室
-
出处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3-237,共5页
-
文摘
乳酸菌是能够进行糖发酵,产生代谢产物乳酸的一类细菌,其作为发酵剂在发酵香肠的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在肉类加工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通过蛋白酶、脂肪酶等水解酶类促进肉料蛋白质和脂肪分解代谢,使制品易于消化吸收,同时糖类的代谢产物乳酸能降低制品的p H值,抑制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进而消除细菌毒素的产生。此外,发酵过程中形成醛、酮、醇、羧酸等物质大大改善了肉制品的风味。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以乳酸菌菌种为主要发酵剂,不断地优化菌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湿度等生产工艺参数,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研究者已经从不同来源的材料中分离纯化得到活性更高的益生型乳酸菌菌种,这些菌种在肉类发酵行业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发酵香肠
乳酸菌
发酵剂
风味物质
亚硝酸钠
-
Keywords
fermented sausage
lactic acid bacteria
starter culture
flavor substance
sodium nitrite
-
分类号
TS251.6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贵州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分布和迁移特征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唐贵才
刘明
袁廷香
-
机构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工程管理系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6-691,共6页
-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GKHB2015-161)
贵阳市城管局科技项目(2015GC11)
-
文摘
为了探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重金属分布和迁移特征,采集贵州遵义市3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场的进场垃圾、渗滤液、飞灰、底渣和烟气样品,采用ICP-AES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各组分中Cu、Pb、Zn、Ni、Cd、Cr和Hg重金属含量,研究其重金属的分布和迁移特征,为实现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生活垃圾渗滤液中Zn、Ni、Cu和Pb含量较高,各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垃圾场二>垃圾场一>垃圾场三,各组分重金属含量基本表现为Zn>Cu>Ni>Pb>Cr>Cd>Hg。(2)底渣中Cu、Zn、Cr含量较高,Cd和Hg含量较低,飞灰中Cu、Zn、Pb、Cr含量较高,Hg含量较低。(3)底渣和飞灰重金属浸出含量均未超标,其中Pb和Cu属于潜在污染,烟气排放含量低于0.2 mg·kg^(-1),Cr、Cu、Ni和Zn重金属在烟气中均无检出。(4)重金属向渗滤液的迁移相对较弱(低于1%),底渣、飞灰和烟气等与焚烧相关的产物是重金属的主要迁移途径,Cu、Ni、Cr、Zn主要迁移至底渣中,Pb和Cd主要迁移至底渣和飞灰中,Hg主要迁移至飞灰和烟气中(27.1%~34.6%随烟气排出),综上可知,生活垃圾中Hg的治理和脱毒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
关键词
生活焚烧
重金属
分布和迁移
贵州
-
Keywords
waste incineration
heavy metals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Guizhou city
-
分类号
X50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7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