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半导体辐射探测仪表国产化研制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徐少一 李伟 +5 位作者 廖凯锋 顾涛 李占华 王璨辉 李卫敏 袁子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14,共7页
γ剂量率辐射监测装置是核电厂内部以及周围环境中辐射监测的重要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工作场所内或工艺设备附近辐射场水平的变化,能够为辐射防护最优化和辐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随着反应堆的小体积高安全性能的发展趋势,辐射监测方面也... γ剂量率辐射监测装置是核电厂内部以及周围环境中辐射监测的重要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工作场所内或工艺设备附近辐射场水平的变化,能够为辐射防护最优化和辐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随着反应堆的小体积高安全性能的发展趋势,辐射监测方面也对小体积宽量程高可靠性的仪表提出必要需求。硅半导体探测器工作电压为低压,设备寿命长、性能稳定,比电离室或G-M计数管在γ剂量率监测方面更加有优势。本文研制的硅半导体辐射探测器及监测仪表主要由探测单元、就地处理显示单元和接线箱组成,具有体积小、宽量程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研制仪表的组成及探测单元设计并针对其核心性能辐射特性开展相关测试研究,评估了辐射特性结果,为实现此设备的工程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半导体 区域辐射监测 核仪表 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条件下玉米耗水、生长和产量对比 被引量:8
2
作者 袁江杰 李光永 袁子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8,共6页
为比较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对玉米的影响,以膜下滴灌为对照,开展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膜下滴灌灌水量的70%、85%和100%)下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玉米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相同条件下,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多耗水... 为比较地下滴灌与膜下滴灌对玉米的影响,以膜下滴灌为对照,开展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膜下滴灌灌水量的70%、85%和100%)下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滴灌玉米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灌水量相同条件下,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多耗水2.63%。地下滴灌玉米在抽雄开花期日均耗水达到最大,平均为4.10mm/d,膜下滴灌玉米在拔节期达到最大,为5.08mm/d。膜下滴灌玉米株高和茎粗分别在抽雄开花期之前和拔节期之前显著大于地下滴灌处理,进入灌浆期后株高、茎粗与地下滴灌相差不大;地下滴灌能够显著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地下滴灌吸水根长较膜下滴灌增加了18.13%,但地下滴灌3种灌水量对玉米株高、茎粗及根系影响不显著。灌水方式及地下滴灌灌水量均对产量影响显著。膜下滴灌较地下滴灌平均增产12.59%。从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综合分析,地下滴灌适宜灌水量为膜下滴灌的85%,水分生产效率可达2.92kg/hm^2,产量达到11 154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方式 地下滴灌 灌水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带类型对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袁江杰 李光永 袁子程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8,共5页
包膜滴灌带是一种新型的地下滴灌带。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量(80%ETc、100%ETc和120%ETc)条件下,包膜和传统地下滴灌带对土壤含水率、春玉米根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地下滴灌带相比,包膜地下滴灌带增加了20-40cm土层... 包膜滴灌带是一种新型的地下滴灌带。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量(80%ETc、100%ETc和120%ETc)条件下,包膜和传统地下滴灌带对土壤含水率、春玉米根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地下滴灌带相比,包膜地下滴灌带增加了2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减小了4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促进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在80%ETc和100%ETc灌水条件下,土层包膜地下滴灌带处理0-15、15-30、30-45和45-60cm吸水根长分别比传统地下滴灌带处理平均增加40.2%、77.92%、28.82%和35.03%。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包膜地下滴灌带对玉米根系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120%ETc条件下仅增加了15-45cm土层根系总量。另外,滴灌带类型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100%ETc灌水量条件下,包膜地下滴灌带处理玉米产量比传统地下滴灌带提高了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下滴灌 滴灌带类型 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十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分析
4
作者 袁子程 陈巍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194-195,共2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2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PA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96株PA在痰液标本中的检出率...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2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PA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796株PA在痰液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为67.09%,其次为脓液和分泌物标本,占25.88%。ICU的PA检出率最高为30.90%。其次为呼吸科为14.30%。P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其中2012年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唑林,均为100.00%,其次为头孢西丁,耐药率为98.70%。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的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耐药率的增长趋势相近。结论P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有泛耐药趋势,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PA耐药性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抗菌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基底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固状与粘稠状药物的基质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狄丹丹 袁子程 +2 位作者 伍琳 姚亚男 胡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固状与粘稠状辅剂常用于制造颗粒、片剂、胶囊或膏状药品,并能有效地保持药效成分活性的稳定性。基于固相基底的敞开式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已被发展用于药品的直接分析。然而,固状与粘稠状基质对药物分子直接质谱检测的影响规律还不明确... 固状与粘稠状辅剂常用于制造颗粒、片剂、胶囊或膏状药品,并能有效地保持药效成分活性的稳定性。基于固相基底的敞开式电喷雾电离质谱技术已被发展用于药品的直接分析。然而,固状与粘稠状基质对药物分子直接质谱检测的影响规律还不明确。该研究构建了不同黏度和不同溶解度的基质体系,采用木签(牙签)为代表的固相基底电喷雾电离质谱考察了几种模式药物分子在固状与粘稠状基质中的质谱响应规律。结果发现,易溶解的基质电离产生显著的离子干扰和抑制效应,而难溶的基质尽管不产生离子干扰,但在溶剂作用下可变成粘稠状从而抑制药物的离子化。进一步研究表明,药物分子的质谱信号随着基质的黏度增加(1~500 cP)呈幂函数降低(r 2>0.95)。该研究将增进理解固体与粘稠样品直接质谱分析的基质效应与信号响应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效应 固状药物 粘稠药物 固相基底电喷雾电离 敞开式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