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沟壑区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子成 王国梁 +3 位作者 刘国彬 刘涛 高航 曲秋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5,共5页
物种多度分析是研究群落结构和分析群落生态学机制的重要方法,以黄土沟壑区地带性白羊草群落为对象,研究了坡位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位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显著性影响,坡中的Shannon指数、Simpson... 物种多度分析是研究群落结构和分析群落生态学机制的重要方法,以黄土沟壑区地带性白羊草群落为对象,研究了坡位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位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显著性影响,坡中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指数显著低于坡上和坡下(p<0.05),坡上和坡下上述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坡上、坡中和坡下的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2)采用Zipf、Zipf-Mandelbrot、几何序列、分割线段、优势优先5种生态位模型对不同坡位上白羊草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发现仅前两个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白羊草群落在坡上、坡中和坡下的多度分布格局。说明尽管在不同坡位上白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但不同坡位上群落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基本一致。本研究支持了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演替后期群落分布格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坡位 白羊草 物种多度分布 生态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茵陈蒿群落分布格局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玉霞 刘国彬 +3 位作者 王国梁 袁子成 曲秋玲 张昌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植被分布格局对其水土保持功能有重要影响。植被斑块与裸地斑块的不同组合配置对调控坡面径流侵蚀的作用不同。本文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对黄土丘陵区演替初期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群落不同格局下的侵蚀产沙特征进行了定量分... 植被分布格局对其水土保持功能有重要影响。植被斑块与裸地斑块的不同组合配置对调控坡面径流侵蚀的作用不同。本文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对黄土丘陵区演替初期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es)群落不同格局下的侵蚀产沙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43mm/min雨强下,盖度相同组合不同,分布均匀的小斑块格局(B)比大斑块格局(C)的减流量高,但减沙效益降低。与裸地小区相比,格局B、C减流效益分别为14.7%、9.5%,减沙效益分别为36.14%和63.86%。坡面累计产流量随降雨历时逐渐增加,且二者呈线性相关。累计产沙量随降雨历时先增后减,表现为二次函数关系。累计产沙量与累计产流量之间也为二次函数,即随着径流量的增加,累计产沙量先增加后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群落 分布格局 产流产沙 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胶乳熟成的性能变化及其对压出胶管工艺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子成 李惠 +1 位作者 谢健 陈晓光 《热带作物研究》 1990年第3期14-20,共7页
自然熟成和加热熟成浓缩胶乳性能测试与胶管压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限内,随着自然熟成时间的延长和加热强度的增大,胶乳性能的变化趋势是:生胶乳的热稳、游离钙镁含量降低,KOH No.、VFA No.升高;硫化胶乳的热稳变低,粘度增大;... 自然熟成和加热熟成浓缩胶乳性能测试与胶管压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限内,随着自然熟成时间的延长和加热强度的增大,胶乳性能的变化趋势是:生胶乳的热稳、游离钙镁含量降低,KOH No.、VFA No.升高;硫化胶乳的热稳变低,粘度增大;热敏化胶乳的热稳降低。压出胶管的工艺性能和外观质量改善,即流头现象减少,压出速率增快;产品的鸡爪、弯曲、竹节等外观缺陷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胶乳 熟成性能 胶管 压出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硫化胶乳硫化程度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袁子成 李惠 陈晓光 《热带作物研究》 1990年第4期28-30,共3页
胶乳硫化程度的高低,对胶乳工艺性能影响极大。硫化程度过高不仅成膜性能差,凝胶强度低,而且胶膜粘着性差,干燥时易产生裂纹;硫化程度过低不但胶膜粘着性大,易造成粘折,而且产品变形大,导致废次品率增高。因此,硫化胶乳的生产者和用户... 胶乳硫化程度的高低,对胶乳工艺性能影响极大。硫化程度过高不仅成膜性能差,凝胶强度低,而且胶膜粘着性差,干燥时易产生裂纹;硫化程度过低不但胶膜粘着性大,易造成粘折,而且产品变形大,导致废次品率增高。因此,硫化胶乳的生产者和用户都希望找到稳定胶乳硫化程度的方法。本文通过几种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用适量的硫化抑制剂E处理硫化胶乳,可使其氯仿值在长期贮存中稳定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乳 硫化程度 稳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渗墙深度对黄河悬河(河南段)地表水、地下水交换过程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娟 袁子成 +2 位作者 张盛艳 张阳 陈丹璐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6期13-18,25,共7页
黄河下游为著名的地上悬河,河道两岸湿地分布广泛,研究截渗墙对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影响,对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治理以及沿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黄河悬河段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识别典型断... 黄河下游为著名的地上悬河,河道两岸湿地分布广泛,研究截渗墙对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影响,对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治理以及沿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黄河悬河段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识别典型断面黄河地表水、地下水、湿地水量交互机理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数学模型,利用Feflow软件模拟计算典型断面截渗墙深度对地表水、地下水、湿地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截渗墙使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量以及地下水、湿地水的转化量均减小,当截渗墙深度为25 m时,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量由原来的55.252 m^(3)/d减少为52.814 m^(3)/d,地下水、湿地水转化量由原来的25.286 m^(3)/d减少为21.981 m^(3)/d。并且截渗墙加深了地下水流路径的穿透深度,增大了地下水径流时间和地下水年龄,当截渗墙深度为25 m时,地下水年龄由1200~1600 d增大到1600~2000 d。研究结果可加强对黄河影响带内地表水、地下水转化机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渗墙 地表水 地下水 Feflow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