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辐射效应研究发展现状与展望 |
郭刚
袁大庆
隋丽
韩金华
马海亮
汪越
张艳文
范平
陈启明
张乔丽
张付强
朱升云
孔福全
刘建成
张峥
王巧娟
沈东军
殷倩
何安林
孙浩瀚
惠宁
刘翠翠
|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生成式数据驱动BRDF参考数据库建立方法 |
刘彦磊
袁大庆
熊行创
李舒鹏
周孝好
刘子龙
|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质子辐照嬗变掺杂制备p型氧化镓的仿真研究 |
单梓扬
焦学胜
袁大庆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超塑成形工艺对TC21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
袁大庆
董洪波
徐远刚
周盛武
姜智勇
|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5
|
累积法测量土壤氡析出率的模拟计算 |
陈凌
黄隆
谢建伦
刘森林
袁大庆
|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3
|
|
|
6
|
3C-SiC辐照诱发缺陷演化及温度效应分子动力学模拟 |
马小强
袁大庆
夏海鸿
范平
张乔丽
左(走翼)
艾尔肯.阿不列木
朱升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7
|
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应用研究发展现状和展望 |
朱升云
郭刚
何明
吴振东
袁大庆
隋丽
焦学胜
常宏伟
左义
范平
葛智刚
陈东风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
8
|
低能β活度微量热计性能研究 |
李玮
陈细林
袁大庆
汪建清
刁立军
姚顺和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9
|
液闪TDCR活度测量装置的研制 |
吴永乐
梁珺成
刘浩然
柳加成
姚顺和
岳会国
刘森林
杨元第
袁大庆
|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0
|
^(89)Rb半衰期测量 |
郭晓清
袁大庆
徐利军
陈克胜
吴永乐
郑艳明
姚顺和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1
|
氚化水放射性活度的绝对测量 |
吴永乐
刘浩然
柳加成
梁珺成
杨元第
袁大庆
|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12
|
^(142)La活度及主要γ射线发射几率实验测量 |
汪建清
姚顺和
杨丽艳
袁大庆
郑艳明
郭晓清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
13
|
液闪三双符合比方法测量^(99)Tc放射性活度 |
吴永乐
刘浩然
柳加成
李宏宇
梁珺成
熊文俊
姚顺和
陈细林
杨元第
袁大庆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4
|
纳米压痕技术研究堆内构件材料304NG不锈钢的三束辐照效应 |
朱桐宇
范平
马海亮
张乔丽
左(走翼)
郑永男
温阿丽
白若玉
袁大庆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15
|
液闪TDCR方法测量18F核素活度 |
刘皓然
柳加成
梁珺成
杨元第
袁大庆
|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6
|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新锆合金包壳的离子辐照效应 |
焦学胜
范平
张乔丽
白若玉
温阿丽
马海亮
孔淑妍
夏海鸿
袁大庆
朱升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
17
|
冷凝氡源的α能谱特性与活度计算方法研究 |
李泽西
梁珺成
王沥苑
袁大庆
李斌
|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8
|
H、He离子辐照对国产ZIRLO合金氧化膜的影响 |
白若玉
王珂
白亚奎
孙晨
卢二阳
李可
范平
张乔丽
马海亮
孔淑妍
曹兴忠
夏海鸿
袁大庆
朱升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9
|
超级电容器用镍钴硫化物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肖富强
袁大庆
朱升云
朱基亮
|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20
|
正电子湮没研究Al、Nb共掺CaCu3Ti4O12陶瓷高介电常数机理 |
温阿利
朱基亮
范平
马海亮
张乔丽
袁大庆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