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陇山辽东栎次生林的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41
1
作者 袁士云 张宋智 +1 位作者 刘文桢 马建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34,共8页
运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林层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直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乔木... 运用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林层数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直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等非空间结构参数,对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陇山林区辽东栎天然林群落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多样性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灌木层和草本层;直径分布特征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直径分布特征;林分天然更新良好,辽东栎实生苗占幼苗总数的46%;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为0.541,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属团状分布;群落的树种隔离程度较高,平均混交度高达0.71,群落中77.4%以上的林木处于中度混交以上,处于强度混交的比例也接近于24%;林分中各树种以胸径作为比较指标的大小比数排序为:锐齿栎>辽东栎>漆树>灯台树>华山松>青榨槭>三桠乌药>椴树>秦岭白蜡>梾木;在垂直结构方面,林分的平均林层数为2.45层,林层分化明显。依据辽东栎林分的天然更新和结构特征提出经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栎 次生林 多样性 结构特征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 被引量:74
2
作者 惠刚盈 胡艳波 +2 位作者 赵中华 袁士云 刘文桢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3,共6页
建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u_a_CIi),该指数能够同时表达出竞争木对对象木的上方遮盖和侧翼挤压。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1),无量纲,指数值越大,表明树体越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大,清晰直观地表达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相对竞争态势。从理... 建立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u_a_CIi),该指数能够同时表达出竞争木对对象木的上方遮盖和侧翼挤压。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1),无量纲,指数值越大,表明树体越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越大,清晰直观地表达林木在林分中所处的相对竞争态势。从理论上阐明大的竞争邻体比小的竞争邻体对对象木有更大影响,不仅反映在上方的遮盖也体现在侧方的挤压中。该指数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常用的HEGYI竞争指数。在测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该竞争指数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木 竞争指数 交角 大小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55
3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2 位作者 袁士云 刘文桢 王润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 研究小陇山3个类型锐齿栎天然林的直径分布和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王安沟100多年未经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和响潭沟皆伐迹地上经近40年封山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均表现为异龄林的直径分布特征,但从q值来看,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直径分布较响潭沟次生林更加合理,白营西沟择伐林的直径分布虽然表现为小径木占的比重比较大,但各径阶间的变幅平缓,有明显人为干扰的痕迹;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和白营西沟次生林林木个体分布角尺度均值分别为0.489和0.487,林分内林木整体分布格局属随机分布,响潭沟次生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20,其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表现出轻微的团状分布,群落还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3个林分中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的树种隔离程度最高,响潭沟次之,白营西沟最低,混交度分别为0.598,0.542和0.451;白桦、华山松在不同的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从王安沟锐齿栎天然林、响潭沟次生林到白营西沟择伐林表现出大小比数依次降低的趋势,而锐齿栎、漆树等树种则在3个林分中所处的地位一致;人为干扰对白营西沟次生林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天然林 直径分布 角尺度 混交度 大小比数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经营模式评价方法——以甘肃小陇山林区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袁士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以原始群落或地带性顶极群落为模板,从反映技术先进性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树种组成以及体现生产可行性的投入与产出等方面提出森林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并应用于甘肃省小陇山林区9种不同经营模式。结果表... 以原始群落或地带性顶极群落为模板,从反映技术先进性的空间利用程度、物种多样性、建群种竞争态势和树种组成以及体现生产可行性的投入与产出等方面提出森林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并应用于甘肃省小陇山林区9种不同经营模式。结果表明:天然林采育择伐是最为有效的森林经营模式;在割灌造林模式中带状割灌造林明显优于全面割灌造林;在人工造林中树种选择以华山松为好,日本落叶松最差。本文提出的经营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既能反映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能体现生产上的可行性,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评价经营模式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模式 评价方法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西段锐齿栎林分经营状态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段昌盛 王军辉 +2 位作者 马建伟 袁士云 杜彦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共6页
应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秦岭西段锐齿栎林分抚育间伐前后的经营状态进行评价,评价参数包括重要值、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优势度和开敞度等。结果表明:干扰前后林木的分布格局由轻微团状分布变为随机分布;锐齿栎林平均混交度... 应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秦岭西段锐齿栎林分抚育间伐前后的经营状态进行评价,评价参数包括重要值、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优势度和开敞度等。结果表明:干扰前后林木的分布格局由轻微团状分布变为随机分布;锐齿栎林平均混交度略有上升,但顶级树种锐齿栎的混交度呈明显上升趋势;锐齿栎林胸径大小比数变化不大,保持了顶级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开敞度则由于抚育间伐后林木间距的增大而得以提高,达到了优化目的,创建最佳的符合秦岭西段天然次生林特点的森林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西段 锐齿栎 天然林 林分空间结构 抚育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柏三种害虫的初步观察及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士云 《甘肃林业科技》 1991年第4期36-37,共2页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在我国广泛分布,极耐干旱和瘠薄,适应性强,树形美观,材质优良。我省除东南部有天然分布外,作为荒山造林和园林绿化树种各地均有广泛栽培。笔者在天水市北道区发现侧柏三种主要害虫,于1988—199...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在我国广泛分布,极耐干旱和瘠薄,适应性强,树形美观,材质优良。我省除东南部有天然分布外,作为荒山造林和园林绿化树种各地均有广泛栽培。笔者在天水市北道区发现侧柏三种主要害虫,于1988—1990年进行了初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ycladus 天然分布 荒山造林 北道区 FRANCO 柏大蚜 初孵若虫 越冬幼虫 喷雾防治 臀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大样地树木木材密度的空间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巧灵 李梦琳 +8 位作者 田立新 李安民 袁士云 刘文桢 米湘成 黄继红 许玥 丁易 臧润国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1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的】分析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不同群落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木材密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甘肃小陇山... 【目的】分析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不同群落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揭示木材密度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物种共存与群落构建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甘肃小陇山地区的暖温带针阔混交林内布设大样地,依据样地内所有胸径≥10 cm独立个体的木材密度实测数据,利用方差分解分析种内、种间以及群落水平上木材密度的变化程度;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多元生境因子对群落水平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样地内木材密度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群落里树种间的差异,种间差异(71.70%)大于种内差异(28.30%)。在影响群落水平木材密度空间分布的因素中,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大于生物因子。土壤因子中的pH值和地形因子中的海拔是影响木材密度的主要因子。在土壤pH值较低、海拔较高的群落中,木材密度的加权平均值较高。木材密度方差主要受土壤pH值影响,并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种内差异对木材密度加权平均值无显著影响,但对木材密度方差影响显著。【结论】甘肃小陇山针阔混交林木材密度空间异质性较强,非生物因子通过影响功能性状的总体分布来影响植物适应性,木材密度较高、种内差异较低的树种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高、土壤pH值较低的区域;相反,木材密度较低、种内差异较高的树种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土壤pH值较高的区域。在局域尺度下,忽视种内差异会导致木材密度方差被低估,影响对真实群落构建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种内差异 生境空间异质性 针阔混交林 小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叶松球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赵文杰 毛浩龙 +2 位作者 袁士云 孙建中 李秀山 《甘肃林业科技》 1994年第2期32-34,共3页
通过对落叶松球蚜发生为害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该虫在小陇山林区以青海云杉和落叶松为寄主,两年完成生活周期。其中,以侨蚜在落叶松上一年5代循环危害,5月上旬是第1代侨蚜的初孵若蚜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试用40%氧化... 通过对落叶松球蚜发生为害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出该虫在小陇山林区以青海云杉和落叶松为寄主,两年完成生活周期。其中,以侨蚜在落叶松上一年5代循环危害,5月上旬是第1代侨蚜的初孵若蚜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试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50%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效果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球蚜 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宜新松叶蜂研究初报
9
作者 孙建中 袁士云 李宝珊 《甘肃林业科技》 1990年第1期36-37,共2页
丰宜新松叶蜂(Neodipron fening-ensis Xiaoefzhou)隶属于膜翅目、广腰亚目、松叶蜂科,是1979年首次在河北丰宜县发现危害青杄(Picea wilsonii)的一种新松叶蜂新种。我省分布于礼县境内的洮坪林场,危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 丰宜新松叶蜂(Neodipron fening-ensis Xiaoefzhou)隶属于膜翅目、广腰亚目、松叶蜂科,是1979年首次在河北丰宜县发现危害青杄(Picea wilsonii)的一种新松叶蜂新种。我省分布于礼县境内的洮坪林场,危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属甘肃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叶蜂科 新松 青海云杉 PICEA 广腰亚目 北丰 喷雾防治 刻点 初孵幼虫 萧刚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