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Fenton-Fe0降解水中阿特拉津动力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广宇 袁向娟 +3 位作者 徐海明 李东亚 孙磊 夏东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32,共7页
研究采用Fe^0非均相UV/Fenton技术去除水中阿特拉津(ATZ)。结果表明,UV/Fenton-Fe^0技术能够实现水中ATZ的快速去除,当p H为3.0,H_2O_2、Fe^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7、25 mg/L时反应速率最快,5 min后ATZ去除率可达97.5%,反应符合准1级降解... 研究采用Fe^0非均相UV/Fenton技术去除水中阿特拉津(ATZ)。结果表明,UV/Fenton-Fe^0技术能够实现水中ATZ的快速去除,当p H为3.0,H_2O_2、Fe^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7、25 mg/L时反应速率最快,5 min后ATZ去除率可达97.5%,反应符合准1级降解动力学。初始ATZ含量升高,反应速率降低,ATZ的绝对去除量增加。UV/Fenton-Fe^0体系拓宽了p H适用范围,在初始p H为3.0~7.0时,反应7 min后ATZ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水中少量天然有机物(TOC的质量浓度5~10 mg/L)对ATZ降解有明显促进,ATZ降解速率较纯水基质中提高7倍以上。水中Cl-和SO42-的存在对UV/Fenton-Fe^0过程也有明显促进,而NO3-则表现为抑制;自由基抑制实验证实了降解过程符合·OH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 UV/FENTON 非均相 阿特拉津 动力学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态雌激素的检测方法及污染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栟 贲伟伟 +1 位作者 袁向娟 强志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5-1434,共10页
结合态雌激素是天然雌激素物质的一种重要赋存形态,在环境中可水解为自由态,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并且会影响天然雌激素污染调查和毒性评估的准确性.本文详细探讨了结合态雌激素特定的化学结构对其检测、转化及... 结合态雌激素是天然雌激素物质的一种重要赋存形态,在环境中可水解为自由态,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因此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并且会影响天然雌激素污染调查和毒性评估的准确性.本文详细探讨了结合态雌激素特定的化学结构对其检测、转化及环境风险等方面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类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初步总结了其在污水处理设施和环境水体中的污染浓度及归趋,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结合态雌激素 检测方法 污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还原催化臭氧氧化靛蓝二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丽 廖伟 +5 位作者 袁向娟 徐海明 李东亚 孙磊 施银桃 夏东升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25,共5页
建立了零价铁还原催化臭氧氧化靛蓝二磺酸钠的体系,通过一级动力学分析分别考察了零价铁粒径、底物初始浓度、零价铁的投加量、pH、温度以及废水中常见的阴离子(Cl^-、NO_3^-、SO_4^(2-))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抑制试验与... 建立了零价铁还原催化臭氧氧化靛蓝二磺酸钠的体系,通过一级动力学分析分别考察了零价铁粒径、底物初始浓度、零价铁的投加量、pH、温度以及废水中常见的阴离子(Cl^-、NO_3^-、SO_4^(2-))等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抑制试验与电子自旋共振法(ESR)以及离子阱质谱等实验分析来进一步探讨零价铁还原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臭氧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铁酸锌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文锋 孙磊 +1 位作者 袁向娟 夏东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0,共5页
回顾了近几年纳米铁酸锌(ZnFe2O4)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ZnFe2O4的基本性质,归纳了不同形貌纳米ZnFe2O4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纳米ZnFe2O4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在各个工艺中的反应原理。纳米ZnFe2O4是一种具有颗粒尺寸小... 回顾了近几年纳米铁酸锌(ZnFe2O4)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纳米ZnFe2O4的基本性质,归纳了不同形貌纳米ZnFe2O4的制备方法,总结了纳米ZnFe2O4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在各个工艺中的反应原理。纳米ZnFe2O4是一种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和磁谱特性的半导体材料,其独特的磁性能、光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使其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工作,仍将围绕如何制备性能优异、稳定、便于回收利用、颗粒尺寸小且粒径均匀的纳米材料而展开,此外纳米ZnFe2O4及其耦合工艺等多元体系下分子及原子水平的催化反应机理仍需深入探讨,从而拓展其在环境催化及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铁酸锌 制备方法 催化体系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壳基生物炭催化臭氧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
5
作者 段涛 高雅 +2 位作者 孙磊 袁向娟 夏东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4,共7页
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蟹壳基生物炭(CSB),并应用于催化臭氧降解阿特拉津(ATZ)的研究中。该文采用BET、TG、SEM、XRD和FT-IR表征手段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和形貌进行分析,在500℃下制备的CSB500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达到最大,对应其... 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蟹壳基生物炭(CSB),并应用于催化臭氧降解阿特拉津(ATZ)的研究中。该文采用BET、TG、SEM、XRD和FT-IR表征手段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和形貌进行分析,在500℃下制备的CSB500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达到最大,对应其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最高。同时,系统评价了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天然有机物和阴离子对CSB500/O_(3)体系降解ATZ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下制备的CSB500在催化臭氧降解ATZ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15 min内对ATZ的降解率达到99%以上,伪一级反应速率k为0.362 min^(-1),并且CSB500在多次循环实验中对ATZ的降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猝灭剂实验初步揭示了CSB500/O_(3)体系降解ATZ过程中存在·OH、O_(2)^(·-)和^(1)O_(2)等多种活性氧物种。最后,研究对反应机理提出了合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热解温度 蟹壳 阿特拉津 催化臭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高铁酸钾联合氧化处理水中双酚A的研究
6
作者 程燕慧 袁向娟 +1 位作者 邓惠元 夏东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2-1688,共7页
采用254 nm紫外光活化高铁酸钾[UV/Fe(Ⅵ)],探究其对水溶液中双酚A(BPA)的降解效能,对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组分进行了鉴定,提出了BPA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UV/Fe(Ⅵ)协同降解BPA符合二级动力学,其降解速率比UV和Fe(Ⅵ)分别提升了98.94%... 采用254 nm紫外光活化高铁酸钾[UV/Fe(Ⅵ)],探究其对水溶液中双酚A(BPA)的降解效能,对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组分进行了鉴定,提出了BPA可能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UV/Fe(Ⅵ)协同降解BPA符合二级动力学,其降解速率比UV和Fe(Ⅵ)分别提升了98.94%和67.17%。当BPA浓度为220μmol/L,Fe(Ⅵ)浓度为50μmol/L,体系温度25℃,pH 6时,BPA的去除率达到了91.46%。温度和pH的升高、腐殖酸和CO_(3)^(2-)的存在,可以提升BPA的降解速率。UV/Fe(VI)体系起主导作用的活性组分为Fe(V)、Fe(IV)、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去甲基化、羟基化和开环反应是BPA的主要降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钾 UV 双酚A 降解路径 中间铁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臭氧的组合氧化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孙磊 秦文磊 +3 位作者 吴广宇 林壮 袁向娟 夏东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4,共6页
介绍和比较了O3/过氧化氢、O3/UV、O3/羟胺以及O3/过硫酸盐等组合工艺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因素、动力学及主要反应机理,总结了不同组合工艺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3的组合氧化工艺,利用羟基自由基(HO·)和硫酸... 介绍和比较了O3/过氧化氢、O3/UV、O3/羟胺以及O3/过硫酸盐等组合工艺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因素、动力学及主要反应机理,总结了不同组合工艺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3的组合氧化工艺,利用羟基自由基(HO·)和硫酸根自由基(SO4·-)的强氧化性,能够显著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性能。相比传统的高级氧化处理方法,O3组合氧化法具有强氧化性、低选择性、高处理效率,应用前景广阔。认为应降低O3制备成本,增强水中O3的转化率和利用率,探讨复杂基质中自由基抑制剂的存在对O3组合工艺反应速率的影响,加强对不同性质和结构的有机污染物、不同组合体系的反应条件控制、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的研究,并开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及工程化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高级氧化 HO· SO4·-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nton-Fe^0技术降解盐酸副品红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广宇 罗安杰 +4 位作者 袁向娟 徐海明 李东亚 孙磊 夏东升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7-91,共5页
采用基于Fe^0的非均相UV/Fenton技术对水中盐酸副品红(BR9)的去除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3.0,Fe^025 mg/L,H_2O_2 34 mg/L时,1 min后BR9的去除率达93.4%,反应符合伪一级降解动力学;初始BR9浓度升高,反应速率降低,... 采用基于Fe^0的非均相UV/Fenton技术对水中盐酸副品红(BR9)的去除效果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3.0,Fe^025 mg/L,H_2O_2 34 mg/L时,1 min后BR9的去除率达93.4%,反应符合伪一级降解动力学;初始BR9浓度升高,反应速率降低,BR9绝对去除量增加。pH升高,BR9去除率降低,pH>3时,BR9去除率<70%;水中少量天然有机物(TOC 5~10 mg/L)和常见无机阴离子(Cl^-、SO_4^(2-)和NO_3^-)均抑制了体系对BR9的降解;自由基抑制实验证实降解过程符合羟基自由基(·OH)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 UV/FENTON 非均相 盐酸副品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