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行员注意力分配的定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36
1
作者 柳忠起 袁修干 +1 位作者 刘伟 康卫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8-520,539,共4页
在实验室内让被试人员在飞行模拟器上完成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模拟飞行任务,同时用眼动仪器记录了被试者的眼动数据.采用划分兴趣区域的方式,把视觉信息源划分为座舱内仪表和外部视景两个兴趣区域,对三个眼动指标在两个兴趣区域内的分布情... 在实验室内让被试人员在飞行模拟器上完成了三个不同阶段的模拟飞行任务,同时用眼动仪器记录了被试者的眼动数据.采用划分兴趣区域的方式,把视觉信息源划分为座舱内仪表和外部视景两个兴趣区域,对三个眼动指标在两个兴趣区域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显示,三个模拟任务阶段被试者显示出了不同的扫视模式,在外景有更多的注视点比率、更多的注视时间比率和更长的平均注视时间.表明视觉飞行规则下,战斗机驾驶员主要从外景获取视觉信息,他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外景.眼动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驾驶员的注意力分配规律和工作负荷变化,研究结果对于战斗机座舱显示信息的设计和飞行员的培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工效 飞行模拟器 座舱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模拟飞机降落过程中的眼动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柳忠起 袁修干 +1 位作者 刘伟 王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3-706,共4页
通过分析眼睛运动规律 ,研究被试者的注意力分配特点 .通过模拟飞机全部降落过程 ,用眼动测量设备采集了眼睛的注视点和速度数据 .运用眼动数据对被试者如何在目标兴趣区域进行视觉转换和信息的初步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论认为 ,... 通过分析眼睛运动规律 ,研究被试者的注意力分配特点 .通过模拟飞机全部降落过程 ,用眼动测量设备采集了眼睛的注视点和速度数据 .运用眼动数据对被试者如何在目标兴趣区域进行视觉转换和信息的初步认知加工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论认为 ,被试者主要利用由上到下 (Top down)的信息处理机制驱动眼动 ,良好的情景意识对飞行驾驶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飞机 降落 眼动分析 情景意识 飞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座舱工效学综合评价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银霞 杨锋 +1 位作者 王黎静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2-656,共5页
飞机座舱工效学综合评价是座舱研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往座舱研制过程中往往为其工程质量提出种种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工效学综合评价,常导致设计出的座舱存在不少工效学方面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飞机座舱工效学综合评价是座舱研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往座舱研制过程中往往为其工程质量提出种种衡量标准而忽视了工效学综合评价,常导致设计出的座舱存在不少工效学方面的问题,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来指导座舱的工效学评价.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体系.该体系能够实现征求和提炼专家群体的意见,考虑了工效学评价的模糊性,能较客观、科学的对飞机座舱工效学进行定量地综合评价,为比较类似设计方案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应用此方法,结合研究项目,对某型号飞机座舱尺寸设计的工效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得到了航空工程部门专家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舱工效学 综合评价 人的因素 评价指标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固体吸收式制冰机 被引量:23
4
作者 林贵平 袁修干 +2 位作者 梅志光 吴子康 袁卫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介绍了一台以氯化钙(CaCl_2)、氨(NH_3)为工质对的太阳能固体吸收式制冰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运行结果表明,当水平面上日辐射量为20MJ/m^2时,太阳能制冰机的日产冰量为2kg冰/m^2集热器面积。
关键词 太阳能 制冷机 氯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板水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志强 袁修干 +2 位作者 沈力平 韩力军 李潭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52-555,共4页
探索了多孔板的制造方法 ,设计了水升华器试验组件和试验装置 ,对不同的多孔板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多孔板物理参数、给水室压力及升华器放置情况对升华器性能的影响 ,并对水升华器的击穿... 探索了多孔板的制造方法 ,设计了水升华器试验组件和试验装置 ,对不同的多孔板升华器在恒热流条件下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多孔板物理参数、给水室压力及升华器放置情况对升华器性能的影响 ,并对水升华器的击穿特性进行了讨论 .试验结果证明文中提出的升华器基本的设计概念是可行的 ,粉末烧结多孔板可以满足升华器的试验要求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员 水升华器 多孔板 试验 恒热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绩效评价模型 被引量:24
6
作者 柳忠起 袁修干 樊瑜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为实现飞行绩效的客观评价,利用眼动数据,建立了拓扑结构为6-14-3型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已有的实验数据和随机插值法得到的数据作为建模的数据来源,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归一化.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利用经... 为实现飞行绩效的客观评价,利用眼动数据,建立了拓扑结构为6-14-3型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已有的实验数据和随机插值法得到的数据作为建模的数据来源,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归一化.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利用经验公式和实验比较法确定了BP网络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对BP算法的各种改进算法进行了优化选择;将训练集数据和测试集数据先后输入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仿真测试;对3个技术水平的飞行员的飞行绩效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研究表明,眼动数据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飞行绩效,评价方法可以为飞行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 飞行绩效 评价 BP神经网络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驾驶员视觉信息流系统工效综合评定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伟 袁修干 林海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7,共3页
通过对驾驶员的视域、视觉信息流向、视觉信息获取工效的影响因素、视觉信息流工效的测定与评估方法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视觉信息流工效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体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有 :飞机驾驶员视域在水平面中存在最佳、较好、极限工效... 通过对驾驶员的视域、视觉信息流向、视觉信息获取工效的影响因素、视觉信息流工效的测定与评估方法的研究 ,建立了一套视觉信息流工效综合评估系统研究体系 .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有 :飞机驾驶员视域在水平面中存在最佳、较好、极限工效区 ,并且振动、反射眩光、噪声、显示字符的形状 颜色特征 对比度 显示方式等是影响信息获取工效的主要因素 ;飞机信息显示区域必须限于驾驶员视域 ,其显示布局及显示方式应符合视觉工效学设计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显示 控制器 工效评估 飞机 驾驶员 信息流系统 飞行 工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情境认知的模糊综合评判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伟 袁修干 +2 位作者 柳忠起 康卫勇 马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借用环境科学中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 ,建立了飞行员情境认知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用该模型对飞行员的情境认知进行了综合评判。研究表明 ,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飞行员的情境认知可以提供真实、全面的飞行认知信息 ,为飞行... 借用环境科学中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和方法 ,建立了飞行员情境认知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用该模型对飞行员的情境认知进行了综合评判。研究表明 ,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飞行员的情境认知可以提供真实、全面的飞行认知信息 ,为飞行员的训练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情境认知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能驱动与电能驱动空调系统技术经济性比较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袁卫星 江亿 +1 位作者 张寅平 袁修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针对不同型式的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 ,提出了一种定量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方法 ,使得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可以进行“当量”比较。根据所定义的“基础能源消耗量”、“当量电能性能系数”和“年均空调节电量”、“年均空... 针对不同型式的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 ,提出了一种定量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分析方法 ,使得热能驱动和电能驱动空调系统可以进行“当量”比较。根据所定义的“基础能源消耗量”、“当量电能性能系数”和“年均空调节电量”、“年均空调费用” ,可对热能驱动的吸收式空调系统、除湿冷却型空调系统、电能驱动的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驱动 电能驱动 空调系统 技术经济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问题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立 杨锋 +1 位作者 杨春信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20,共5页
为提高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分析了影响其工效的主要因素:手指皮肤温度低于1 5 .6℃会使工效明显下降,压力总是对手套工效有显著的影响,形状结构使手套工效存在±5 0 %的差别,好的材料能改善手套关节点的特性.提出解决手套工效的... 为提高舱外航天服手套的工效,分析了影响其工效的主要因素:手指皮肤温度低于1 5 .6℃会使工效明显下降,压力总是对手套工效有显著的影响,形状结构使手套工效存在±5 0 %的差别,好的材料能改善手套关节点的特性.提出解决手套工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手套的形状和结构.从舱外航天服手套的设计、制作和增加辅助装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工效的方法.并从力量、疲劳、灵活性、触觉、活动范围和舒适性六个方面介绍了评价手套工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外航天服 手套 舱外活动 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发动机进气道防冰系统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常士楠 艾素霄 +1 位作者 毕文明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9-652,共4页
针对某型具有分流隔板的发动机进气道进行热气防冰腔和管路系统的设计,在进气道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的基础上,对防冰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包括防冰表面的温度分布和系统压降及系统管路的流量分配,由此验证防冰系统正常工作时能否满足对表面... 针对某型具有分流隔板的发动机进气道进行热气防冰腔和管路系统的设计,在进气道的水滴撞击特性计算的基础上,对防冰系统进行热力计算,包括防冰表面的温度分布和系统压降及系统管路的流量分配,由此验证防冰系统正常工作时能否满足对表面温度的要求.此外,还分析了供气温度、供气压力、供气流量以及限流环孔径对防冰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分析发现表面温度随供气温度、供气流量的增加而升高,限流环孔径的变化对前缘表面温度几乎没有影响,分流隔板的表面温度随孔径的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冰 飞机发动机 热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进气道水滴撞击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杨倩 常士楠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2-365,共4页
针对某发动机进气道的防冰系统设计 ,对进气道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对进气道流场进行计算的基础上 ,采用差分法对水滴运动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 ,得到了水滴运动轨迹 ,从而确定了水滴的撞击极限、总收集系数和局部水收集系数等水... 针对某发动机进气道的防冰系统设计 ,对进气道的水滴撞击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对进气道流场进行计算的基础上 ,采用差分法对水滴运动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 ,得到了水滴运动轨迹 ,从而确定了水滴的撞击极限、总收集系数和局部水收集系数等水滴撞击特性参数 ;此外 ,还研究了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及水滴半径对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水滴撞击极限、总收集系数和局部水收集系数随飞行速度的减小、飞行高度的增加或者水滴半径的增加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防冰系统 差分法 水滴撞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式固体除湿空调关键部件及系统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卫星 袁修干 +1 位作者 杨春信 苏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96-601,共6页
开式固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无污染的新型空调系统,本文研究了开式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关键部件——转轮式固体除湿器,给出了此类除湿器的一种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几种不同流程的系统型式,就除湿器效率对各系统性能的影... 开式固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节能、无污染的新型空调系统,本文研究了开式固体除湿空调系统的关键部件——转轮式固体除湿器,给出了此类除湿器的一种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几种不同流程的系统型式,就除湿器效率对各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器 空气调节系统 性能分析 固体转轮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动作业力量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丁立 杨锋 +2 位作者 刘何庆 杨春信 袁修干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9-241,244,共4页
通过分析手的解剖生理和手动作业内容建立了手动作业的力量评价体系,并对12名女性和14名男性进行了握力、捏力和拧力等18个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手指不同姿势对力量的影响不大;指中间握力最大,拇指捏力最大,所有手指的拧力最大.根... 通过分析手的解剖生理和手动作业内容建立了手动作业的力量评价体系,并对12名女性和14名男性进行了握力、捏力和拧力等18个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手指不同姿势对力量的影响不大;指中间握力最大,拇指捏力最大,所有手指的拧力最大.根据试验可知36个指标精简为3个即可准确评价手动作业时的最大力量,当只能用一个试验评价不同因素对手动作业力量的影响时,可以只选用最大握力评价手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力量 评价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座舱热舒适性计算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玉庭 林国华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59,共4页
热舒适性是评价座舱空调系统的重要指标.根据人体热平衡方程和Fanger 的舒适性假设建立了空调座舱的热舒适性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空调座舱热环境的评价方法,从而为热舒适的定量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应用此模型对3 种座舱空调方案的热舒适... 热舒适性是评价座舱空调系统的重要指标.根据人体热平衡方程和Fanger 的舒适性假设建立了空调座舱的热舒适性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空调座舱热环境的评价方法,从而为热舒适的定量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应用此模型对3 种座舱空调方案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计算,从热舒适角度比较了3 种方案的优缺点,结果表明方案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舱 空气调节系统 舒适性 热环境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舱内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庄达民 林国华 袁修干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30,共5页
高速列车的高密闭性要求空调座舱满足驾驶员和旅客的热舒适性要求 ,而传统的舱内通风设计依赖自由射流的经验公式 ,确定座舱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方法 ,因无法考虑送排风气流和室内障碍物的影响 ,通风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实验。本文... 高速列车的高密闭性要求空调座舱满足驾驶员和旅客的热舒适性要求 ,而传统的舱内通风设计依赖自由射流的经验公式 ,确定座舱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方法 ,因无法考虑送排风气流和室内障碍物的影响 ,通风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实验。本文对旅客车厢采用传统的有限差分法 ,将送排风气流与车厢形状及座椅作为一体来考虑 ,通过计算机来模拟车厢内温度场和速度场 ,以及确定出送风速度和送风温差 ;对驾驶室 ,根据高速列车机车形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通风设计 气流分布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外航天服热设计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邱义芬 袁修干 +1 位作者 梅志光 桑民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6-619,共4页
提出了舱外航天服热设计技术的研究内容 ,回顾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二维冷 /热宽温度范围内的人体热调节系统、手指温度仿真以及液冷通风系统传热传质过程 ,建立了舱外航天服热设计仿真技术平台 .通过人体热生理实验对该... 提出了舱外航天服热设计技术的研究内容 ,回顾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二维冷 /热宽温度范围内的人体热调节系统、手指温度仿真以及液冷通风系统传热传质过程 ,建立了舱外航天服热设计仿真技术平台 .通过人体热生理实验对该热设计仿真技术进行了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冷服 通风服 模拟 航天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盐相变蓄热系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邢玉明 崔海亭 袁修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5-297,共3页
对空间站吸热器高温熔盐相变蓄热地面模拟系统进行了数值分析 ,得到了太阳模拟器功率、循环工质气体出口温度、相变材料容器壁温等参数的瞬态变化曲线 ,计算结果表明单元换热管的蓄
关键词 太阳能发电 蓄热 空间站 吸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研制及闷晒性能实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卫星 袁修干 +1 位作者 杨春信 梅志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27-631,共5页
研制了一种含有透明绝热结构的太阳能蜂窝平板集热器,从理论上分析了集热器吸热板与蜂窝板间有空气隙的复合蜂窝结构的表面传热损失,并对闷晒实验作了描述和总结.实验发现:蜂窝结构大大提高了集热器吸热板的闷晒平衡温度;理论分析... 研制了一种含有透明绝热结构的太阳能蜂窝平板集热器,从理论上分析了集热器吸热板与蜂窝板间有空气隙的复合蜂窝结构的表面传热损失,并对闷晒实验作了描述和总结.实验发现:蜂窝结构大大提高了集热器吸热板的闷晒平衡温度;理论分析也指出:蜂窝结构显著降低了集热器的表面热损失系数.因此,采用透明绝热蜂窝结构是提高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集热器 热损失 透明绝热 蜂窝平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喷嘴引射器性能计算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邱义芬 王俊清 +1 位作者 袁修干 韩凤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21-626,共6页
本文对多喷嘴引射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引射器性能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得出影响引射器性能的因素.经试验验证该计算方法有较高的精度,为引射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超临界 引射器 喷嘴飞机 环境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