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跨膜蛋白gp41和gp36原核表达及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袁作为 帅光泽 +2 位作者 张君 胡接力 郑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281-2285,共5页
目的构建HIV跨膜蛋白gp41和gp36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HIV抗原,为HIV快速诊断和蛋白疫苗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对HIV-1包膜蛋白gp41和HIV-2包膜蛋白gp36基因序列进行全长、截短扩增,分别或以融合表达方式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 目的构建HIV跨膜蛋白gp41和gp36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HIV抗原,为HIV快速诊断和蛋白疫苗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方法用PCR方法对HIV-1包膜蛋白gp41和HIV-2包膜蛋白gp36基因序列进行全长、截短扩增,分别或以融合表达方式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pET32a(+)及pGST-MOLUC,重组质粒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诱导表达,并经Ni-NAT或谷胱甘肽-Sepharose-4B层析柱亲和纯化HIV跨膜糖蛋白抗原,对获得的纯化抗原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利用HIV抗原制备ELISA检测试剂盒,并分析HIV临床样本。结果成功构建了HIV包膜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利用亲和层析纯化得到了纯度较高的HIV包膜蛋白;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证实表达纯化的HIV跨膜蛋白gp41(aa.538~718)、gp36(aa.533~764)以及gp41-gp36均能和HIV阳性血清反应;ELISA试剂盒检测临床样本显示,特异性达95%以上,灵敏度达100%。结论获得了有生物学活性的HIV截短包膜蛋白,并可用于HIV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包膜蛋白gp41 HIV-2包膜蛋白gp36 重组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生化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勇 何禾 +5 位作者 唐治贵 刘容海 唐佳 高中燕 米永华 袁作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 目的:通过对同一实验室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探讨各检测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 EP9-A2文件的要求,以检测系统1(X):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模块,迈克试剂,c.f.a.s.校准品和BIO RAD质控品作为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系统2(Y1)和检测系统3(Y2)作为比较检测系统,在各自系统中通过检测病人新鲜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尿素(Urea)、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acid,UA)水平来计算比较检测系统和目标检测系统之间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各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各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显著相关(r2>0.95),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中检测系统2(Y1)Urea低浓度水平时SE%>1/2CLIA’88TEa,与检测系统1(X)不具有可比性,其余各项测定结果偏倚评估临床可接受。结论:除低水平Urea外,AST、ALT、GGT、ALP、Cr、UA检测结果在我院3套检测系统间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对研究 质量管理 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倍全长HBV基因组克隆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强 苏怀彬 +4 位作者 梁盼盼 袁作为 张文露 黄爱龙 胡接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构建pneo-CH9/3091真核表达质粒,并建立其稳定表达的HepG2细胞系。方法质粒pCH9/3091包含HBV1.1倍体和CMV启动子,将PCR扩增出的带有新霉素(neo)抗性的基因片段插入pCH9/3091构建成重组质粒pneo-CH9/309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验证... 目的构建pneo-CH9/3091真核表达质粒,并建立其稳定表达的HepG2细胞系。方法质粒pCH9/3091包含HBV1.1倍体和CMV启动子,将PCR扩增出的带有新霉素(neo)抗性的基因片段插入pCH9/3091构建成重组质粒pneo-CH9/3091。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验证正确后,通过脂质体介导转入人肝癌细胞HepG2。G418筛选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得单克隆细胞培养上清液的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PCR检测细胞上清液的病毒颗粒,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BV核心蛋白(HBcAg)的表达,以及Southern blot检测细胞内核心颗粒HBV DNA的复制情况。结果有3株细胞系培养上清HBsAg和HBeAg检测呈现阳性,且HBV C区片段可通过PCR扩增出来,West-ern bot结果提示只有细胞株HepG2-H7可以表达HBV核心蛋白。Southern blot结果说明此细胞株基因组中有HBV基因组的稳定整合,并且能在细胞内检测出HBV DNA复制中间体。结论成功构建1株HBV稳定整合细胞株HepG2-H7,能持续产生HBV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HEPG2细胞 稳定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1疫苗诱导与自然感染产生抗体鉴别诊断试纸研制及评价
4
作者 袁作为 王永红 +1 位作者 黄俊 叶杨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研制区分HIV-1自然感染与HIV-1疫苗诱导产生抗体的鉴别诊断试纸条,并对其诊断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将前期利用原核表达获取的HIV-1包膜蛋白gp41和鉴别融合肽段SK1-SK2-SK3分别包被NC膜,结合胶体金标记抗人蛋白A,研制新型HIV-1抗体鉴... 目的研制区分HIV-1自然感染与HIV-1疫苗诱导产生抗体的鉴别诊断试纸条,并对其诊断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将前期利用原核表达获取的HIV-1包膜蛋白gp41和鉴别融合肽段SK1-SK2-SK3分别包被NC膜,结合胶体金标记抗人蛋白A,研制新型HIV-1抗体鉴别诊断试纸条;采用新型试纸条检测评价HIV-1阳性血清、HIV阴性血清、HIV血清盘、HIV天坛疫苗血清及其他交叉反应血清,并与ELI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成功研制了HIV-1疫苗诱导与自然感染产生抗体的鉴别诊断试纸条,SK1-SK2-SK3检测灵敏度为93.5%,检测特异性为100.0%,联合gp41后的HIV-1检出灵敏度可达100.0%;试纸条检测结果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P>0.05);采用该试纸条检测天坛疫苗血清,SK1-SK2-SK3检测带均为阴性,避免了gp41条带检出的假阳性结果。结论该新型HIV-1抗体诊断试纸条能够有效区分HIV-1自然感染与HIV-1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避免目前市售试剂盒的假阳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自然感染 疫苗 抗体 鉴别诊断 诊断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