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政支农与农业市场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袁伯涛 张湖林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2,共3页
财政支农的着眼点是促进农业市场化。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施农业保护,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培育倾斜的财政成长机制,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市场化 农业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把“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混为一谈
2
作者 袁伯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1年第1期90-93,共4页
从贯彻落实党对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以来,农村社队广泛推行了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其中比较简约粗糙的一种形式,通常被称之为“包产到户”,引起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的同志对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我党领导经济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认... 从贯彻落实党对发展农业的两个文件以来,农村社队广泛推行了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其中比较简约粗糙的一种形式,通常被称之为“包产到户”,引起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有的同志对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我党领导经济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认识不足,仍然从概念出发,谈“包”色变,一听说实行“包产到户”,就以为是把集体所有变为个体所有,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本质上倒退为分田单干,是方向性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产到户 社会主义道路 生产队 生产责任制 按劳分配 单干 联产计酬 贯彻落实 农业集体化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形势下的农业计划管理
3
作者 袁伯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3年第5期60-65,共6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关系经过这样一个重大的调整,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导致农村形势日新月异,生产蒸蒸日上,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开始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关系经过这样一个重大的调整,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导致农村形势日新月异,生产蒸蒸日上,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开始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逐步转化。在这个转折性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旧模式的"计划管理"明显地削弱了。今后,农业还要不要搞计划,该如何搞法。比如,有的同志认为坚持统一计划就是对承包户自主权的侵犯,现在可以不要农业计划了;还有的同志面对农村的千家万户不知道如何抓计划。这些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如不很好解决,国家、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商品 国民经济 综合经济 商品价格 农产品价格 新形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与地方在财政支农中的财权与事权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旭初 袁伯涛 +1 位作者 邹树林 陈言新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4-48,52,共6页
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财政支农方面由于事权关系模糊,导致财权划分不合理;由于财权划分不合理,导致地方之间相互攀比;由于财权与事权关系不清晰,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断层”这一现状。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正... 作者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财政支农方面由于事权关系模糊,导致财权划分不合理;由于财权划分不合理,导致地方之间相互攀比;由于财权与事权关系不清晰,导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断层”这一现状。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财政支农方面财权与事权关系的构想,以及保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行使支农事权和财权的若干政策和建议。这无疑对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 支农资金 中央 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贫困地区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5
作者 欧阳旭初 袁伯涛 +2 位作者 邹树林 侯石安 刘长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22,45,共7页
一、对贫困地区投资问题的反思 贫困地区面临的內部环境和外部压力表明,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是多重的,必须延伸开发领域,深化开发层次。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崭新意义的产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加速技术改造和技术換代,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 一、对贫困地区投资问题的反思 贫困地区面临的內部环境和外部压力表明,其经济发展的任务是多重的,必须延伸开发领域,深化开发层次。全面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崭新意义的产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加速技术改造和技术換代,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加强经济、交通建设和流通设施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湖北省 投资战略 企业技术进步 劳动者素质 商品经济 产业分工 交通建设 流通设施 外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农民
6
作者 王佑保 袁伯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75年第4期22-25,共4页
当前,正在全国广泛兴起的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是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这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一样,是农村中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要引导这场... 当前,正在全国广泛兴起的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是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这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一样,是农村中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要引导这场革命运动取得胜利,必须继续深入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紧密联系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实际,向广大农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不断地用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这是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根本保证。一党的基本路线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社会主义道路 基本路线 资本主义道路 教育农民 无产阶级专政 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阶段 两条道路 农业学 群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