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地丁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袁会成 李天琴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紫花地丁为试验材料,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花地丁多糖效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时... 目的:优化紫花地丁多糖提取工艺。方法:以紫花地丁为试验材料,研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和乙醇浓度4个单因素对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花地丁多糖效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90%。此优化条件下,百合多糖的提取率可达6.27%。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简单可行,为紫花地丁多糖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多糖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加氟血药浓度
2
作者 袁会成 赵良存 叶延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8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准确、快捷的人体血浆中替加氟浓度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Pronaos EP-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0∶5∶8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λ=270 nm。结果:本法在替加氟浓度(X)为0....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准确、快捷的人体血浆中替加氟浓度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Pronaos EP-C18柱;流动相:甲醇-乙腈-水(10∶5∶8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检测波长:λ=270 nm。结果:本法在替加氟浓度(X)为0.415-166μg/mL(r=0.999 9)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8.3μg/mL、41.5μg/mL、207.5μg/mL)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64%、97.78%、99.4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5%。结论:此法用血量少,血浆处理方法简单,具有专一性,适用于临床替加氟血药浓度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氟 血药浓度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栽培祖师麻与不同产地祖师麻中紫丁香苷、祖师麻甲素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欢庆 袁会成 马淑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栽培祖师麻与不同产地天然祖师麻中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为人工栽培祖师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不同产地祖师麻药材13批,人工栽培祖师麻老皮、嫩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结果:紫丁香... 目的:比较人工栽培祖师麻与不同产地天然祖师麻中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为人工栽培祖师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选取不同产地祖师麻药材13批,人工栽培祖师麻老皮、嫩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结果:紫丁香苷进样量在0.084~0.840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祖师麻甲素在进样量0.5~8.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祖师麻甲素以产地在甘肃天祝的黄花瑞香嫩皮含量最高,紫丁香苷以产地在四川的黄花瑞香含量最高,而甘肃武威人工栽培品种中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低于天祝野生品种,但与部分产地品种的二者含量接近。结论:人工栽培祖师麻中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均低于天祝的祖师麻,但高于四川产地、文县产地,祖师麻可以在甘肃武威栽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 祖师麻甲素 紫丁香苷 HPLC 人工栽培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师麻干膏粉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智万发 严玉梅 +2 位作者 何富春 袁会成 赵良存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7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祖师麻干膏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祖师麻干膏粉中祖师麻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对祖师麻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祖师麻甲素进样量在0.5~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 目的:建立祖师麻干膏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祖师麻干膏粉中祖师麻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对祖师麻甲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祖师麻甲素进样量在0.5~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1.48%(n=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祖师麻干膏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师麻干膏粉 质量标准 HPLC 祖师麻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人工种植紫花地丁与野生紫花地丁中总黄酮、总多糖及秦皮乙素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欢庆 马淑珍 +2 位作者 赵良存 袁会成 董吉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54-56,共3页
通过测定武威市人工种植紫花地丁与野生紫花地丁中总黄酮、总多糖及香豆素类成分秦皮乙素,评价人工种植紫花地丁的品质,为人工种植提供参考。分别取武威人工种植的在不同季节采收的4批紫花地丁及野生紫花地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 通过测定武威市人工种植紫花地丁与野生紫花地丁中总黄酮、总多糖及香豆素类成分秦皮乙素,评价人工种植紫花地丁的品质,为人工种植提供参考。分别取武威人工种植的在不同季节采收的4批紫花地丁及野生紫花地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及HPLC法测定紫花地丁中总黄酮、总多糖及秦皮乙素含量。结果显示,4批人工种植紫花地丁及野生紫花地丁样品总黄酮分别为22.33 mg/g、20.25 mg/g、15.25 mg/g、18.95 mg/g、24.48 mg/g;总多糖含量分别为5.15 mg/g、4.77 mg/g、2.85 mg/g、4.94 mg/g、5.53 mg/g;秦皮乙素含量分别为224.58μg/g、208.52μg/g、98.78μg/g、185.42μg/g、214.33μg/g。与野生紫花地丁相比,春秋两季采收的人工种植紫花地丁中总黄酮、总多糖及秦皮乙素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夏季采收的紫花地丁总黄酮、总多糖及秦皮乙素含量差异显著性(P<0.05),说明春秋二季采收的紫花地丁可以替代野生紫花地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总黄酮 总多糖 秦皮乙素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