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场地震动竖向与水平分量统计特性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珂 袁万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7,共8页
为研究近场地震动竖向与水平分量特性,本文对PEER数据库中1202组近场强震的地震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竖向水平加速度峰值比PGAv/PGAh、反应谱之比Sav(T)/Sah(T)、竖向水平峰值到达时间的特性。讨论了PGAv/PGAh与断层距、场地条件、震... 为研究近场地震动竖向与水平分量特性,本文对PEER数据库中1202组近场强震的地震动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竖向水平加速度峰值比PGAv/PGAh、反应谱之比Sav(T)/Sah(T)、竖向水平峰值到达时间的特性。讨论了PGAv/PGAh与断层距、场地条件、震源机制的关系,并采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不同场地条件、不同震源机制的PGAv/PGAh分布;对比了不同断层距、不同场地条件Sav(T)/Sah(T)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近场强震水平竖向分量峰值加速度的大小和到达时间上的相关性,并对结构分析过程中竖向地震动的选择提出建议。结果表明:断层距、场地条件、震源机制都会影响近场地震动的竖向分量,断层距小、走滑断层、场地条件差都易产生较大的竖向地震动;断层距小、场地条件差时,地震动竖向分量高频成分越强,断层距大、场地条件好,竖向地震动低频成分越强;竖向分量峰值加速度的大小与到达时间和两正交水平分量峰值加速度的大小与到达时间的几何平均数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 竖向水平加速度峰值比 加速度峰值比 反应谱比 加速度峰值到达时间 断层距 场地 震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在主震-余震序列波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袁万城 王征南 +1 位作者 庞于涛 钟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地震通常以地震序列的形式发生,主震后通常会伴随余震。结构在主震中发生损伤后,即使较低震级的余震仍然会造成很强的结构破坏,并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研究余震对于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易损性方法,以一座三跨连续梁为例,利... 地震通常以地震序列的形式发生,主震后通常会伴随余震。结构在主震中发生损伤后,即使较低震级的余震仍然会造成很强的结构破坏,并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研究余震对于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易损性方法,以一座三跨连续梁为例,利用Open Sees程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并整合75条实测主震-余震序列波,分别在考虑余震及不考虑余震的情况下,使用云图法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计算其地震易损性,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余震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余震会增大桥梁结构的地震需求及地震易损性,并且地震强度越大余震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忽视余震的影响往往会高估结构的抗震能力,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地震动输入应考虑主震-余震序列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震-余震序列波 三跨连续梁桥 有限元分析 云图法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地震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参数拟合的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袁万城 袁新哲 +1 位作者 庞于涛 沈国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2-1216,共5页
针对云图法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时部分工程需求参数(EDP)与地震动强度参数(IM)间不满足对数线性回归关系假设的问题,建立某三跨混凝土连续梁桥的3D有限元模型。采用IDA方法建立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以IDA分析结果为基准,在同一地震... 针对云图法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时部分工程需求参数(EDP)与地震动强度参数(IM)间不满足对数线性回归关系假设的问题,建立某三跨混凝土连续梁桥的3D有限元模型。采用IDA方法建立桥梁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以IDA分析结果为基准,在同一地震动参数下,采用基于不同拟合方式的云图法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并得到了结构在不同破坏状态下的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当EDP与I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满足云图法对数线性关系基本假设时,选择恰当的非线性参数拟合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云图法建立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云图法 IDA分析 非线性拟合 易损性分析 连续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减震支座的开发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4
作者 袁万城 曹新建 荣肇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93-1600,共8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减隔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由聚四氟乙烯滑移装置隔震,拉索限制过大位移,并提供恢复力,讨论了其设计参数.采用拟静力试验测定了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及支座在不同竖向压力下的滞回性能,获... 开发了一种新型减隔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拉索减震支座由聚四氟乙烯滑移装置隔震,拉索限制过大位移,并提供恢复力,讨论了其设计参数.采用拟静力试验测定了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及支座在不同竖向压力下的滞回性能,获得了相关参数,为支座理论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以一个四跨连续梁桥为实例,对拉索减震支座的有效性以及拉索刚度的合理取值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拉索减震支座能够显著地减小固定墩所受的地震力,同时拉索限位能力强,能够有效防止落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拉索减震支座 盆式支座 限位 落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脉冲地震下减震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万城 谷屹童 +1 位作者 党新志 杨浩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1-1516,共6页
为了解决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较大的问题,通过拉索差异化布置、增设弹簧缓冲装置等方法对现有拉索减震支座进行改进,提出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装置。本文阐述了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应... 为了解决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较大的问题,通过拉索差异化布置、增设弹簧缓冲装置等方法对现有拉索减震支座进行改进,提出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装置。本文阐述了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应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连续梁桥模型,对比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和拉索减震支座在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异同,研究了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设计参数对脉冲型地震作用下桥梁减隔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在脉冲型地震作用下能够实现力和位移的合理调节,可以起到较好的减隔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抗震设计 脉冲地震 减隔震 缓冲型拉索减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桥墩连接形式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万城 钟海强 +1 位作者 党新志 邓小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9-622,共14页
为了揭示装配式桥墩连接形式的抗震性能,系统回顾和分析了相关研究进展.根据力学行为将装配式桥墩体系区分为等同现浇体系和非等同现浇体系,对相应的连接形式、性能、施工特点、工程实例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常用的抗震性能提升手段和研究... 为了揭示装配式桥墩连接形式的抗震性能,系统回顾和分析了相关研究进展.根据力学行为将装配式桥墩体系区分为等同现浇体系和非等同现浇体系,对相应的连接形式、性能、施工特点、工程实例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常用的抗震性能提升手段和研究方法.结果表明:等同现浇体系与现浇体系接近,耗能能力强,应用广泛,非等同现浇体系具有自复位功能,但实现较为复杂;应用高强材料、新装置和混合体系能够有效避免接缝处过早破坏,提高抗震性能;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均能有效反映装配式桥墩的力学行为.最后,提出了推广装配式桥墩应用所面临的新挑战,阐述了体系层面分析、全寿命周期设计、韧性抗震3个方面的发展前景,为新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桥墩 连接形式 施工特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万城 王建国 +1 位作者 庞于涛 贾丽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4-1509,共6页
地震易损性用来描述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超越某一极限状态或性能的概率,通常采用蒙特卡罗(MC)、拉丁超立方(LHS)方法来生成易损性曲线,但是,这两种方法计算量很大。本文通过引入Kriging模型代替计算量较大的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对某三... 地震易损性用来描述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超越某一极限状态或性能的概率,通常采用蒙特卡罗(MC)、拉丁超立方(LHS)方法来生成易损性曲线,但是,这两种方法计算量很大。本文通过引入Kriging模型代替计算量较大的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对某三跨连续梁桥进行易损性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显著减小计算量。以LHS易损性曲线为参考,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易损性曲线精度较好。最后,本文对比分析不同均匀设计样本得到的Kriging易损性曲线,发现文中所使用的U15(157)均匀设计样本已经具有能够收敛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 KRIGING模型 桥梁结构 数学计算方法 均匀设计 拉丁超立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新型减震橡胶支座减震耗能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袁万城 范立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3-56,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最近研制的新型减震橡胶支座及其滞回阻尼性能。用作者发展的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NSRAP)对装有橡胶支座多跨连续梁桥进行了纵桥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新型减震支座具有较好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最近研制的新型减震橡胶支座及其滞回阻尼性能。用作者发展的桥梁空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NSRAP)对装有橡胶支座多跨连续梁桥进行了纵桥向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新型减震支座具有较好的减震耗能性能,且性能稳定,因而该支座是一种较理想的实用减震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橡胶支座 桥梁 橡胶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作用下高强约束混凝土柱的弯曲延性 被引量:7
9
作者 袁万城 G.Simsch G.Knig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61,共7页
本文通过对多根混凝土柱的试验与分析,研究在常轴向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遭受反复荷载的延性性能.一方面研究箍筋的体积含筋率和纵向钢筋的截面含筋率以及轴向荷载对弯曲延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比较高强混凝土柱与普通强度混凝土柱延性的差异... 本文通过对多根混凝土柱的试验与分析,研究在常轴向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柱遭受反复荷载的延性性能.一方面研究箍筋的体积含筋率和纵向钢筋的截面含筋率以及轴向荷载对弯曲延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比较高强混凝土柱与普通强度混凝土柱延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箍筋的约束作用可以大大提高高强混凝土柱的弯曲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反复载荷 弯曲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结构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动力有限元模型修正 被引量:83
10
作者 范立础 袁万城 张启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4,共6页
提出一种悬索桥结构基于特征值敏感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由结构特征值关于模型参数的灵敏度矩阵建立理论/试验频率差与模型参数摄动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待修正参数的不确定性,将参数摄动限制于预设的范围,并将参数修正转化为... 提出一种悬索桥结构基于特征值敏感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由结构特征值关于模型参数的灵敏度矩阵建立理论/试验频率差与模型参数摄动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待修正参数的不确定性,将参数摄动限制于预设的范围,并将参数修正转化为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迭代求解。通过一1/150比例的悬索桥模型的试验分析,验证了这一模型修正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修正 约束优化 敏感性分析 悬索桥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建中 袁万城 范立础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54,共8页
本文根据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设计的特点,建立了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公式,实现了应用结构最优化设计理论设计桥梁减、隔震支座动力控制参数,使得桥梁墩、台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最小的同时满足小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保持弹性;强震作用... 本文根据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设计的特点,建立了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公式,实现了应用结构最优化设计理论设计桥梁减、隔震支座动力控制参数,使得桥梁墩、台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最小的同时满足小震作用下桥梁结构保持弹性;强震作用下减、隔震支座发生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的减、隔震设计思想.通过编制的桥梁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程序,对连续梁桥减、隔震体系优化设计进行了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减震 隔震 优化设计 结构减震 连续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公路桥梁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庞于涛 袁万城 +1 位作者 沈国煜 党新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1-1096,共6页
目前桥梁可靠度分析中缺乏对桥梁实际失效模式的分析和资料,使得传统的体系可靠度分析思路对桥梁进行评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本文根据桥梁结构可靠度理论与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传统可靠度分析中的现有观念与常用方法,... 目前桥梁可靠度分析中缺乏对桥梁实际失效模式的分析和资料,使得传统的体系可靠度分析思路对桥梁进行评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本文根据桥梁结构可靠度理论与结构地震易损性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传统可靠度分析中的现有观念与常用方法,提出了基于结构易损性分析的公路桥梁可靠度方法。该方法利用结构易损性分析的优势,根据选定的损伤准则来计算结构不同构件在随机荷载下的失效概率,能够给出结构各个构件的易损性曲线来判定出结构的最不利位置,从而为随后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析提供便利。本文以地震荷载为例,给出了基于结构易损性分析思路的桥梁可靠度分析实例,以便具体地阐述这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可靠度分析 结构易损性分析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南浦大桥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范立础 袁万城 胡世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共7页
本文采用克拉夫(Clough)拟静力位移的概念,建立包括桩周土弹簧在内的结构多点激振增量动力平衡方程,并考虑了拉索、塔和辅助墩预应力拉索支座的非线性,对上海南浦大桥进行了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和行波效应的纵向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关键词 地震反应 桩基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的连续钢构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庞于涛 王建国 +1 位作者 欧阳辉 袁万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694,共8页
为了减少桥梁结构过密的箍筋数量,并提高其施工质量,可以在普通钢筋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来提高桥墩的强度和塑性区域的延性。以两座钢纤维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分别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地震易损性曲线来评估桥... 为了减少桥梁结构过密的箍筋数量,并提高其施工质量,可以在普通钢筋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来提高桥墩的强度和塑性区域的延性。以两座钢纤维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分别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地震易损性曲线来评估桥梁的抗震性能。通过本文分析发现,钢纤维混凝土能够有效地提高桥梁结构自身的抗震能力,而对桥梁结构的地震需求影响相对较小,从而有效地降低地震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失效概率,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本文所考虑的刚构桥而言,当钢纤维的体积分数为3%,桥梁的抗震性能能够增加大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连续刚构桥 地震易损性 云图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拉索减震装置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党新志 袁万城 +1 位作者 庞于涛 贺金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37-1543,共7页
为了使减震结构体系能够同时获得良好的减震特性和震后自复位能力,提出采用钢螺旋弹簧装置与普通拉索减震支座组合成自复位拉索减震装置.重点阐述了组合装置的设计原理、构造特点及开发过程.通过对该装置系统各关键部分的试验研究,并根... 为了使减震结构体系能够同时获得良好的减震特性和震后自复位能力,提出采用钢螺旋弹簧装置与普通拉索减震支座组合成自复位拉索减震装置.重点阐述了组合装置的设计原理、构造特点及开发过程.通过对该装置系统各关键部分的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模拟了其力学特性,建立了组合装置的恢复力模型.最后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六塔斜拉桥结构中采用不同减震装置布置方案的模型.重点对比了不同减震模型的减震效果,以及塔梁处的残余位移大小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组合减震装置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很好的震后复位能力,因此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 拉索减震支座 数值模拟 残余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桥梁结构抗震分级设防与安全评定标准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勃 袁万城 +1 位作者 王君杰 范立础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围绕大型桥梁安全度标准的设置,在综合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桥梁的重要性分级与设防、桥梁整体安全性评价方法、桥梁安全度标准的确定等三个方面做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桥梁抗震安全标准设置的决策问题。
关键词 桥梁 抗震 分级设防 安全标准 桥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混凝土局部增强桥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于晔 魏红一 袁万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02-107,共6页
为分析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混凝土增强区域长度以及配箍率等因素对钢纤维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对考虑以上三个设计参量的八个桥墩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并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桥墩试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 为分析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混凝土增强区域长度以及配箍率等因素对钢纤维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对考虑以上三个设计参量的八个桥墩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并探讨了钢纤维混凝土桥墩试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率为1.0%的桥墩试件较其他体积率的试件承载力更大,滞回曲线相对更加饱满,延性性能更好;钢纤维可以代替部分箍筋作用,在较低配箍率下保持良好的抗震能力;在桥墩潜在塑性铰区域局部合理地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可达到与桥墩整体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相近的极限承载力、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最后提出了简化计算公式用以估算在单柱式桥墩中局部使用钢纤维混凝土的合理长度,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桥墩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桥台性能影响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军军 钟剑 +1 位作者 袁万城 徐变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2-537,共6页
由于目前桥台性能对整个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考虑桥台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以一典型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分别建立了有、无桥台两种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四类场地从PEER(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 由于目前桥台性能对整个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对考虑桥台性能的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进行研究。以一典型三跨连续梁桥为例,分别建立了有、无桥台两种情况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四类场地从PEER(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强震数据库中各选取100条地震波来模拟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并组成"结构—地震波"样本对;采用Open Sees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后得到构件响应,并定义了各个构件的四种极限破坏状态;采用可靠度理论得到各个构件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桥台对构件的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若不考虑桥台作用将会使其他构件的损伤概率明显增大;且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墩柱最易损伤,滑动支座次之,而桥台最不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桥台 场地 不确定性 地震响应 易损性曲线 Open 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钉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试验研究与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光亮 蒲黔辉 +1 位作者 袁万城 杨永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81,共7页
金塘大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钢牛腿新型结构,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连岛工程跨海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对比介绍栓钉群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际结构类似的试件模型,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和空间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 金塘大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钢牛腿新型结构,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连岛工程跨海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设计,对比介绍栓钉群国内外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实际结构类似的试件模型,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和空间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重点研究栓钉的荷载-滑移量关系、抗剪刚度、抗剪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等,并将试验值与不同国家规范给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基于合理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提出如何模拟栓钉连接件滑移效应的详细方法,给出栓钉和混凝土黏结的非线性弹簧单元有限元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栓钉连接件满足新型结构的承载要求,试件以栓钉受弯剪破坏为主,具有良好的延性性能,在破坏前有明显的屈服过程。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在承载力方面,群钉试验得到的单钉极限承载力比《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式的计算值平均高3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栓钉连接件 极限承载力 试验研究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撞击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损伤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于晔 李清华 +1 位作者 樊伟 袁万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50-158,209,共10页
为合理评估车辆撞击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损伤状态,研究适用于预制拼装桥墩的受撞损伤评估方法。建立车辆撞击桥墩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桥墩损伤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桥墩与车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参数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受... 为合理评估车辆撞击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损伤状态,研究适用于预制拼装桥墩的受撞损伤评估方法。建立车辆撞击桥墩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桥墩损伤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桥墩与车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参数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受撞的位移响应和损伤破坏特征,并研究残余位移与截面损伤的变化规律。提出考虑残余位移和截面损伤的预制节段拼装桥墩受撞损伤评估指标,对桥墩进行损伤等级划分并确定各损伤等级指标界限值。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桥墩位移响应对车辆初始撞击能量和轴压比变化最为敏感;车撞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损伤集中于直接受撞击节段;桥墩受撞处残余位移和截面损伤率越大,其受撞后损伤越严重;考虑残余位移和截面损伤的桥墩损伤评估方法可准确评估车辆撞击下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的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 车辆撞击 损伤评估 残余位移 截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