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岩油藏DST压力卡片的研究及综合解释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忄尉)宁 陈钦雷 虞绍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5-61,共7页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的砂岩油藏油井 DST 压力卡片的综合解释方法。文中根据 DST 生产测试的特点,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学模型的求解;进而研制出新的典型曲线图版。利用该图版对实测的 DST 压力卡片进行分... 本文论述了一种新的砂岩油藏油井 DST 压力卡片的综合解释方法。文中根据 DST 生产测试的特点,建立了新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学模型的求解;进而研制出新的典型曲线图版。利用该图版对实测的 DST 压力卡片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油藏 地层测试 D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解释模型诊断曲线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及参数估算 被引量:3
2
作者 虞绍永 刘(忄尉)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8-67,共10页
本文详细论述了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试井解释模型诊断曲线的方法及油藏参数的自动估算方法。方法的研制成功为油藏解释模型的自动识别和计算机优化自动试井分析的实现,以及由此而进一步实现试井分析专家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及可行的... 本文详细论述了一种计算机自动识别试井解释模型诊断曲线的方法及油藏参数的自动估算方法。方法的研制成功为油藏解释模型的自动识别和计算机优化自动试井分析的实现,以及由此而进一步实现试井分析专家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及可行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释 模型 计算机 地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井DST流动期或段塞流压力历史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虞绍永 刘慰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7-74,共8页
本文依据DST流动期或段塞流数学模型的解与常规常产量压降试井之解的基本关系式,导出了压裂井的DST流动期或段塞流压力特征。由压力特征作成的DST压裂井诊断曲线和特种曲线不仅可以诊断出实测数据的井底裂缝性质,而且还可以求地层和裂... 本文依据DST流动期或段塞流数学模型的解与常规常产量压降试井之解的基本关系式,导出了压裂井的DST流动期或段塞流压力特征。由压力特征作成的DST压裂井诊断曲线和特种曲线不仅可以诊断出实测数据的井底裂缝性质,而且还可以求地层和裂缝性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压裂 段塞流 流动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早期返排历史数据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虞绍永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压裂液早期返排历史数据可用于评价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而有效裂缝孔隙体积是反映压裂效果的重要参数,但目前基于压裂液返排历史数据的有效裂缝孔隙体积计算方法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此,基于北美最新的基于返排历史数据计算初始有... 压裂液早期返排历史数据可用于评价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而有效裂缝孔隙体积是反映压裂效果的重要参数,但目前基于压裂液返排历史数据的有效裂缝孔隙体积计算方法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此,基于北美最新的基于返排历史数据计算初始有效裂缝孔隙体积的研究成果,应用产量不稳定试井中的流动物质平衡方法,结合传统的产量递减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返排历史数据定量求取有效裂缝孔隙体积的方法,并以国内某口分段压裂的致密油水平井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分析过程,计算发现,仅有21%的注入压裂液对裂缝导流能力有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有效裂缝孔隙体积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对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进行正确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地层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压裂液返排历史 裂缝压缩系数 有效裂缝孔隙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非自喷井DST流动期或段塞流的压力历史分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虞绍永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论述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非自喷井DST流动期或段塞流压力历史分析新方法(?)FMRH法(Flow Period Maximum Rate Horner Method,流动期最大产量Horner分析方法)。方法基于Jones等人推出的常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的理论结论,结合DST不同于常产... 本文论述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非自喷井DST流动期或段塞流压力历史分析新方法(?)FMRH法(Flow Period Maximum Rate Horner Method,流动期最大产量Horner分析方法)。方法基于Jones等人推出的常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的理论结论,结合DST不同于常产量压降试井的生产特点,将DST流动期视为压力恢复的续流期,以流动期的初始产量为常产量进行分析。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新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分析效率,而且将提高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非自喷井 流动期 段塞流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分析专家系统设计
6
作者 虞绍永 刘(忄尉)宁 《油气井测试》 1991年第3期9-15,共7页
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将它应用于油藏工程,是目前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试井分析过程和原理,提出了实现试井分析专家系统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 试井分析 专家系统设计 试井解释 油藏工程 人类专家 解释模型 专家系统知识 可修改性 推理机 历史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产量压降试井的系列方法可否应用于DST非自喷井试井分析 第一部分:理论说明 被引量:1
7
作者 虞绍永 《油气井测试》 1992年第4期20-25,共6页
本文从分析由系统工程看试井分析过程的内客着手,详细论述了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的系列方法所基于的物理模型与非自喷井DST试井的物理模型的差别及由此产生的数学模型的差别;得出了常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系列方法不能应用于非自喷井DST试井分... 本文从分析由系统工程看试井分析过程的内客着手,详细论述了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的系列方法所基于的物理模型与非自喷井DST试井的物理模型的差别及由此产生的数学模型的差别;得出了常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系列方法不能应用于非自喷井DST试井分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降落试验 钻柱测试 非自喷井+试井分析 系统分析 数学 模型 流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自动拟合分析DST压力历史曲线
8
作者 虞绍永 刘(忄尉)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3期57-62,共6页
根据DST(Drill-Stem Test)压力历史分析数学模型,通过对参数的重新组合,得出了一组新型典型曲线。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自动拟合分析,建立了自动拟合程序。实际应用表明,自动拟合分析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分析精度。
关键词 地层测试器 自动拟合 试井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产量压降试井系列分析方法可否应用于DST非自喷井试井分析 第二部分:实例应用说明 被引量:1
9
作者 虞绍永 《油气井测试》 1993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是为完善第一部分理论说明内容,用现场的实际例子应用情况来回答"常产量压降试井系列分析方法可否应用于DST非自喷井特征压力历史分析"这一问题。文中利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DST非自喷井压力特征的实际例子,分别用常产量系... 本文是为完善第一部分理论说明内容,用现场的实际例子应用情况来回答"常产量压降试井系列分析方法可否应用于DST非自喷井特征压力历史分析"这一问题。文中利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DST非自喷井压力特征的实际例子,分别用常产量系列方法和DST解释新方法进行处理比较。结果表明,这种特征的压力历史用常产量压降试井系列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会出现无法合理解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产量压降试井] 分析方法 [压力特征] 实例数据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DST压力历史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虞绍永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50,共6页
DST压力历史分析新方法—MFRH法,基于Jones等人推出的常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的理论,结合DST不同于常产量压降试井的生产特点,将DST流动期视为压力恢复的续流期,以流动期的初始产量为常产量进行分析。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新方法不仅能提... DST压力历史分析新方法—MFRH法,基于Jones等人推出的常产量压降试井分析的理论,结合DST不同于常产量压降试井的生产特点,将DST流动期视为压力恢复的续流期,以流动期的初始产量为常产量进行分析。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表明,新方法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能提高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恢复曲线 试井分析 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试井典型曲线计算机自动拟合法
11
作者 虞绍永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通过对典型试井曲线参数的重新组合,研制出了一组适合于计算机自动拟合的典型曲线。新的拟合法不仅快速方便,而且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拟合的多解性。
关键词 试井 计算机 自动拟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双渗油藏段塞流或DST流动期的压力特征分析
12
作者 虞绍永 刘■宁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0年第2期22-32,共11页
本文依据段塞流的特点,提出了双渗透地层存在稳态窜流的段塞流测试或DST测试流动期的数学模型,并分别用Laplace变换和有限差分方法求其半解析解和数值解;绘制出了反映压力特征的典型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分析段塞流或DST流动期的数据,... 本文依据段塞流的特点,提出了双渗透地层存在稳态窜流的段塞流测试或DST测试流动期的数学模型,并分别用Laplace变换和有限差分方法求其半解析解和数值解;绘制出了反映压力特征的典型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分析段塞流或DST流动期的数据,得出双渗地层的特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油藏 段塞流 DST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pret/2中的MLT模块之原理
13
作者 虞绍永 《油气井测试》 1995年第4期2-5,54,共5页
Interpret/2是美国SSI公司最近推出的WorkBench油藏工程软件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该软件是试井分析实用软件,包含了现今已成熟的各种现代试井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其中最新推出的MLT(即多层测试Multi—Layers Test)模块的数学物理模... Interpret/2是美国SSI公司最近推出的WorkBench油藏工程软件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该软件是试井分析实用软件,包含了现今已成熟的各种现代试井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其中最新推出的MLT(即多层测试Multi—Layers Test)模块的数学物理模型及其与双孔介质、双渗介质和部分穿透(Partial Penetration)模型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解释 试井解释软件 多层模型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油气藏DST压力恢复历史分析新方法
14
作者 虞绍永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1-60,共10页
本文基于一些对均质油藏DST段塞流后关井压力恢复历史分析时推得的通用关系式,推出了双孔介质油藏及均质油藏存在直线断层时的DST关井压力恢复历史分析新方法。提出了方法应用时应具备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非均质油气藏 压力恢复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藏测试的拟压力分析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国林 虞绍永 《油气井测试》 1996年第4期8-11,共4页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二氧化碳气体拟压力算法及拟压力分析方法,并处理分析实际测试资料得出:在没有探索成功更严格的计算方法之前,用本文介绍的拟压力方法分析处理二氧化碳气层的测试资料更具可靠性、精确性。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藏 试井 井底压力 拟压力算法 拟压力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T压力恢复资料解释中Correa和Ramey方法的应用与讨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亚平 虞绍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0-75,共6页
Correa、Ramey为DST压力历史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本文用该方法对大量的DST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将其与常规的Horner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的优点,消除了Horner法分析的一些不合理性,以及该... Correa、Ramey为DST压力历史分析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本文用该方法对大量的DST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并将其与常规的Horner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阐明了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的优点,消除了Horner法分析的一些不合理性,以及该方法本身还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性能 地层 压力恢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分析基础 被引量:7
17
作者 Ercill Hunt 金羽龙 虞绍永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4期70-78,共9页
第四部分 用直方图对测井记录标准化 测井记录是层状油藏特征描述所凭藉的基础,因而,必须实行测井记录多井的标准化,以减少在测井分析结果中主要误差和不一致性出现的概率。这些不一致性将导致测井分析结果与岩心、试井和生产资料相综... 第四部分 用直方图对测井记录标准化 测井记录是层状油藏特征描述所凭藉的基础,因而,必须实行测井记录多井的标准化,以减少在测井分析结果中主要误差和不一致性出现的概率。这些不一致性将导致测井分析结果与岩心、试井和生产资料相综合时所出现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井标准化 直方图 测井记录 油藏特征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分析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Ercill Hunt 金羽龙 虞绍永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6期82-86,共5页
在确定含水饱和度和储量时,计算孔隙度是重要的一步。在孔隙度计算方面的任何误差都将在计算含水饱和度、所在处的烃类以及生产指数时体现出来。在第七部分中,讨论了确定泥岩体积的一些方法。在砂泥岩环境中,我们能够将垂直剖面分成泥... 在确定含水饱和度和储量时,计算孔隙度是重要的一步。在孔隙度计算方面的任何误差都将在计算含水饱和度、所在处的烃类以及生产指数时体现出来。在第七部分中,讨论了确定泥岩体积的一些方法。在砂泥岩环境中,我们能够将垂直剖面分成泥岩层和合格的储集层。在第八部分中,将讨论合格的储集层孔隙度的认真确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分析 储量 孔隙度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分析基础
19
作者 Ercill Hunt 虞绍永 金羽龙 《石油物探译丛》 1997年第3期76-85,共10页
第一部分 测井分析内容介绍 在世界各地的油气田中,产层有效厚度的正确确定通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花费较多的成本。如果一些工作没有做,或者说没有恰当地去做,人们就不可能精确地区分好坏储存岩石性质之间的微细差别。本系列... 第一部分 测井分析内容介绍 在世界各地的油气田中,产层有效厚度的正确确定通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花费较多的成本。如果一些工作没有做,或者说没有恰当地去做,人们就不可能精确地区分好坏储存岩石性质之间的微细差别。本系列论文的目的就是讨论为能够区分出这些细微差别而必须做的一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孔隙度 SP测井 井径测井 密度测井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分析基础 第十部分 根据测井分析确定岩石力学特性值
20
作者 Ercill Hunt 金羽龙 虞绍永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3期73-77,共5页
正确地设计和执行包括水力压裂在内的完井工作,能够增强油藏的生产率。这种优化能否取得成功部分与能否预测水力压裂对开采性能的影响有关。对经水力压裂的井性能的控制来自裂缝、储层特性和井本身。本文将涉及获得岩石的就地应力值和... 正确地设计和执行包括水力压裂在内的完井工作,能够增强油藏的生产率。这种优化能否取得成功部分与能否预测水力压裂对开采性能的影响有关。对经水力压裂的井性能的控制来自裂缝、储层特性和井本身。本文将涉及获得岩石的就地应力值和就地应力剖面并确定杨氏模量的一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测井分析 岩石力学 油藏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