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虞武斌 曹东 丁琼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7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0例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3例,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0例及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3例,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近期复发率。结果两组年龄(P=0.657)、性别(P=0.359)、体重指数(BMI)(P=0.707)、肿瘤部位(P=0.992)、肿瘤分期(P=0.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3.70±39.54)ml,比开腹组(155.30±23.72)min长,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12.26±39.58)ml,比开腹组(170.30±108.39)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22.30±6.22)枚,开腹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日(23.56±6.88)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腹腔镜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8.65±16.65)h、(10.65±6.20)d,比开腹组(98.63±29.78)h、(15.32±6.54)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914)及术后近期复发率(P=0.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可以达到根治效果,且术中创伤较小,恢复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根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脾脏切除及断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明 强荣 虞武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6期1064-1065,共2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及断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共12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1例)和观察组(n=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及断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共12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61例)和观察组(n=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脾脏切除及门脉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CD8+,CD4+/CD8+及cRP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CD8+、CRP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7.87%,明显低于观察组复发率4.6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脾脏切除联合断流术有确切治疗效果,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脏切除 断流术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A与OA对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明 虞武斌 丁琼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307-230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OA)对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34例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LA治疗,对照组采用OA...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OA)对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34例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LA治疗,对照组采用O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镇痛剂应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粘连、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IL-10、TNF-α及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IL-10升高,术后第7天迅速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IL-10水平升高,术后第7天缓慢下降。术后第1天观察组IL-107K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TNF-α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水平升高缓慢,但下降快。术后第1天、第7天观察组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IL-6水平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逐渐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NF-α水平升高缓慢,但下降较快。术后第1天、第7天观察组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小,恢复快、LA可增加阑尾炎患者血清中抗炎性因子IL-10水平,减少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作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开腹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明 虞武斌 丁琼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256-225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50例,对单因素进行χ2检验,对多咽素进行Logimc回归检验,分析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150例,对单因素进行χ2检验,对多咽素进行Logimc回归检验,分析吻合口漏、肠梗阻、切口疝、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等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必要依据。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肺部疾病(P=0.039),手术时间≥3h(P=0.033)和糖尿病(P=0.041)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肺部疾病(OR值4.498,95%可信区间1.192—14.907),手术时间≥3h(OR值5.244,95%可信区间1.470-16.122)和糖尿病(OR值4.100,95%可信区间1.012-12.827)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部疾病,手术时间≥3h和糖尿病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