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修饰硬脂酸接枝白芨共聚物的合成及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管清香 纪丹阳 +6 位作者 孙波 乔瑾 何彤 张广远 虞振静 尹建元 杨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15-1822,共8页
制备了叶酸修饰硬脂酸接枝白芨(FA-BSPs-SA)的共聚物,通过氢核磁光谱(1H 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及红外光谱法(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多西他赛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共聚物及其... 制备了叶酸修饰硬脂酸接枝白芨(FA-BSPs-SA)的共聚物,通过氢核磁光谱(1H NM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及红外光谱法(I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多西他赛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共聚物及其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结果证实硬脂酸和叶酸均已接枝在白芨多糖上.疏水性药物多西他赛可被包嵌于FA-BSPs-SA的胶束内.叶酸取代度增加,胶束粒径减小,载药量与包封率均增加.载药胶束体外释药具有p H依赖性(p H=5.0~7.4).共聚物FA-BSPs-SA和BSPs-SA浓度为40μg/m L时,细胞存活率均在80%以上.与多西他赛溶液相比,相同药物浓度的FA-BSPs-SA和BSPs-SA载药胶束抗肿瘤效果更佳,且载药FA-BSPs-SA胶束对有叶酸受体表达的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载药BSPsSA胶束更强.FA-BSPs-SA共聚物有望作为难溶性抗肿瘤药物的纳米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硬脂酸 白芨 胶束 自组装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羊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郝秀华 王蕾 +1 位作者 虞振静 杨锦竹 《特产研究》 2016年第3期76-78,共3页
通过查阅和研究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中药材羊蹄的相关报道情况,对羊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羊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损伤条件培养基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向分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美子 王丹丹 +2 位作者 虞振静 段颜莉 马丽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8-1115,I0013,I0014,共10页
目的:制备肝细胞损伤条件培养基(CM),体外模拟损伤组织微环境,探讨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肝向分化的作用。方法:取1周龄乳鼠,经差时贴壁和差速梯度法结合优化梯度离心和贴壁换液时间分离培养BMMSCs。取6~8周龄大鼠,腹腔注射... 目的:制备肝细胞损伤条件培养基(CM),体外模拟损伤组织微环境,探讨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肝向分化的作用。方法:取1周龄乳鼠,经差时贴壁和差速梯度法结合优化梯度离心和贴壁换液时间分离培养BMMSCs。取6~8周龄大鼠,腹腔注射60%四氯化碳溶液(0.75mL·kg^(-1))制备肝细胞损伤组织匀浆上清(CM1)和肝细胞损伤血清(CM2)。将第3代(P3)BMMSCs随机分为0%CM组(对照组,采用10%FBS L-DMEM培养)、10%CM1组、20%CM2组和10%CM1+10%CM2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BMMSCs表面标志物CD105和各组细胞中白蛋白(ALB)的阳性表达率,油红O染色法检测BMMSCs成脂分化的脂滴形成阳性率;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甲胎蛋白(AFP)和ALB的表达水平,糖原染色法检测细胞中糖原合成阳性率,鉴定并比较各组BMMSCs肝向分化能力。结果:骨髓细胞原代培养72h,贴壁细胞呈圆形或梭形,铺满瓶底时呈均匀有序的成纤维梭形状,P3BMMSCs表面标志物CD105呈阳性表达。P3BMMSCs经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和消炎痛(DX+IBMX+IS+ID)联合诱导后4d,镜下可见脂滴形成。P3BMMSCs经CM诱导后细胞中AFP和ALB呈阳性表达,细胞糖原染色呈阳性。诱导后7d,含CM成分的3组BMMSCs中均可见细胞胞浆内容物变得丰富,细胞呈圆形、三角形或肝板样排列;诱导后7、14和21d,与对照组比较,含CM成分的3组BMMSCs中ALB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增加(P<0.01);10%CM1+10%CM2组BMMSCs中ALB阳性表达率高于10%CM1组和20%CM2组(P<0.05)。诱导后7和14d,与对照组比较,含CM成分的3组BMMSCs中糖原合成阳性率均明显增加(P<0.01);10%CM1+10%CM2组BMMSCs中糖原合成阳性率高于10%CM1组和20%CM2组(P<0.05)。结论:CM1和CM2可诱导大鼠BMMSCs向肝细胞分化,在达到相同诱导作用效果时所需的CM1和CM2浓度更低;CM1和CM2提供的微环境更有利于BMMSCs向肝细胞分化,其诱导细胞分化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条件培养基 细胞增殖 肝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