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虞孝感 陈雯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0-64,共5页
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陈雯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沿江地区以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与经济配置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东西经济交流、海陆经济融合及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通道和桥梁... 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陈雯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沿江地区以其特殊的区位、资源与经济配置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东西经济交流、海陆经济融合及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通道和桥梁,也是21世纪中国经济最强大的“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产业带 区域经济 发展 投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产业带建设和中心城市的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虞孝感 陈雯 《现代城市研究》 1995年第2期3-8,共6页
一、长江产业带在全国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1.长江产业带的地位与作用 90年代初,国家提出重点开发长江的重大举措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沿江干流产业带已初具规模。长江沿江地区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从... 一、长江产业带在全国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1.长江产业带的地位与作用 90年代初,国家提出重点开发长江的重大举措以来,长江沿江地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沿江干流产业带已初具规模。长江沿江地区在全国经济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优越的地理位置。长江位置适中,是联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地欠发达地区的主通道,对全国经济具有中枢作用。开发长江,可以成为一条与沿海呈“T”字型交叉的横向经济技术轴线,促进上中下游的优势互补和中西部的经济开发,消除客观上存在的、且正在不断扩大的东西差距,并利用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使南北地区经济形成一体,促进内陆开发和对外开放。我国国内尚没有第二条河流比得上长江这一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产业带 产业带建设 次中心城市 长江沿江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发展 经济发展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展前景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跨世纪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
作者 虞孝感 许刚 +1 位作者 王合生 杨大强 《现代城市研究》 1998年第3期15-18,62,共5页
本文对无锡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态势进行了分析探讨,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效益下降、外向化发展水平尚需提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引入机制不足、资源环境恶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无锡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跨世纪 经济发展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合生 虞孝感 许刚 《现代城市研究》 1998年第6期27-30,61,共5页
从无锡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国内外开发区建设的经验,本文论述了无锡市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开放性经济为龙头,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依托,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优化的生态环境为保证,建设成... 从无锡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实际出发,根据国内外开发区建设的经验,本文论述了无锡市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开放性经济为龙头,良好的基础设施为依托,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优化的生态环境为保证,建设成为无锡经济新的增长区、高新技术的密集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 外向型经济 定位 无锡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与社会经济关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兆德 虞孝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9,202,共4页
从地域的角度出发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环境地域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上 ,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确定了不同地域类型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经济调控主导方向。图 1,表 3,参 6。
关键词 经济发达地区 关联分析 环境综合指数 社会经济 地域结构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5
6
作者 燕乃玲 虞孝感 《水利发展研究》 2007年第8期13-17,共5页
淮河流域灾害集中表现为洪灾、涝灾、旱灾、污染和贫困五大生态灾害交织。淮河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系变迁的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大,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和干扰因素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建议按照生态系统方式实施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灾害集中表现为洪灾、涝灾、旱灾、污染和贫困五大生态灾害交织。淮河流域特有的自然地理、气候和水系变迁的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强度大,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和干扰因素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建议按照生态系统方式实施淮河流域治理,确定淮河流域的发展情景,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矛盾;设立生态功能区,特别是将淮河干流的行蓄洪区划分为生态功能区进行管理和利用,是协调淮河流域人与洪水的关系,促进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综合治理 生态系统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江地区城市走廊规划建设构想
7
作者 王志宪 虞孝感 《规划师》 2005年第4期25-29,共5页
规划和建设江苏沿江地区的城市走廊可以发挥沿江城市的整体效益,加速沿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达的沿江交通线及已建和在建的6条过江通道是构建沿江城市走廊的基础,规划建设沿江地区城市走廊的环境条件已基本成熟。沿江城市走廊可... 规划和建设江苏沿江地区的城市走廊可以发挥沿江城市的整体效益,加速沿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达的沿江交通线及已建和在建的6条过江通道是构建沿江城市走廊的基础,规划建设沿江地区城市走廊的环境条件已基本成熟。沿江城市走廊可规划建设3条城镇密集的发展轴和3个联系密切的城镇组团,其中宁通、宁苏2条沿江发展轴是城市走廊的中心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地区 走廊 建设构想 江苏 沿江城市 规划建设 经济一体化 整体效益 环境条件 中心轴线 城镇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城市性质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景喜 姚士谋 +1 位作者 虞孝感 袁际新 《城市规划》 1980年第5期45-49,共5页
无锡市是沪宁线上仅次于上海和南京的第三个大城市,又紧靠苏州、常州等大中城市。东距苏州42公里,西离常州仅39公里,周围还有不少公社集镇。其城市性质的确定不仅对无锡市的发展带来影响,而且对沪宁沿线的城镇群。
关键词 无锡市 城市性质 太湖 旅游事业 轻纺工业 机电工业 风景区 展工 纺织工业 工业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区域角度探讨苏锡常地区城镇发展
9
作者 姚士谋 丁景熹 +1 位作者 虞孝感 袁际新 《城市规划》 1982年第4期7-12,共6页
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地区,那里工业集中,城镇绵亘不断,已经形成了一个工农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区域。本文着重探讨了苏锡常城市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研究城市的宏观布局和区域规划,有一定见地。本期刊登本文连同另文《从几个数字看苏州地区城... 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地区,那里工业集中,城镇绵亘不断,已经形成了一个工农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区域。本文着重探讨了苏锡常城市地区的发展问题,对于研究城市的宏观布局和区域规划,有一定见地。本期刊登本文连同另文《从几个数字看苏州地区城镇化发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锡常地区 区域角度 城镇发展 苏州市 城市性质 合理利用土地 城市建设用地 苏州地区 工业产值 区域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