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羽毛球和太极拳运动对湿热型和阳虚型体质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栩 虞亚明 +6 位作者 崔迪 罗小兵 路怀民 周文琪 高丕明 虞多多 黄美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运动(羽毛球、太极拳)对不同体质(湿热型、阳虚型)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湿热型体质大学生48名随机分为湿热太极拳组和湿热羽毛球组,同时将符合要求的阳虚体质大学生48名随机分为阳虚太极拳组和阳虚...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运动(羽毛球、太极拳)对不同体质(湿热型、阳虚型)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要求的湿热型体质大学生48名随机分为湿热太极拳组和湿热羽毛球组,同时将符合要求的阳虚体质大学生48名随机分为阳虚太极拳组和阳虚羽毛球组,太极拳组进行太极拳运动,羽毛球组进行羽毛球运动。运动时间为24周,每周3次,运动时间为60 min。观察两组运动前、第24周末BMI、体脂率、骨骼肌含量、腰臀比指数、最大摄氧量、中医体质评分等指标,对大强度运动(羽毛球)、小强度运动(太极拳)分别对实性(湿热)、虚性(阳虚)体质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运动前4组的BMI、体脂率、骨骼肌含量、腰臀比指数、最大摄氧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24周后,湿热羽毛球组、阳虚体质太极拳组、阳虚体质羽毛球组体脂率较运动前下降,湿热体质羽毛球组、阳虚体质太极拳组最大摄氧量较运动前提升(P<0.05)。与运动前比较,4组受试者体脂率、最大摄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干预后中医体质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体质羽毛球组中医体质改善率高于湿热体质太极拳组(P<0.05),阳虚体质太极拳组中医体质改善率高于湿热体质太极拳组(P<0.05)。4组受试者干预后体质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体质羽毛球组、阳虚体质太极拳组优良率高于湿热体质太极拳组(P<0.05),湿热体质羽毛球组、阳虚体质太极拳组优良率高于阳虚体质羽毛球组(P<0.05)。结论对于湿热体质人群,大强度运动(羽毛球)较小强度运动(太极拳)更能改善其偏颇体质并促进机能提高;对于阳虚体质人群,小强度运动(太极拳)较大强度运动(羽毛球)更能改善其偏颇体质并促进机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体质 阳虚体质 羽毛球 太极拳 身体成分 最大摄氧量 中医体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