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评估
1
作者
郑帅
孙博
+1 位作者
李万玲
薛茹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8-1461,共14页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代际变化会对中国东部旱涝情况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及预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尤为重要。第六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代际变化会对中国东部旱涝情况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及预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尤为重要。第六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能够再现出不同尺度的气候要素,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气候要素在未来的变化。那么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是怎样的?模拟结果较好或较差的原因是什么?面向上述问题,本文运用CN05.1降水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30家CMIP6模式历史试验数据评估了CMIP6对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发生了两次年代际变化,分别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21世纪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热带海温等气候要素年代际变率的减弱,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不明显。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热带海温的协同作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年代际变化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同时加强或减弱,且热带太平洋多个海域的海表温度在上述两次年代际变化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上述变化引起了长江以南地区(18°N-30°N,105°E-122°E)850 hPa及200 hPa风场及散度场的变化,从而导致长江以南地区水汽输送、经向环流以及大气低层稳定度的变化,进而导致长江以南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选用的30家CMIP6模式虽然能较好地模拟出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气候态,但仅有5家CMIP6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两次年代际变化,取得了0.7及以上的泰勒评分,其余模式对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弱。此外,优选模式集合平均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两次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显著优于模式单独模拟结果,这是因为优选模式集合平均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上述两次降水年代际变化前后西太副高、南亚高压的同时增强或减弱以及部分热带太平洋海区的海温变化,进而较好地模拟出了我国东部经向环流的变化,最终能够较好地模拟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评估
1
作者
郑帅
孙博
李万玲
薛茹帆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8-146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项目(42088101)。
文摘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年代际变化会对中国东部旱涝情况以及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及预测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尤为重要。第六次国际间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能够再现出不同尺度的气候要素,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及预测气候要素在未来的变化。那么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是怎样的?模拟结果较好或较差的原因是什么?面向上述问题,本文运用CN05.1降水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以及30家CMIP6模式历史试验数据评估了CMIP6对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发生了两次年代际变化,分别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90年代初,21世纪后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热带海温等气候要素年代际变率的减弱,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不明显。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热带海温的协同作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年代际变化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亚高压同时加强或减弱,且热带太平洋多个海域的海表温度在上述两次年代际变化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上述变化引起了长江以南地区(18°N-30°N,105°E-122°E)850 hPa及200 hPa风场及散度场的变化,从而导致长江以南地区水汽输送、经向环流以及大气低层稳定度的变化,进而导致长江以南地区降水的年代际变化。选用的30家CMIP6模式虽然能较好地模拟出1961-2014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气候态,但仅有5家CMIP6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两次年代际变化,取得了0.7及以上的泰勒评分,其余模式对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弱。此外,优选模式集合平均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的两次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显著优于模式单独模拟结果,这是因为优选模式集合平均能够较好地模拟出上述两次降水年代际变化前后西太副高、南亚高压的同时增强或减弱以及部分热带太平洋海区的海温变化,进而较好地模拟出了我国东部经向环流的变化,最终能够较好地模拟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
关键词
CMIP6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年代际变化
Keywords
CMIP6
Eastern China summer precipitation
interdecadal variation
分类号
P46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MIP6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能力评估
郑帅
孙博
李万玲
薛茹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