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健康人居环境创新类课程跨学科教学机制研究 |
薛滨夏
张鹏
李同予
李罕哲
|
《新建筑》
|
2025 |
0 |
|
2
|
自然疗愈体系的当代发展及公共健康服务潜力 |
薛滨夏
李同予
姜博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3
|
芳香植物在疗愈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李同予
安欣
薛滨夏
赖锦玉
尹程程
|
《中国城市林业》
|
2024 |
5
|
|
4
|
人文关怀视角下适老社区更新策略研究 |
张耘赫
周硕
薛滨夏
李罕哲
李若兮
|
《低温建筑技术》
|
2024 |
0 |
|
5
|
透明性景观:来自另一面的城市解读 |
薛滨夏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康复景观理念在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
薛滨夏
李同予
唐皓明
曲继萍
郭佳怡
|
《建筑技艺》
|
2020 |
13
|
|
7
|
应对热岛效应的城市绿地格局优化策略研究 |
薛滨夏
李同予
王利会
宋军如
郑执
|
《城市建筑》
|
2018 |
6
|
|
8
|
大学校园绿地恢复性感知健康效益综述 |
薛滨夏
郭佳怡
李同予
姜博
马涛
|
《低温建筑技术》
|
2023 |
3
|
|
9
|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问题及对策 |
薛滨夏
刘崇
|
《华中建筑》
|
2006 |
6
|
|
10
|
生态城市设计思想及其当代转变 |
薛滨夏
李同予
|
《城市建筑》
|
2011 |
4
|
|
11
|
面向老年人群的城市公园复愈性环境研究 |
薛滨夏
杜嘉赫
李同予
肖冠延
唐敬轩
|
《低温建筑技术》
|
2022 |
4
|
|
12
|
寒地中心城区全天候步行空间体系建构研究 |
薛滨夏
李同予
|
《建筑技艺》
|
2017 |
1
|
|
13
|
寒地城市双层潜流池处理道路冰雪的方法及低温菌群适应性研究 |
薛滨夏
魏利
李春颍
李同予
沈素宇
|
《低温建筑技术》
|
2021 |
0 |
|
14
|
德国城市规划研讨课的构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刘崇
郝赤彪
薛滨夏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5
|
发展园艺类治疗方法理论的重要概念 |
保拉·黛安娜·莱尔夫
薛滨夏(译)
路森婷(译)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6
|
东北汉族传统民居在历史迁徙过程中的型制转变及其启示 |
李同予
薛滨夏
白雪
|
《城市建筑》
|
2009 |
5
|
|
17
|
基于绿量产出效益的城市绿地降温设计策略 |
李同予
薛滨夏
王梓懿
马玥莹
|
《城市建筑》
|
2017 |
2
|
|
18
|
产业转型视角下七台河未来科技城概念规划 |
李罕哲
刘璐婷
薛滨夏
马涛
刘涛榕
|
《低温建筑技术》
|
2021 |
1
|
|
19
|
应对热岛效应的哈尔滨城市中心区绿化优化策略研究 |
李同予
薛滨夏
王利会
马玥莹
|
《城市建筑》
|
2017 |
1
|
|
20
|
城市建成环境绿色交通系统优化方法研究综述 |
王月涛
田昭源
薛滨夏
李洪晶
马涛
|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