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形谐振器的无源裂缝传感器
1
作者 姜康 薛松涛 +1 位作者 谢丽宇 万国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1426,共6页
针对传统裂缝传感器需要电源供应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应力组合式贴片天线的无源裂缝传感器设计。利用U形谐振器实现裂缝传感,改变传感器内部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通过观测回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提取传感器的谐振频率... 针对传统裂缝传感器需要电源供应才能正常工作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应力组合式贴片天线的无源裂缝传感器设计。利用U形谐振器实现裂缝传感,改变传感器内部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通过观测回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提取传感器的谐振频率,进而实现对裂缝的监测。基于天线理论建立了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推导谐振频率,研究裂缝宽度对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中对传感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且通过试验研究了裂缝拓展对谐振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裂缝的扩展,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增加,且裂缝宽度与谐振频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裂缝传感器 谐振频率 多维电磁特征参数 组合式贴片天线 无源 U形谐振器 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尼TI层状场地对平面入射SH波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薛松涛 陈军 +1 位作者 王远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2000年第4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阻尼 横观各向同性 SH波 TI层状场地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检测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被引量:11
3
作者 薛松涛 钱宇音 陈镕1王远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开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结构损伤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建筑结构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模 态分析识别结构损伤的精度很难保证。提出一种灰色关联度分析应用于结构损伤检测的数值方法。通过测量结构的频 率,建立可能损伤频率和... 开发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是结构损伤识别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建筑结构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模 态分析识别结构损伤的精度很难保证。提出一种灰色关联度分析应用于结构损伤检测的数值方法。通过测量结构的频 率,建立可能损伤频率和实际损伤频率的关联度的关联序,并找出最优序列,逐次迭代逼近来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 伤程度。对多种工况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层间剪切结构,通过测量结构频率变化运用本方 法可以准确地确定结构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频率 损伤位置 建筑结构 框架结构 结构损伤识别 结构损伤检测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最优序 迭代逼近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生成蛋白在成骨细胞分化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薛松涛 施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40-543,共4页
在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过程中,骨形态生成蛋白(BMP)是关键性的调节因素,它通过调节转录因子以及借助一些未知的信号转导途径,发挥诱导分化和定向分化的效应,而借助于受体的特异性信号转导系统和特异的受体抑制剂,其表达水平及功能还可... 在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过程中,骨形态生成蛋白(BMP)是关键性的调节因素,它通过调节转录因子以及借助一些未知的信号转导途径,发挥诱导分化和定向分化的效应,而借助于受体的特异性信号转导系统和特异的受体抑制剂,其表达水平及功能还可受到多种方式的调控。作者就BMP在骨分化中的作用、基本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生成蛋白 成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结构减震控制的拉索式惯容系统跨层布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薛松涛 康建飞 谢丽宇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0年第5期72-78,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拉索式惯容系统的跨层布置方法用于结构减震控制.将地震激励模拟为金井清谱随机激励,构建统一的状态空间方程,进行线性系统直接随机分析,获得系统响应统计量.利用布置效率确定惯容系统布置位置,考虑惯容系统整体出力影响... 本文提出了一种拉索式惯容系统的跨层布置方法用于结构减震控制.将地震激励模拟为金井清谱随机激励,构建统一的状态空间方程,进行线性系统直接随机分析,获得系统响应统计量.利用布置效率确定惯容系统布置位置,考虑惯容系统整体出力影响惯容系统自身造价及结构柱额外受力,将惯容系统出力状况作为经济指标.考虑结构位移响应及加速度响应与结构性能的相关性,将结构的位移响应及加速度响应作为减震效果指标.利用设计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获取惯容系统最优参数的帕累托前沿,指导设计并比较不同布置方法.最后,利用一个10层的基准结构进行减震效果分析,验证跨层布置的惯容系统优于一般层间惯容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 惯容系统 被动控制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应力组合贴片天线传感器温度性能模拟测试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松涛 易卓然 +1 位作者 谢丽宇 万国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9-1445,共7页
基于组合式贴片天线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可应用于结构形变的测量,但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组合式贴片天线的电磁性能。针对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天线传感器性能的问题,通过温度效应影响理论研究了材料温度系数(热膨胀)和介电常数变化(电磁场变化... 基于组合式贴片天线的无源无线传感器可应用于结构形变的测量,但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组合式贴片天线的电磁性能。针对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天线传感器性能的问题,通过温度效应影响理论研究了材料温度系数(热膨胀)和介电常数变化(电磁场变化)对组合式天线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组合式贴片天线传感器进行了温度效应的数值模拟,对受热膨胀和基板介电常数受热变化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基于数值模拟明确了天线谐振频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基板受热导致介电常数变化,材料受热膨胀引起的谐振频率变化约为主因引起变化的20%,且为负相关。通过试验进一步研究温度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将组合式贴片天线置于温箱中测定了温度梯度下谐振频率变化。模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随温度的升高,组合式贴片天线一阶纵向谐振频率增加,且具有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系数均高于0.93,模型仿真平均增量预测误差小于20%。明确了该类组合式天线可采用线性温度补偿机制进行形变测量值的修正,为组合式天线传感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片天线 形变传感器 温度补偿 结构健康监测 谐振频率 耦合效应 介电常数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索式电涡流阻尼器力学模型及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松涛 班鑫磊 +1 位作者 谢丽宇 余必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7-322,共6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减震系统,该系统由惯容器、弹簧和阻尼单元组成.为验证该减震系统的减震机理,建立了装配阻尼器的单层框架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层框架、导体盘为5 mm铜板、10 mm铜板、5 mm铁板、5 mm铜板与5 mm铁板复... 提出一种新型的拉索式旋转电涡流减震系统,该系统由惯容器、弹簧和阻尼单元组成.为验证该减震系统的减震机理,建立了装配阻尼器的单层框架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单层框架、导体盘为5 mm铜板、10 mm铜板、5 mm铁板、5 mm铜板与5 mm铁板复合时的惯容器和不同材质的导体盘在10、20、30、40 mm气隙下带电涡流阻尼器的振动测试,以分析导体盘与永磁体间的气隙大小、导体盘材质和导体盘厚度对阻尼器附加阻尼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铜板后附加铁板,阻尼增加至铜板的1.9倍、铁板的1.4倍,可最大化增加阻尼;气隙是影响电涡流阻尼的关键因素,当气隙增大时,阻尼比会迅速减小,调节气隙大小是改变结构附加阻尼比最有效和最容易的方法;阻尼器提供的阻尼比最大可达15.40%,证实了该阻尼器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器 电涡流阻尼器 阻尼比 自由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震波作用下地下连续墙的动力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薛松涛 张茂雨 +2 位作者 谢丽宇 陈镕 王远功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4-136,共3页
采用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法分析在地震波作用下地下连续墙与场地土相互作用的动力响应。子结构法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有限元—无限元的耦合问题。通过实例分析了El Centro波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在场地土中的动力响应,讨论了场地土层性质、厚... 采用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法分析在地震波作用下地下连续墙与场地土相互作用的动力响应。子结构法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有限元—无限元的耦合问题。通过实例分析了El Centro波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在场地土中的动力响应,讨论了场地土层性质、厚度以及夹层属性对连续墙动力响应的影响,对地下连续墙的抗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连续墙 地震波 动力响应 子结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特征向量LS-SVM在线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薛松涛 张茂雨 +1 位作者 唐和生 陈镕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6,共5页
在增量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SILS-SV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特征向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EVLS-SVM)在线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训练数据贡献量的大小对数据进行加权,从而更适合于对结构的时变参数进行在线识别,同时较增量式... 在增量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SILS-SVM)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权特征向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WEVLS-SVM)在线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根据训练数据贡献量的大小对数据进行加权,从而更适合于对结构的时变参数进行在线识别,同时较增量式算法有更小的累积误差。以一剪切型结构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非加权的SILS-SVM方法相比,能更好地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从而能很好地识别结构的损伤及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检测 系统识别 加权特征向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检测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探索与思考——评早期肺癌头对头对比MRD检测策略的MEDAL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松涛 陈椿 张嘉涛 《循证医学》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1文献来源Chen K,Yang F,Shen H,et al.Individualized tumor⁃informed circulating tumor DNA analysis for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 Cell,2023,41(10):1749-1762.e6.
关键词 分子残留病灶 循环肿瘤DNA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监测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约束Timoshenko梁横向冲击响应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镕 郑海涛 +2 位作者 薛松涛 唐和生 王远功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95-1202,共8页
 将运动刚体与受其横向冲击的无约束Timoshenko梁看成一个接触_冲击系统,用广义Fourier级数方法推导了系统的特征方程和特征函数,得到了冲击响应的解析解· 冲击响应可以分解成弹性响应与刚性响应两部分,验证了接触_冲击系统中...  将运动刚体与受其横向冲击的无约束Timoshenko梁看成一个接触_冲击系统,用广义Fourier级数方法推导了系统的特征方程和特征函数,得到了冲击响应的解析解· 冲击响应可以分解成弹性响应与刚性响应两部分,验证了接触_冲击系统中弹性响应的动量之和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约束 TIMOSHENKO梁 横向冲击 弹性响应 刚性响应 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约束修正Timoshenko梁的冲击问题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镕 万春风 +1 位作者 薛松涛 唐和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269,共8页
介绍了修正后的Timoshenko梁运动方程,并比较了修正Timoshenko梁与经典Timoshenko梁的运动方程.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的修正Timoshenko梁的正交条件,推导了集中质量对无约束修正 Timoshenko梁的正碰撞对梁所引起的瞬态冲... 介绍了修正后的Timoshenko梁运动方程,并比较了修正Timoshenko梁与经典Timoshenko梁的运动方程.推导了考虑剪切变形引起的转动惯量的修正Timoshenko梁的正交条件,推导了集中质量对无约束修正 Timoshenko梁的正碰撞对梁所引起的瞬态冲击响应公式,并用算例进行了分析,且与集中质量对经典的无约束Timoshenko梁的正碰撞对梁所引起的冲击响应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用算例分析了梁的刚度的变化和冲击质量比对其冲击响应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约束 修正Timoshenko梁 剪切变形 转动惯量 正交条件 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架结构形状优化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唐和生 李峰 +2 位作者 王勇 薛松涛 陈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4-99,共6页
为解决有应力约束、几何约束以及局部稳定性约束的桁架结构的形状优化设计,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桁架结构的形状优化设计.首先详细介绍了原始PSO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引入压缩因子改进了原始的PSO算法,并提出了合理的参数设置值.... 为解决有应力约束、几何约束以及局部稳定性约束的桁架结构的形状优化设计,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应用于桁架结构的形状优化设计.首先详细介绍了原始PSO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引入压缩因子改进了原始的PSO算法,并提出了合理的参数设置值.优化计算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节点坐标和截面面积等两类不同性质的设计变量.最后对几个经典问题进行了求解,并与传统的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数值结果表明,改进的PSO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进行桁架结构的形状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优化 形状优化 桁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范存新 张毅 +1 位作者 薛松涛 陈镕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0-94,共5页
推导了脉动风荷载作用下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高层建筑顺风向风振加速度响应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说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顺风向风振加速度响应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而言,各参数变化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的幅度不同,在土中阻尼较小... 推导了脉动风荷载作用下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高层建筑顺风向风振加速度响应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说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顺风向风振加速度响应有明显的影响。一般而言,各参数变化对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的幅度不同,在土中阻尼较小时,考虑相互作用后,结构的加速度响应要比不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时大,即考虑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后有可能增加结构风振时的不舒适度。因此,在高层建筑的风振舒适度设计中应当特别考虑到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风振 加速度响应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和粉煤灰复掺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5
作者 肖建庄 陈祥磊 +2 位作者 李标 薛松涛 段珍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使用质量取代法研究粉煤灰和纳米SiO2单掺及复掺对再生混凝土(RAC)工作性能、抗压强度(7,28,90 d)、抗折强度(28 d)和劈裂抗拉强度(28 d)的影响。浇筑试样时,基于现有的搅拌方式,提出了新的两阶段搅拌法,先将再生粗骨料和纳米SiO2、附... 使用质量取代法研究粉煤灰和纳米SiO2单掺及复掺对再生混凝土(RAC)工作性能、抗压强度(7,28,90 d)、抗折强度(28 d)和劈裂抗拉强度(28 d)的影响。浇筑试样时,基于现有的搅拌方式,提出了新的两阶段搅拌法,先将再生粗骨料和纳米SiO2、附加水进行搅拌,使得部分纳米SiO2颗粒能够被再生粗骨料吸收,用于填补老砂浆孔隙和微裂缝。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O2掺量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减小,复掺粉煤灰能够减少纳米SiO2引起的坍落度损失;粉煤灰掺量不变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复掺纳米SiO2和粉煤灰不但能够补偿再生混凝土由粉煤灰引起的早期强度降低,而且90 d龄期抗压强度明显高于2种材料单掺的再生混凝土;纳米SiO2掺量(质量分数)为1%时,再生混凝土在90 d龄期的抗压强度相对再生混凝土提高了3.0 MPa;复掺纳米SiO2和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也有显著提升,S2F30的抗折强度相对于F30增加了24.17%,且劈裂抗拉强度高于2种材料单掺的再生混凝土,相对于F30提高了1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老砂浆 纳米SIO2 粉煤灰 质量取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组合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和生 薛松涛 +1 位作者 陈镕 王远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利用状态向量直接求导的新方法 ,全面地分析了基于结构振动模态参数 (频率、特征向量和动柔度 )关于设计参数 (质量、刚度和阻尼 )的相对灵敏度。该方法比传统的方法计算简单方便 ,而且弥补了传统方法中参数考虑不全的缺点 ,这样更符合... 利用状态向量直接求导的新方法 ,全面地分析了基于结构振动模态参数 (频率、特征向量和动柔度 )关于设计参数 (质量、刚度和阻尼 )的相对灵敏度。该方法比传统的方法计算简单方便 ,而且弥补了传统方法中参数考虑不全的缺点 ,这样更符合实际工程。对一框架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研究表明动柔度矩阵关于结构刚度灵敏度相对于其他模态参数为最高 ,振型次之 ,频率为最小 ,这对选取损伤特征参数时有重要参考价值。提出由结构前几阶固有频率变化率、频率变化比值以及动柔度置信因子构成的组合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的损伤识别方法 ,对于多种工况进行了框架结构模型的振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组合参数训练的神经网络 ,对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识别较采用单一参数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柔度 框架结构 结构损伤识别 结构刚度 结构振动 模态参数 振型 组合参数 求导 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引起建筑物振动评价量及限值实测与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和生 申道明 薛松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89-93,共5页
通过对临近地铁中心线30 m以内居民住宅内进行的室内振动实测结果统计,分析室内振动的主要频率、VLmax与VLzmax分布,并对VLmax与VLzmax大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现行的不同标准关于室内振动标准限值高低及使用的评价量存在的不足。提... 通过对临近地铁中心线30 m以内居民住宅内进行的室内振动实测结果统计,分析室内振动的主要频率、VLmax与VLzmax分布,并对VLmax与VLzmax大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我国现行的不同标准关于室内振动标准限值高低及使用的评价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评价地铁引起建筑物室内振动时,应考虑行车密度的影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评价量 计权因子 1 3倍频程 行车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源-传播模型的地铁引起地面振动数值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锐 李寻昌 +1 位作者 程辉 薛松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3,共7页
针对上海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的预测问题,应用振源模型计算不同车速对轨道基础的激振力,应用传播模型计算不同激振力输入下的地面振动加速度,建立了"地铁-隧道-土层"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分... 针对上海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的预测问题,应用振源模型计算不同车速对轨道基础的激振力,应用传播模型计算不同激振力输入下的地面振动加速度,建立了"地铁-隧道-土层"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地铁引起地面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地铁车速增加,振源激振力和地面振动加速度的幅值均明显增大;地面上距地铁中心线30m范围内各点振动加速度峰值随距地铁中心线距离由近及远呈幂函数形式衰减;地面振动加速度频率主要为低频振动,随着距地铁中心线距离的增大,高频衰减相对于低频更为明显;建议上海地区建筑尽量在地铁中心线20m范围外进行规划,或采取降低设计车速、减轻车辆荷载、优化隔振措施等方法,减少地铁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对地面建筑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振动 动力有限元模型 激振力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 振源-传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双回路输电线塔线耦联体系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白杰 谢强 薛松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7-52,共6页
为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特高压输电塔架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反应特点,提出具有几何非线性的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塔线耦联体系振动台模型设计理论与方法。针对钢管塔工程要求,按振动台模型线弹性相... 为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特高压输电塔架及输电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反应特点,提出具有几何非线性的特高压同塔双回输电线塔线耦联体系振动台模型设计理论与方法。针对钢管塔工程要求,按振动台模型线弹性相似理论缩尺模拟输电塔。限于振动台面尺寸,对带有强几何非线性大跨度、大截面八分裂导线,提出参数分离式模型设计理论:分别采用惯性质量相似与动力特性相似原则,确定八分裂导线模型的配重与弧垂设计方法,并从选材、相似比确定、边界条件及方案设计等对试验模型进行详细阐述。该模型设计方法可为具有强几何非线性体系结构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提供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塔 耦联体系 振动台试验 缩尺模型 相似关系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发酵果酒的研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咏 张振坤 +2 位作者 薛松涛 江凯 郑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5-208,共4页
以番茄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番茄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添加胡萝卜和葡萄干调整番茄果酒的品质。结果表明,以新鲜番茄为主要原料,适量地添加胡萝卜和葡萄干,洗净破碎后,按照番茄30%,胡萝卜为10%,葡萄干为2%,初始糖浓度为20%,加水制备果浆,接... 以番茄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番茄果酒的酿造工艺,通过添加胡萝卜和葡萄干调整番茄果酒的品质。结果表明,以新鲜番茄为主要原料,适量地添加胡萝卜和葡萄干,洗净破碎后,按照番茄30%,胡萝卜为10%,葡萄干为2%,初始糖浓度为20%,加水制备果浆,接入0.25%(质量比)的活性酿酒干酵母,在28℃下发酵7 d,可得营养丰富和口感良好的番茄果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果酒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