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性原理研究InP的能带结构与光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宏健 薛晶文 +1 位作者 周珏辉 赵宏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8-11,共4页
采用基于局域密度近似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InP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并对InP晶体的电荷分布进行了Mulliken布局分析。计算表明InP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其价带主要由In的5s以及P的3s、3p态电子构成,导带主要由P的3p以及In的5s、5p... 采用基于局域密度近似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InP的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并对InP晶体的电荷分布进行了Mulliken布局分析。计算表明InP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其价带主要由In的5s以及P的3s、3p态电子构成,导带主要由P的3p以及In的5s、5p态电子构成;P原子与In原子的电子重叠布局数达2.30,表明In-P键的共价性较强而离子性较弱。利用Kramers-Kronig色散关系对InP的介电函数、能量损失谱、折射率以及吸收系数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此外,根据计算的能带结构与态密度分析了InP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内在联系,解释了InP材料光学性能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P 第一性原理 能带结构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负载阿霉素的废弃生物质基多孔复合海绵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邓雯健 陈凯 +3 位作者 傅佳妮 岑璐莎 郭晶 薛晶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6,共7页
为了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通过载药材料靶向运输可减少阿霉素在心脏组织中的浓度,并且可通过载药材料使其应用于皮肤黑色素瘤的术后治疗与伤口愈合。现有的载药材料通常具有载药率或递送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海洋废弃生物质甲壳素提取的壳... 为了减轻阿霉素心脏毒性,通过载药材料靶向运输可减少阿霉素在心脏组织中的浓度,并且可通过载药材料使其应用于皮肤黑色素瘤的术后治疗与伤口愈合。现有的载药材料通常具有载药率或递送效率低的问题。利用海洋废弃生物质甲壳素提取的壳聚糖(CS)与聚乙二醇(PEG)通过溶液共混和冷冻干燥制成复合多孔海绵,并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氢键与电荷吸引效应实现纳米氧化石墨烯(GO)片在前驱凝胶中的均匀分散,通过将GO吸附作用与PEG特有的载药性能结合用于提高多孔复合海绵对阿霉素载药效率。对PEG-CS多孔复合海绵的表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优选出PEG∶CS最佳质量比为15∶2。根据优选后的比例,进一步制备了含有不同GO浓度梯度的GO/PEG/CS多孔复合海绵(GPC-HS)。经验证其载药效率发现,GPC-HS中的孔隙结构提高了材料与药物接触面积,对阿霉素的载药率最高可达66.8%,并能进一步实现缓释效果,持续释放时间可被延长至50 h,并实现高达90%左右的释放率。上述结果表明,装载纳米GO片的PEG-CS多孔复合海绵具有提高阿霉素载药及递送效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多孔复合海绵 氧化石墨烯 药物载体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