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东地区首届价格理论研讨会在沪召开
1
作者 薛德兴 《价格月刊》 1988年第2期39-40,共2页
华东地区首届价格理论会于1987年10月14—1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华东六省一市的物价部门、上海市有关部委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价格理论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价格学会副会长汪杰同志致了开幕词,复旦大学党委... 华东地区首届价格理论会于1987年10月14—1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华东六省一市的物价部门、上海市有关部委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价格理论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价格学会副会长汪杰同志致了开幕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林克同志致了欢迎词。中国价格学会会长刘卓甫同志作了讲话,提出了近期价格理论工作者的三项任务,即做好价格宣传工作,探讨配套改革措施和研究价格改革本身的问题。讨论中在如何看待目前农产品价格水平问题上,两种观点经纬分明。一种是“高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水平已经比较高了,其理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地区 价格理论 上海市 研讨会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价格水平 价格学 复旦大学 高等院校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价格改革中的“时滞效应”
2
作者 薛德兴 贾勇 《价格月刊》 1986年第3期15-17,共3页
“时滞”(英文为The time Lag),是时间滞差的简称,其概念与排球中战术“时间差”相近,它一般是指一种决策的实施到其预期效果的显现,中间的一段时间差距。在这段时间中,由于决策实施所产生的不利于达到预期目标的现象,称之为“时滞效应... “时滞”(英文为The time Lag),是时间滞差的简称,其概念与排球中战术“时间差”相近,它一般是指一种决策的实施到其预期效果的显现,中间的一段时间差距。在这段时间中,由于决策实施所产生的不利于达到预期目标的现象,称之为“时滞效应”。在价格改革中,其“时滞效应”即为市场价格较大幅度的波动及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以至给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改革 时滞效应 消费者 预期目标 价格调整 调整价格 市场价格 纺织品 不满情绪 改革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酯制备中催化剂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海勋 薛德兴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10期20-21,33,共3页
1实验原理在少量酸(H2SO4或HCl)催化下,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该反应一般为经过加成、消去过程。质子活化的羰基被亲核的醇进攻发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脱水成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完成... 1实验原理在少量酸(H2SO4或HCl)催化下,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该反应一般为经过加成、消去过程。质子活化的羰基被亲核的醇进攻发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脱水成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完成反应一般采用过量的反应试剂(根据反应物的价格,过量酸或过量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催化剂 制备 醇反应 实验原理 酯化反应 可逆反应 反应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勋 薛德兴 《化学教学》 CAS 2010年第1期59-60,共2页
分子印记技术是近年来基于分子识别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是当今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它是指制备对特定分子(模板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及识别能力的聚合... 分子印记技术是近年来基于分子识别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具有期望结构和性质的分子组合体,是当今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它是指制备对特定分子(模板分子)具有高选择性及识别能力的聚合物的过程,通常可描述为制备识别“分子钥匙”的“人工锁”的技术,即当体系中存在着模板分子时,功能单体可以通过聚合使这些模板分子以互补的形式固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记技术 分子识别 模板分子 化学研究 识别能力 高选择性 功能单体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