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万源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占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薛宗保 李铁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生态占用方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给出一个核算全球、国家、地区... 生态占用方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虑人类及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通过跟踪区域能源与资源消费,将它们转化为这种物质流所必需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给出一个核算全球、国家、地区以及家庭和个人对自然资本利用的简明框架。该方法通过测算人类的生态占用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定量地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给评定对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生态占用分析法以万源市为例,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需总量呈现出非均衡特点,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目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最后;对其产生生态赤字的原因和减小生态赤字的可行性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占用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万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成渝经济区研究——基于城市流强度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薛宗保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1年第2期72-77,共6页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它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城市流强...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它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重庆和成都,是区域经济集聚和扩散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德阳、绵阳、资阳、自贡、南充、达州、广安等7个城市,是区域次级辐射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眉山、遂宁、乐山、雅安、泸州、内江、宜宾等7个城市,为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最后提出加强区域内城市联系的简要建议,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与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城市群 城市流 城市流强度 空间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源茶区历史文化探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宗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821-14822,共2页
结合宋代石刻和清代品茗诗作等史料,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方面对万源茶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偏北的秦巴山区已选育出春分前可采摘的特早生省级优良品种"巴山早"。
关键词 万源 茶区 茶史文化 经济信息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史研究相关史料诠释 被引量:3
4
作者 薛宗保 薛德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379-4380,4385,共3页
借助相关史料,分别对茶作为祭品、贡品、菜食的记载进行了考据,并对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的历程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 祭品 贡品 菜食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经济区城市流强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宗保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97-201,共5页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它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城市流强...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它描述了城市对外联系的强弱。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深入的宏观背景下,以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成渝经济区为例,运用城市流强度的方法对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重庆和成都,是区域经济集聚和扩散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德阳、绵阳、资阳、自贡、南充、达州、广安等7个城市,是区域次级辐射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眉山、遂宁、乐山、雅安、泸州、内江、宜宾等7个城市,为地方集聚和辐射中心。最后提出了加强区域内城市联系的简要建议,以期加快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城市群 城市流 城市流强度 空间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贡鲜荔枝途径考辨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宗保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49-150,156,共3页
荔枝原产我国南方,汉初入贡长安。本文引据了文史资料和文献,系统考证了唐代进贡鲜荔枝来历及运送途径。
关键词 唐代 涪州 贡鲜荔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山古道与秦巴茶业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宗保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汉中是早期西北茶马贸易茶的集散地,就近利用秦巴茶叶,无虑长途输运之弊。"巴茶"沿巴山古道至汉中,一直延续到茶马贸易衰落。苛征茶税,忽视技术改进,束缚了秦巴茶业发展。
关键词 巴山古道 秦巴茶业 巴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理念下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四川达州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宗保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9期7-9,109,共4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城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城市新一轮发展中抢抓新机遇,需从以生态城市为目标,提升城乡整体形象;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加快生态修复;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加快绿色发展;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助力绿色产业等方面重点探索,以此推进达州城市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发展理念 生态环境 达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间道”与秦巴茶业 被引量:1
9
作者 薛宗保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1期15-17,共3页
汉中是早期西北茶马贸易茶的集散地,就近利用秦巴茶叶,无虑长途输运之弊。"巴茶"沿"巴间道"至汉中,一直延续到茶马贸易衰落。苛征茶税,忽视技术改进,束缚了秦巴茶业发展。
关键词 巴间道 秦巴茶业 巴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宗保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44-145,147,共3页
通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过程、内涵的阐述,指出生态文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协同进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通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过程、内涵的阐述,指出生态文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协同进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申君故里在“万倾池”质疑
11
作者 薛宗保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5,185,共3页
达州所属之太平县,今万源市,其地有"万倾池"的地名最早见于北宋。尔后,多有地理典籍、方志引录。清《太平县志》对万倾池有详述。把春申君故里与万倾池联系在一起的始作俑者是王存等人,其所据《图经》为孤证,且无出处,不足为... 达州所属之太平县,今万源市,其地有"万倾池"的地名最早见于北宋。尔后,多有地理典籍、方志引录。清《太平县志》对万倾池有详述。把春申君故里与万倾池联系在一起的始作俑者是王存等人,其所据《图经》为孤证,且无出处,不足为信。明代引录者对此即有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倾池 太平县 万源市 春申君故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化改革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以四川达州为例
12
作者 薛宗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1期11138-11140,共3页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总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破解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富民强国... 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总目标。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助于破解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亦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富民强国的必然路径选择。该研究以四川达州为例,概述了达州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分析了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深化达州城乡一体化需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方面深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改革 发展 达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的早期利用方式及衍变
13
作者 薛宗保 《农学学报》 2011年第A01期18-19,66,共3页
以史料为据回顾了茶的早期利用方式及衍变过程:神农时代发现了茶可作药用;先秦以前,茶的利用方式是晒干收藏,煮作羹饮;秦汉之际,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汉晋时期形成了茶叶生产的雏形。西汉蒙山植茶与吴理真无关,有可能是"道人"... 以史料为据回顾了茶的早期利用方式及衍变过程:神农时代发现了茶可作药用;先秦以前,茶的利用方式是晒干收藏,煮作羹饮;秦汉之际,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汉晋时期形成了茶叶生产的雏形。西汉蒙山植茶与吴理真无关,有可能是"道人"所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 衍变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邛海水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申立 杨位飞 薛宗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1,共4页
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邛海环境问题研究中,通过对邛海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初步评价得出邛海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1988年最好,其次是2004年,2000年最差。
关键词 邛海 水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与土地持续利用——以广安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申立 薛宗保 +2 位作者 杨位飞 潘安 罗江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5期440-445,共6页
为探讨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的模式,利用MAPG 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从多方面说明土地整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定3个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 为探讨低山丘陵区土地整理的模式,利用MAPG IS软件综合处理研究区大量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特点,从多方面说明土地整的迫切性。依据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目标,划定3个土地开发整理区,确定开发整理的方向及重点。研究得出土地整理是改善用地结构、协调人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土地整理应以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为核心,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土地整理 土地利用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达州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万源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传松 薛宗保 陈怀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1期3-5,112,共4页
该文以万源为个案,通过梳理达州市茶业历史,分析当地茶品质特色,论证达州市茶产业冠名"富硒茶"的可行性,以探寻达州市茶业产品发展方向,利用"巴山雀舌"品牌提升达州茶叶产业形象。为促进达州市优质绿茶产业发展,从... 该文以万源为个案,通过梳理达州市茶业历史,分析当地茶品质特色,论证达州市茶产业冠名"富硒茶"的可行性,以探寻达州市茶业产品发展方向,利用"巴山雀舌"品牌提升达州茶叶产业形象。为促进达州市优质绿茶产业发展,从原料生产、严格制度、市场开拓、队伍建设、研究机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茶 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研究 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高中20年的一点儿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宗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15,共2页
我国的职业高中开办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至今算来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开办之初的前十年经历过一段"辉煌"之后,许多地方的职业高中可以说是"一路下滑",为数不少的职业高中在萎缩,有的甚至面临绝境.为什么经济在向... 我国的职业高中开办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至今算来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开办之初的前十年经历过一段"辉煌"之后,许多地方的职业高中可以说是"一路下滑",为数不少的职业高中在萎缩,有的甚至面临绝境.为什么经济在向前发展而职业高中却在向后倒退呢?是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吗?否,社会依然需要大量初、中级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有些职业高中走到今天这一步,完全是在办学思路上存在着许多误区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高中 社会需求 办学思路 办学方向 就业导向 办学层次 课程设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