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作物需水量预报决策辅助系统 被引量:17
1
作者 上官周平 邵明安 薛增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旱地作物需水量预报决策辅助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 Penman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西北旱区的农学知识、模型以及经验进行系统集成而建立的智能化计算机软件系统 ,该系统是西北地区节水农业专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可为... 旱地作物需水量预报决策辅助系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在 Penman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西北旱区的农学知识、模型以及经验进行系统集成而建立的智能化计算机软件系统 ,该系统是西北地区节水农业专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可为陕西关中地区的冬小麦、夏玉米的栽培作出灌溉方案的决策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作物 作物需水量 决策辅助系统 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优质丰产专家系统简介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小平 冯小军 +6 位作者 杨之为 杨佐营 王汝贤 花蕾 范崇辉 赵政阳 薛增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36-138,共3页
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Delphi5.0开发出的"苹果优质丰产专家系统",由品种选择、树下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害识别与防治、害虫识别与防治、采后管理、防治历、农药简介和决策等10个模块组成。该系统可通过屏幕获得... 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Delphi5.0开发出的"苹果优质丰产专家系统",由品种选择、树下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害识别与防治、害虫识别与防治、采后管理、防治历、农药简介和决策等10个模块组成。该系统可通过屏幕获得相关信息,将之作为逻辑谓词并与相应的知识库匹配,进行查找和推理,指导果农对果园进行管理,以提高果农素质及其对果园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优质丰产专家系统 DELPHI5.0 模块 系统开发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蚜总科(Aphidoidea)名录 被引量:2
3
作者 袁锋 薛增召 戴小枫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26,共4页
蚜虫是农、林、药等经济植物上的一类大害虫。能引起植物营养不良乃至畸形生长;许多种蚜虫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陕西省蚜虫区系过去一直无人进行系统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且资料分散,给害虫鉴定工作带来困难。1984年,... 蚜虫是农、林、药等经济植物上的一类大害虫。能引起植物营养不良乃至畸形生长;许多种蚜虫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陕西省蚜虫区系过去一直无人进行系统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且资料分散,给害虫鉴定工作带来困难。1984年,袁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蚜总科 名录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工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薛增召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39,共3页
本文详细而系统地综述了中国昆虫在同工酶方面的研究情况,内容包括研究技术与方法的改进,昆虫酯酶同工酶研究;其它同工酶研究等。最后明确了昆虫同工酶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昆虫 进展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蚜虫酯酶同工酶谱与其分类关系研究
5
作者 薛增召 霍绍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9-30,共2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andani)、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蚜R.h.padi(L.)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蚜虫酶谱均有区别,其...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andani)、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蚜R.h.padi(L.)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蚜虫酶谱均有区别,其差异与它们所处的分类地位相符。禾谷缢蚜、玉米蚜酶带数较为接近,分别为13、14条;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分别为9条和5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酶 同功酶 小麦 蚜虫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陵、太白两地麦二叉蚜种群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
6
作者 薛增召 张满让 +1 位作者 霍绍棠 王炜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93-94,共2页
杨陵、太白两地麦二叉蚜种群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ComparativeStudiesontheEsteraseIsozymesinTwoPopulationsof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薛增... 杨陵、太白两地麦二叉蚜种群酯酶同工酶比较研究ComparativeStudiesontheEsteraseIsozymesinTwoPopulationsof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薛增召,张满让,霍绍棠,王炜(陕西省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二叉蚜 种群 酯酶 同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涕灭威颗粒剂对棉花苗期害虫作用效果
7
作者 薛增召 李建军 +2 位作者 张满让 阴甲其 王自治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2期15-16,共2页
1995~1996年,笔者应用涕灭威颗粒剂对棉田中主要害虫进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播种时1hm2施5%涕灭威颗粒剂15kg与棉籽同沟相伴撒下,可有效控制小地老虎、棉蚜的危害,对害虫天敌无明显影响。在栽培措施与其它... 1995~1996年,笔者应用涕灭威颗粒剂对棉田中主要害虫进行大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播种时1hm2施5%涕灭威颗粒剂15kg与棉籽同沟相伴撒下,可有效控制小地老虎、棉蚜的危害,对害虫天敌无明显影响。在栽培措施与其它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应用涕灭威颗粒剂可增产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涕灭威 颗粒剂 棉花 苗期 害虫
全文增补中
三种赤眼蜂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霍绍棠 王炜 薛增召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4-86,共3页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s,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共11个群体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赤眼蜂的酯...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s,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和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共11个群体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赤眼蜂的酯酶共显示9条电泳酶带,松毛虫赤眼蜂有5条带,螟黄赤眼蜂有6~8条带,广赤眼蜂有6~7条带。从酯酶电泳酶谱上可以将这3种赤眼蜂区分开。同时广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各群体间也有一些差异,可作为赤眼蜂种间或种内群体的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酯酶同工酶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建军 李修炼 +1 位作者 薛增召 成卫宁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9-10,共2页
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m-x直线回归法和Taylor指数法对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种群呈均匀分布,种群个体间相互排斥。
关键词 玉米田 棉铃虫 分布型 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麦田除草剂的筛选及残留对后茬作物药害分析
10
作者 张满让 薛增召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1期56-58,共3页
大田药效试验表明,扑草净与燕麦枯混用对麦田阔叶杂草和野燕麦防效显著;阔叶净(巨星)、甲磺隆、2,4-D丁酯与扑草净混用对阔叶杂草防效也较好.室内盆栽玉米、大豆进行残留分析表明,甲磺隆对后茬作物玉米、大豆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麦田 除草剂 混用 残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麦长管蚜峰值密度及冬小麦产量损失预测模型的验证试验
11
作者 N.Carter 薛增召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1年第1期40-42,共3页
历经一个三年的田间试验,于冬小麦的不同生育阶段采用多种杀虫剂防治蚜虫,用所获得的蚜虫发生数量与小支产量的结果验证Entwis?le和Dixon(1987)预测蚜虫为害和种群增长模型的准确性.一般来说,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种群的峰值和为... 历经一个三年的田间试验,于冬小麦的不同生育阶段采用多种杀虫剂防治蚜虫,用所获得的蚜虫发生数量与小支产量的结果验证Entwis?le和Dixon(1987)预测蚜虫为害和种群增长模型的准确性.一般来说,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种群的峰值和为害预测除在施药条件下外是不太准确的.但在三年的试验中逐年修正.其中一年为暴发年,另两年为非暴发年.特别是在早期喷雾情况下,把药效估计得过高,而实际上药剂的持续期比估计的短所造成的.建议今后开展在施用杀虫剂情况下的蚜虫种群发育速率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长管蚜 产量损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