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化内涵和艺术创造下的产品创新 被引量:2
1
作者 蔺相东 曹巨江 +1 位作者 石均 刘晓晨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1-223,共3页
提出文化是协调社会的媒介,设计作为物质生产的前提,引领人们的消费。探析产品创新中,以科技"智能文化"为基础,以一定价值观的观念文化为导向,以艺术作为形式创造的手段,表现深邃文化内涵下的产品创新,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出文化是协调社会的媒介,设计作为物质生产的前提,引领人们的消费。探析产品创新中,以科技"智能文化"为基础,以一定价值观的观念文化为导向,以艺术作为形式创造的手段,表现深邃文化内涵下的产品创新,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探讨影响产品创新的文化和艺术因素,为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内涵 艺术创造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游牧民族设计文化流变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蔺相东 王洪波 +1 位作者 刘飞 崔红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32,共5页
目的以北方辽阔草原上游牧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个朝代为背景,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为基础;以三朝的生活用品在继承吸收唐宋生活用品基础上取得的新成就为切入点,探究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设计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应用于地区文化产业。方法从设计... 目的以北方辽阔草原上游牧民族建立的辽金元三个朝代为背景,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为基础;以三朝的生活用品在继承吸收唐宋生活用品基础上取得的新成就为切入点,探究内蒙古地区民族文化设计的传承与发展,进而应用于地区文化产业。方法从设计文化的发展观点,对辽金元时期手工艺品的总体面貌、时代特征、民族风格、造型艺术、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创新意识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结论找出由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创造出的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的同一性,文化风格的一致性与民族风格的独特性,总结内蒙古地区游牧民族设计文化的流变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设计流变 民族风格 设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吹式深松机整机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蔺相东 苏宏杰 +4 位作者 崔红梅 李飞宇 赵永来 高伟 伊德尔朝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对气吹式深松机进行田间振动试验,得到气吹式深松机整机振动信号。通过对振动信号时域与频域的信号分析,确定了气吹式深松机振动的基频为9Hz,振动的主频为19Hz。此外,由于存在柴油机与空气压缩机的倍频成分,通过相干分析,确定了柴油机... 对气吹式深松机进行田间振动试验,得到气吹式深松机整机振动信号。通过对振动信号时域与频域的信号分析,确定了气吹式深松机振动的基频为9Hz,振动的主频为19Hz。此外,由于存在柴油机与空气压缩机的倍频成分,通过相干分析,确定了柴油机与空气压缩机的振动为气吹式深松机整机振动的主要振动源。研究可为下一步气吹式深松机整机动力学分析提供依据,为后续气吹式深松铲的优化改进、整机模态分析、整机的优化减阻,以及解决深松深度不平衡等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吹式深松机 振动 相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板结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弘跃 崔红梅 +2 位作者 闫建国 王利娟 蔺相东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7年第12期68-73,共6页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过渡依赖化肥和除草剂,残留地膜清理不彻底,土壤板结速度急剧增加,板结程度十分严重,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较低,作物产量逐年下降等实际问题,采用炭化秸秆覆盖后旋耕+地表覆盖、地表覆盖炭化秸秆、不施撒... 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过渡依赖化肥和除草剂,残留地膜清理不彻底,土壤板结速度急剧增加,板结程度十分严重,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较低,作物产量逐年下降等实际问题,采用炭化秸秆覆盖后旋耕+地表覆盖、地表覆盖炭化秸秆、不施撒炭化秸秆三种模式开展板结土壤改良试验研究。对秋翻前、冻融期和幼苗期农田不同土层进行土壤紧实度、容重和有机质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引入机械旋耕将炭化秸秆还田可有效降低浅层耕作板结土壤的紧实度和容重,并提升其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耕 土壤紧实度 土壤容重 板结土壤 炭化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