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FC-CFD耦合的发泡泥浆渗流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袁俊平 徐星宇 +2 位作者 陈龙 丁国权 蔺彦玲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37-45,共9页
基于PFC3D软件建立了一维发泡泥浆渗流模型,开展流固耦合模拟,并通过FISH函数实现气泡粒径的动态调整。此外,开发了连续注浆算法,验证了泥浆分布的均匀性与连续性,成功模拟发泡泥浆在土层中的渗流过程。针对泥膜形成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 基于PFC3D软件建立了一维发泡泥浆渗流模型,开展流固耦合模拟,并通过FISH函数实现气泡粒径的动态调整。此外,开发了连续注浆算法,验证了泥浆分布的均匀性与连续性,成功模拟发泡泥浆在土层中的渗流过程。针对泥膜形成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三类计算终止条件,并通过对比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泥浆 PFC3D 流固耦合 渗流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诱导各向异性对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袁俊平 蔺彦玲 +1 位作者 丁鹏 韩春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裂隙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使土体渗透性在不同方向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显著地影响了边坡降雨入渗规律。为了揭示裂隙诱导各向异性对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规律,利用Seep/W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就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 裂隙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使土体渗透性在不同方向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从而显著地影响了边坡降雨入渗规律。为了揭示裂隙诱导各向异性对边坡降雨入渗的影响规律,利用Seep/W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别就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区域等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裂隙诱导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等因素均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的影响,在边坡排水设计与稳定分析时须予以考虑,降雨强度大于顺裂隙方向渗透系数时,裂隙诱导各向异性的影响才会表现出来。裂隙诱导各向异性主要影响降雨初期渗流场,随降雨历时增大,裂隙诱导各向异性的影响逐渐减小,长历时降雨条件下可不考虑这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各向异性 边坡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住宅区现状分析与更新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晓东 胡俊成 +1 位作者 杨青 蔺彦玲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92,共5页
由于资金不足、影响因素复杂和认识不完整,导致目前老旧住宅区分类界限模糊,工作针对性不够,效果欠佳。故而,提出从"安全、适老、节能环保、宜居、提升品质"角度着力制定:可持续的老旧住宅区更新提升标准,并以"服从城市... 由于资金不足、影响因素复杂和认识不完整,导致目前老旧住宅区分类界限模糊,工作针对性不够,效果欠佳。故而,提出从"安全、适老、节能环保、宜居、提升品质"角度着力制定:可持续的老旧住宅区更新提升标准,并以"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四新、政府主导、有序开展、有效协作"的基本原则,为老旧住宅区更新提升工作提供导向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住宅区 内涵分析 主要方向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水历时对裂隙膨胀土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袁俊平 丁巍 +2 位作者 蔺彦玲 张锋 王启贵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年第1期83-86,共4页
许多与膨胀土有关的工程问题都与其渗透性有关,由于膨胀土的胀缩性,裂隙膨胀土的渗透性会随渗透历时而逐渐变化。利用柔性壁渗透仪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有无裂隙、浸水历时长短等对膨胀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许多与膨胀土有关的工程问题都与其渗透性有关,由于膨胀土的胀缩性,裂隙膨胀土的渗透性会随渗透历时而逐渐变化。利用柔性壁渗透仪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渗透试验,分别研究了有无裂隙、浸水历时长短等对膨胀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有裂隙时膨胀土渗透系数比无裂隙时大2个数量级左右;浸水后,裂隙膨胀土的渗透性迅速显著降低,大约2 d^3 d后趋向稳定,稳定后渗透系数约比浸水前低1~2个数量级,与无裂隙膨胀土接近。为工程设计和数值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 渗透系数 浸水历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垫层料冻胀性的影响
5
作者 袁俊平 丁鹏 +2 位作者 蔺彦玲 韩春雷 王强林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共6页
基于对寒冷地区面板堆石坝垫层冻胀变形大小进行研究,以细粒含量为研究重点,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进行了系列室内冻胀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相对密度对垫层料冻胀变形的影响规律。试验发现:细粒含量较小时,试样冻胀率随相对密度增大... 基于对寒冷地区面板堆石坝垫层冻胀变形大小进行研究,以细粒含量为研究重点,利用自制的试验装置,进行了系列室内冻胀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相对密度对垫层料冻胀变形的影响规律。试验发现:细粒含量较小时,试样冻胀率随相对密度增大而增大;而细粒含量较大时,试样冻胀率随相对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对基于孔隙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垫层料冻胀率随表观孔隙数量n的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即存在一个临界值n*,当表观孔隙数量n超过该临界值时,垫层料冻胀率随表观孔隙数量n的增大反而减小。提出了有效孔隙数量n'的概念和计算办法,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垫层料冻胀率随有效孔隙数量n'呈单调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层料 冻胀变形 细粒含量 孔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对边坡的渗流及稳定性影响分析
6
作者 蔺彦玲 袁俊平 +2 位作者 丁鹏 王强林 韩春雷 《低温建筑技术》 201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对存在裂隙的边坡进行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的渗流及稳定性计算,并考虑了裂隙位置、深度及主裂隙的方向对边坡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主裂隙方向竖直时,雨水更容易下渗对边坡的渗流影响最大;裂隙位于坡顶和坡脚时,最危险滑动面位于... 对存在裂隙的边坡进行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的渗流及稳定性计算,并考虑了裂隙位置、深度及主裂隙的方向对边坡渗流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主裂隙方向竖直时,雨水更容易下渗对边坡的渗流影响最大;裂隙位于坡顶和坡脚时,最危险滑动面位于边坡深部,裂隙位于坡中时,边坡容易产生浅层的局部滑坡;裂隙位于坡中时,边坡的稳定性与主裂隙的方向密切相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主裂隙方向 渗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三对角Toeplitz矩阵的求逆算法及其稳定性
7
作者 蔺小林 蔺彦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71-174,17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周期三对角Toeplitz矩阵逆的新算法,其思想为通过周期三对角Toeplitz矩阵的特殊结构,利用矩阵的LU分解,以及矩阵方程的求解方法,先求出逆矩阵的第一列和最后一列,然后依次求出逆矩阵的其他列.该算法不需要对矩阵的各阶顺... 提出了一种求解周期三对角Toeplitz矩阵逆的新算法,其思想为通过周期三对角Toeplitz矩阵的特殊结构,利用矩阵的LU分解,以及矩阵方程的求解方法,先求出逆矩阵的第一列和最后一列,然后依次求出逆矩阵的其他列.该算法不需要对矩阵的各阶顺序主子式进行限制,同时适用于计算机实现的代数系统.算法稳定性较好并且算法复杂性较低,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三对角Toeplitz矩阵 LU分解 逆矩阵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层料冻融循环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袁俊平 丁鹏 +1 位作者 李康波 蔺彦玲 《低温建筑技术》 2015年第1期19-22,共4页
面板坝垫层料的冻融循环会影响垫层材料的强度变化,影响坝体的正常使用。为探索寒区面板坝垫层料的冻融规律,采用改进的单向固结装置,针对不同冻融次数、相对密度、初始含水率的垫层料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摩擦角随冻融次数的... 面板坝垫层料的冻融循环会影响垫层材料的强度变化,影响坝体的正常使用。为探索寒区面板坝垫层料的冻融规律,采用改进的单向固结装置,针对不同冻融次数、相对密度、初始含水率的垫层料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摩擦角随冻融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粘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没明显变化;摩擦角随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相对密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定义了摩擦因素系数,拟合了摩擦因素系数和摩擦角之间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层料 冻融循环 直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广义正定矩阵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
9
作者 蔺小林 蔺彦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83-185,共3页
在实正定矩阵、广义实正定矩阵和复正定矩阵定义及其性质的基础之上,给出了复广义正定矩阵的定义及其一些性质,并对相关性质给出了详细完整的证明,推广了实正定矩阵、广义实正定矩阵和复正定矩阵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复广义正定矩阵 HERMITE矩阵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公式的简化“三点”击实试验方法
10
作者 蔺彦玲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5期52-53,共2页
室内击实试验是确定粘性土最大干密度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已有提高击实试验效率的方法,认为李君纯提出的统计法具有普适性;在已有试验数据基础上提出了现场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经验公式,最后基于现场干密度—最大干密度经验公式和李君纯... 室内击实试验是确定粘性土最大干密度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已有提高击实试验效率的方法,认为李君纯提出的统计法具有普适性;在已有试验数据基础上提出了现场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经验公式,最后基于现场干密度—最大干密度经验公式和李君纯提出的统计法预测最优含水率提出了简化"三点"击实试验方法,该方法缩小了最优含水量的范围,降低了试验补点的可能性,减少了试验工作量,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实试验 最大干密度 最优含水量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