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寨油田明六区块完善井网研究
1
作者 王志敏 徐仁起 +2 位作者 向侦兵 蔺建武 王玉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6期898-899,共2页
文明寨油田明六区块属于复杂断块油田,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断层多、断块小而破碎、构造极复杂、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层物性好、油藏高度小、储量丰度高;针对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开发特点,采用了地质资料和开发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 文明寨油田明六区块属于复杂断块油田,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断层多、断块小而破碎、构造极复杂、含油层系多、含油井段长、油层物性好、油藏高度小、储量丰度高;针对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开发特点,采用了地质资料和开发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块复杂构造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分析;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部署了调整治理方案,实施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复杂断块 构造认识 完善井网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时丕同 蔺建武 +3 位作者 米乃哲 赫文昊 刘至 张小奇 《非常规油气》 2014年第3期29-36,共8页
延长油田水平井施工中地质导向存在地震资料缺乏、井间构造不明、油层预测误差较大等地质风险,针对以上技术难点,结合延长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现有的基础数据、目的任务,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对策。钻前通过资料分析对比,对构造、储层和连通... 延长油田水平井施工中地质导向存在地震资料缺乏、井间构造不明、油层预测误差较大等地质风险,针对以上技术难点,结合延长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现有的基础数据、目的任务,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对策。钻前通过资料分析对比,对构造、储层和连通性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采用大构造趋势与砂体形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微构造及储层连通性,进行地质风险分析,提出技术对策,作出预案。入窗前精细地层对比,入窗时实时调整井斜和垂深确保中靶。通过调整钻头与储层间的位置关系实现水平段轨迹跟踪与监控,同时作出自然伽马、气测等数据随斜深和垂深变化的关系图,根据钻遇情况实时修正地质模型指导钻进。总结为:实时对比,提前着陆,稳斜找层,着陆重模,稳斜钻进。通过现场应用与不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质导向 中靶技术 轨迹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亮 杨江 +1 位作者 张鹏 蔺建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49-52,共4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旬邑地区长8储层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结构压力参数与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长8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旬邑地区长8储层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结构压力参数与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长8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长8储层由于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远砂坝次之;压实和胶结作用会使储层致密化,损失部分孔隙,但溶蚀作用改善了孔喉的储渗能力、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后期构造改造作用使储层岩石破碎形成裂缝,进一步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旬邑地区 孔隙结构类型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ZI与PNN方法的流动单元划分研究——以NNW油田松700区长6储层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伟 蔺建武 丁磊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0期58-61,65,共5页
在NNW油田松700区长6储层精细分层对比和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取芯井物性数据、测井数据、选用流动带指标(FZI)方法将取芯井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成A、B、C、D四类,并建立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 在NNW油田松700区长6储层精细分层对比和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取芯井物性数据、测井数据、选用流动带指标(FZI)方法将取芯井长6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成A、B、C、D四类,并建立流动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NN)技术对取芯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学习训练,建立其与测井参数的关系模型,利用非线性关系模型对非取芯井长6储层流动单元进行预测,从预测结果看,非取芯井流动单元的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分布相吻合,PNN的预测精度较高,为非取芯井流动单元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流动带指标 概率神经网络 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自然渗吸贡献研究及归一化采收率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崔鹏兴 梁卫卫 +1 位作者 蔺建武 孟潇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3期63-67,51,共6页
为了测定自然渗吸对采收率的贡献,本研究在以取芯和人工压制两类样品的静态渗吸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开展对渗吸贡献作用的测试,并针对目标储层建立了无因次渗吸时间模型和归一化采收率模型。通过试验结果和模型应用表明:渗透率为0.51mD的... 为了测定自然渗吸对采收率的贡献,本研究在以取芯和人工压制两类样品的静态渗吸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开展对渗吸贡献作用的测试,并针对目标储层建立了无因次渗吸时间模型和归一化采收率模型。通过试验结果和模型应用表明:渗透率为0.51mD的取芯岩样在水驱含水率达到100%后,在静置20h后再用水驱其采收率增加了6.09%。渗透率为2.52mD的取芯岩样在渗吸时间达到150h后进行模拟地层水驱替,测得渗吸驱油效率能占到总采收率的55.5%。利用试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应用,验证后可知,边长分别为1m、2m、3m、4m、5m的基质岩块,其在达到极限渗吸采收率的50%时,所需的时间依次是2.38年、6.47年、11.81年、19.6年、32.47年,说明基质岩块的尺寸越大,达到相同采出程度的时间越久,这一结果也解释了低渗透油藏利用天然能力开采可以持续很多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渗吸 贡献 无因次 归一化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丹油田X区长6储层非均质性及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康 党海龙 +4 位作者 康胜松 畅斌 石彬 蔺建武 王敏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2期55-60,83,共7页
在岩心和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内、层间和平面3个级别对志丹油田X区长6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长621小层最强,长612小层最弱;层间隔层较为发育,主要以泥岩或者粉砂质泥岩为主;平... 在岩心和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层内、层间和平面3个级别对志丹油田X区长6储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长621小层最强,长612小层最弱;层间隔层较为发育,主要以泥岩或者粉砂质泥岩为主;平面上孔渗主要受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的影响,下水分流河道数值高,向河道两翼逐渐变差。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对油气在储层中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油田 长6储层 非均质性 油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区块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康 陈芳萍 +4 位作者 石彬 畅斌 罗麟 蔺建武 郭欢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42-44,147,共3页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区块长6储层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分析化验数据,该区块长6储层砂岩长石和石英含量较高,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利用毛管压力曲线、渗透率、孔隙度、中值压力、最大进...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区块长6储层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分析化验数据,该区块长6储层砂岩长石和石英含量较高,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利用毛管压力曲线、渗透率、孔隙度、中值压力、最大进汞饱和度等参数对研究区块长6储层的压汞曲线进行分类评价,将本区毛管压力曲线分为I类、II类和Ⅲ类。吴仓堡区块长6储层岩石类型为含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储层以粒间孔、粒内孔为主,平均孔隙度9.17%,平均渗透率1.21×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以原生孔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仓堡区块 长6储层 储层特征 非均质性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二次开发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8
作者 孙宇翔 蔺建武 +2 位作者 王涛 刘道宏 孙淑娟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157-158,共2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次开发经济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仅局限于单独的某个油田区块或者某个采油厂,辐射的业务也不只是油田的开发与生产,还有与油田开发相关的一些业务,决策...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次开发经济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其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仅局限于单独的某个油田区块或者某个采油厂,辐射的业务也不只是油田的开发与生产,还有与油田开发相关的一些业务,决策人员在进行项目决策时应从整体上考虑二次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二次开发 经济评价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