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惠东女是否少数民族 被引量:4
1
作者 《东南学术》 1988年第5期66-70,共5页
福建惠安“东南则崇武与小(山乍),俱大海矣,纵九十里,横八十里,”它包括今崇武、山霞、涂寨、东岭、净峰、小蚱、辋川等七个乡,共有387,000多人,均占全县人口的45%。这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与邻近汉族地区不同的婚后妇女长住娘家的古老婚... 福建惠安“东南则崇武与小(山乍),俱大海矣,纵九十里,横八十里,”它包括今崇武、山霞、涂寨、东岭、净峰、小蚱、辋川等七个乡,共有387,000多人,均占全县人口的45%。这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与邻近汉族地区不同的婚后妇女长住娘家的古老婚俗,崇武与小(山乍)(包括净峰一部分)的妇女的装束也很有特色。她们是否少数民族,这不仅是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长住娘家 惠东女 婚俗 崇武 服饰 汉族 福建惠安 妇女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民族“山都木客”历史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87-94,共8页
汉晋及唐宋时期,在史书上曾出现一种名叫“山都木客”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和南方诸省,尤以赣、粤、闽交界的山区较为集中。由于这种人生活在深山,有的还是“巢居”,不易为人所觉察。因此在一些史籍的记载中,往往把它们当为神... 汉晋及唐宋时期,在史书上曾出现一种名叫“山都木客”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和南方诸省,尤以赣、粤、闽交界的山区较为集中。由于这种人生活在深山,有的还是“巢居”,不易为人所觉察。因此在一些史籍的记载中,往往把它们当为神鬼或怪兽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客 古代民族 少数民族 记载 身体特征 福建 山海经 名称 闽都别记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闽中郡治及冶都冶县地望的一些看法 被引量:9
3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61-68,共8页
关于秦闽中郡的设置及其辖属范围、闽越王无诸冶都以及西汉冶县的地望,都是东南地区古代民族历史、地理必须涉及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意见还很不一致。李祖弼同志在《闽中疆域考》一文中认为闽中郡辖属只包括今浙江南部和... 关于秦闽中郡的设置及其辖属范围、闽越王无诸冶都以及西汉冶县的地望,都是东南地区古代民族历史、地理必须涉及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意见还很不一致。李祖弼同志在《闽中疆域考》一文中认为闽中郡辖属只包括今浙江南部和福建的大部份,无诸冶都最早在浙江章安,后来才迁到福州;西汉武帝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 汉武帝 闽越 越王 东南地区 汉书 地望 浦城县 西汉王朝 太平御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筹台宗匠”蓝鼎元——评述蓝鼎元治台方略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号任庵,号鹿洲,清康雍时人。自幼好学,泛览诸家,努力著述,深造自得,文章光华,尤以经世济民的“经济文章”见长。康熙六十年(1721)四月,台湾爆发了朱一贵起义,鼎元应族兄蓝廷珍之邀,“遂募戎伍”。朱一贵事...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别号任庵,号鹿洲,清康雍时人。自幼好学,泛览诸家,努力著述,深造自得,文章光华,尤以经世济民的“经济文章”见长。康熙六十年(1721)四月,台湾爆发了朱一贵起义,鼎元应族兄蓝廷珍之邀,“遂募戎伍”。朱一贵事件平息后,对于如何治理台湾,鼎元提出一些重大举措,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被史家誉为“筹台之宗匠”。本文仅就蓝鼎元治台的一些政见和办法加以综合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鼎元 治理台湾 《东征集》 朱一贵起义 《台湾通史》 开发与建设 宗匠 重要性 统一台湾 经世济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闽越史探讨福建境内封建郡县始置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9-56,共8页
关于秦代闽中郡和汉代冶县设置与否,以及对这两个郡、县设置的地点,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最近福建历史地图编委会拟重新绘制地图时,还为此召开过专题学术讨论会,意见仍很不统一。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福建古代史的一个大问题。本文仅从闽... 关于秦代闽中郡和汉代冶县设置与否,以及对这两个郡、县设置的地点,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最近福建历史地图编委会拟重新绘制地图时,还为此召开过专题学术讨论会,意见仍很不统一。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福建古代史的一个大问题。本文仅从闽越史的角度探讨福建境内封建郡县设置问题。一、秦的统一和闽中郡的出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在六国的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在征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包括东南和南部地区百越民族后,也同样建立郡县制。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派“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秦始皇 汉武帝 闽中 郡县制度 浦城县 越王 百越民族 汉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客家与当地民族诸关系
6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06-112,共7页
客家系因战乱由中原南迁的汉族。据估计,人口达数千万,散布于南方诸省及世界各地,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是历史上最早的聚居地。本文重点论述这支南迁的汉族——客家与当地民族的几个关系。一、“客”是与“主”相对而言,“客家”是因迁住... 客家系因战乱由中原南迁的汉族。据估计,人口达数千万,散布于南方诸省及世界各地,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是历史上最早的聚居地。本文重点论述这支南迁的汉族——客家与当地民族的几个关系。一、“客”是与“主”相对而言,“客家”是因迁住少数民族地区而得名秦汉时期,赣闽粤都是百越民族分布区,当时福建的大部分及赣东为闽越国居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赣 少数民族地区 交界地区 汉族 陈元光 秦汉时期 聚居地 百越民族 中原汉人 三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越民族史学术讨论会简介
7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29-29,共1页
百越民族史学术讨论会于6月17日至24日在我校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研究... 百越民族史学术讨论会于6月17日至24日在我校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三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研究机关和博物馆等三十二个单位六十多位代表参加,提交大会讨论和报告的论文五十篇。百越民族分布范围很广,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的泛称。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同国内其他民族的研究相比基础是薄弱的,在学术上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越南当局出于对外侵略和反华仇华的目的,大搞所谓越族历史研究,宣扬“以越南为中心”,鼓吹“中国文化南来说”,歪曲历史,颠倒是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百越民族 我国古代 中央民族学院 民族研究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南方民族 博物馆 越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福建崇安武夷山的架壑船棺 被引量:3
8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4期98-105,共8页
福建武夷山新发现的架壑船棺,虽然已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它的发现为研究福建古代史提供了一份新的重要的考古资料。1977年四月间,怀着很大的兴趣参观了这具船棺,并沿九曲实地察看了一些有船棺分布的地方。现根据武夷山观音岩发现的船棺结... 福建武夷山新发现的架壑船棺,虽然已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它的发现为研究福建古代史提供了一份新的重要的考古资料。1977年四月间,怀着很大的兴趣参观了这具船棺,并沿九曲实地察看了一些有船棺分布的地方。现根据武夷山观音岩发现的船棺结合文献资料,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请予批评教正。一、船棺的形制和特点目前全国已发现的船棺,最早的是四川,但是,武夷山所见的船棺同四川出土的不同,它一般选择在距地面几十米高,又不容易上去的悬崖峭壁的半山腰石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棺葬 观音岩 四川 考古资料 新发现 随葬品 葬俗 古代史 史书记载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福建崇安汉城的性质和时代的探討 被引量:3
9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Z1期160-169,共10页
1958年,福建省文管会在崇安县兴田公社城村大队调查一座汉代的城址,1959年对该城进行了部分的发掘。出土遗物相当丰富,共采集陶器、铜器和铁器392件,其中铁器156件(保存较好有71件),有犁、锄、斧、锯、矛、刀、镞、釜、钉、齿轮和链条;
关键词 西汉中期 铁器 福建地区 汉武帝 闽越 越王 西汉后期 兵器 陈直 王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春秋战国时代越国社会性质之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132-140,共9页
一九六三年叶国庆等同志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了《西汉闽越族的居住地和社会结构初探》一文。作者认为春秋时代“越族社会尚处在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到了战国时代,越被楚灭,“自此以后,越族贵族集团的组织崩溃了,加之以贵族间不断... 一九六三年叶国庆等同志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了《西汉闽越族的居住地和社会结构初探》一文。作者认为春秋时代“越族社会尚处在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到了战国时代,越被楚灭,“自此以后,越族贵族集团的组织崩溃了,加之以贵族间不断的内争,越族就依其原来的组织分裂为若干部落,各有其君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国 春秋战国时代 原始社会 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时期 越绝书 越族 春秋时代 社会经济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县东張鎮白豸寺新石器时代遺址第11—39探方发掘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国强 吕荣芳 +1 位作者 叶文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1期111-122,134-143,共22页
一前言1957年1月,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会在全省文物普查过程中,在福清縣东張鎮白豸寺前周圍及靠东断層發现一些石器和陶片。1957年12月再進行复查,确定是新石器时代遺址,遺址面積很大,当时拟加以保护未進行發掘。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文化 陶片 新石器时代遗址 陶器 文物工作 制作技术 墓葬 彩陶 遗物 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翁独健作有关元代历史和民族研究的报告
12
作者 蔣炳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2期122-,115,共2页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付所长、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系主任翁独健教授,应本校历史系的邀请,于五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来校先后作了两次学术报告,其题目是:《元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解放以来我国民族史研究的情况和问题》。此外,还和历史...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付所长、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系主任翁独健教授,应本校历史系的邀请,于五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来校先后作了两次学术报告,其题目是:《元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解放以来我国民族史研究的情况和问题》。此外,还和历史系、人类博物馆同志座谈有关师资培养和民族研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研究 民族史研究 元代 少数民族 中央民族学院 历史系 民族关系 中国社会 学术报告 系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畲族人民反抗元朝統治阶级的斗爭
13
作者 蔣炳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2期13-23,共11页
畲族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对缔造祖国的历史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畲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斗争,不论从时间、规模或其影响来看,都是以往历史上畲族人民反抗斗争所不及的。它在祖国的历史上,对于打击元朝统治階级、最终同... 畲族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民族,对缔造祖国的历史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畲族人民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斗争,不论从时间、规模或其影响来看,都是以往历史上畲族人民反抗斗争所不及的。它在祖国的历史上,对于打击元朝统治階级、最终同各族人民共同推翻元朝贵族的残酷统治,以及推动祖国历史前进,均发生过积极的作用。本文拟就畲族人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三部分进行初步的探讨。关于畲族的历史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记载,而在汉文记载中又多有封建士大夫階级对农民反抗斗争的污蔑歪曲,加上自己水平的限制,遗漏错误之处一定很多,切望大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抗 元朝 革命斗争 人民起义 起义军 人民生活 畲族 广大人民 反元 吊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