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下区域“以水定人”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朝晖 王彦兵 +2 位作者 杨贵羽 蔡露瑶 谢纪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64-167,共4页
水资源是支撑区域人口发展不可或缺的内生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不同承载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区域人口承载力。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高质量发展下区域"以水定人"的约束控制指导线。结果表明宁夏用水水平和经济发展与... 水资源是支撑区域人口发展不可或缺的内生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不同承载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区域人口承载力。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高质量发展下区域"以水定人"的约束控制指导线。结果表明宁夏用水水平和经济发展与取水量之间关系紧密,呈现协同增长趋势;根据预估的用水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取耗水总量指标约束控制下,全区2035年可承载人口为680~1050万人;要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达到人民富裕、环境宜居等目标,全区人口总量2035年须控制800万以内。本文研究方法可以为其他区域制定高质量发展下,人口规模控制指导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人口承载力 高质量发展 以水定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效率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评价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游进军 蔡露瑶 +2 位作者 林鹏飞 王彦兵 谢纪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1-642,共12页
针对现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评价方法以万元GDP产业用水量表达综合用水效率对农业用水影响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以二、三产业单位增加值综合用水量分析可承载经济规模,改进计算流程,推导直接计算可承载人口数量的公式,避免原有试算过... 针对现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评价方法以万元GDP产业用水量表达综合用水效率对农业用水影响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以二、三产业单位增加值综合用水量分析可承载经济规模,改进计算流程,推导直接计算可承载人口数量的公式,避免原有试算过程,更准确地反映产业结构变化对用水效率的影响,适应“四水四定”(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新要求,提高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以宁夏为例开展应用分析,按照农业用水保持现状不变,在全面小康水平下改进方法计算的可承载人口数量为903.7万人,相对现有方法可多承载140.2万人,在基本现代化水平下可承载人口数量降低至681.5万人,相对现有方法少承载90万人。结合宁夏实际情况设定不同情景,分析农业用水量、人均GDP、产业用水效率三者变化对结果的影响。按“四水四定”目标大幅压减水稻面积使农业用水量降低22%后,可承载人口提高118%,表明农业用水管控目标对承载能力影响显著。改进方法揭示农业用水量、非农用水效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的量化关系和作用机制,可为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三层次评价法 用水效率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河道实际径流计算——以岷江金马河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鹏飞 游进军 +5 位作者 井向阳 蒋云钟 杜捷 张宇航 付敏 蔡露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9,共11页
河道径流过程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现有水文模型主要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尺度通常较大,难以在小空间尺度内对河道径流量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系统性分析了对河道径流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二... 河道径流过程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十分重要,现有水文模型主要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尺度通常较大,难以在小空间尺度内对河道径流量进行分析。本文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系统性分析了对河道径流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河道实际径流计算方法。自然端综合考虑了上游入流、区间产汇流、河道分流及与地下水的交换量,社会端综合考虑了人工引水量、退水量及分水量,其中对农业退水量进一步细分至用水期退水和非用水期退水。以金马河温江段为研究案例,根据河道与规划闸坝、渠系的位置关系选择9个断面对径流量进行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区间汇流占总径流量的12.5%,是金马河径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金马河径流量年内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4—10月的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89.6%,主要以洪水的形式下泄,需要考虑修建梯级闸坝提升河道调蓄能力。岷江水厂取水口断面枯水年农业退水量对径流量的贡献率达到14.89%,表明枯水年社会端径流量对准确计算河道径流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规范标准中需要加强对社会经济用水的可靠性、一致性及代表性等相关分析。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对小尺度河道径流量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循环 二元模式 径流计算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于庆鑫 刘硕 +4 位作者 马丽娜 门志远 李陶陶 蔡露瑶 孙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3-799,共7页
为探究农田土壤中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体式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哈尔滨农田土壤中MPs的丰度、外观特征以及类型,并以有无农用膜为分类对比分析了MPs在农田... 为探究农田土壤中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体式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哈尔滨农田土壤中MPs的丰度、外观特征以及类型,并以有无农用膜为分类对比分析了MPs在农田土壤中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中MPs丰度范围在198.32~1002.61n/kg,平均值约为485.80n/kg,有农用膜覆盖的土壤中MPs丰度是无农用膜覆盖的1.69倍.垂直空间分布上,随着深度增加,MPs丰度降低.耕层土壤平均丰度约为(567.70±210.53)n/kg,犁底层MPs丰度降为(403.80±141.66)n/kg,降幅达到40.59%.在有农用膜覆盖的土壤中,占比最高的MPs类型为PE(46.61%),在无农用膜覆盖的土壤中,占比最高的MPs类型为PP(38.76%).土壤的颗粒组成对土壤中MPs的分布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黏粒是影响MPs丰度的主要因素(r=-0.6,P<0.05).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农田土壤MPs污染评估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数据,并为MPs在土壤中的迁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哈尔滨 农田土壤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祁晓强 袁可佳 +2 位作者 蔡露瑶 刘海鹏 董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18-2427,共10页
为了分析水泥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了成型方法、水泥剂量、压实系数和冲刷作用次数对水泥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冲刷作用对水泥改良黄土强度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静压法相比,振动法成型试件... 为了分析水泥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了成型方法、水泥剂量、压实系数和冲刷作用次数对水泥改良黄土抗冲刷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冲刷作用对水泥改良黄土强度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静压法相比,振动法成型试件的抗冲刷性能更优,其相对冲刷量至少可降低10%;水泥剂量提高1%(质量分数),抗冲刷性能平均提高16%,压实系数提高0.01,抗冲刷性能至少提高6.2%;冲刷作用次数对水泥改良黄土的冲刷质量损失影响较为显著,改良黄土累积冲刷量随冲刷作用次数增加呈线性增长;冲刷作用使改良黄土的抗压强度显著下降,振动法成型试件劣化度平均值为79.5%,静压法成型试件劣化度平均值为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水泥改良黄土 抗冲刷性能 成型方法 水泥剂量 压实系数 冲刷作用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