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酶法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夏光华 申铉日 +2 位作者 蔡锦红 徐克寒 张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5-179,共5页
为了探索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的基础上,以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和酶与底物质量比([E]/[S])为试验因素,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Orientase 20... 为了探索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工艺,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的基础上,以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和酶与底物质量比([E]/[S])为试验因素,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Orientase 20A酶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为41.74℃、pH3.97、酶解时间为6h、[E]/[S]为1.5%,酶解液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预测值分别为9.42%和35.01%,验证值分别为9.57%和35.21%。响应面对酶解法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的酶解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以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酶解肽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0.78mg/mL和8.26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酶法 响应面法 水解物 抗氧化活性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除术系统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伍端晓 蔡锦红 +5 位作者 陈燕 黄艳明 张悦 吴东海 黄秋萍 江国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596-1597,共2页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术系统在眼外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眼外伤需行玻璃体切除的住院病例28例采用23G玻璃体切除术,包括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外伤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晶状体皮质后脱位、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结果:所有手术...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术系统在眼外伤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眼外伤需行玻璃体切除的住院病例28例采用23G玻璃体切除术,包括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外伤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晶状体皮质后脱位、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结果:所有手术过程顺利,无需扩大巩膜穿刺口,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低眼压。结论:23G玻璃体切除术系统可在眼外伤中广泛应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手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玻璃体切除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校食品分析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3
作者 蔡锦红 《食品界》 2017年第4期51-51,53,共2页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和开发新产品的一门科学,是食品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这充分说明了食品分析的重要性。而进一步了解食品分析的对象及内容,确定在实验室内进行食品分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化学实验、微生...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和开发新产品的一门科学,是食品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这充分说明了食品分析的重要性。而进一步了解食品分析的对象及内容,确定在实验室内进行食品分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化学实验、微生物实验等,这使得食品分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加强高校食品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很是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食品分析 分析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体制 微生物实验 质量管理过程 实验室环境 强化食品 专业知识 标准操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G玻璃体切割系统硅油取出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吴东海 张悦 +2 位作者 蔡锦红 伍端晓 黄艳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评价23-Gauge(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应用于硅油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厦门眼科中心2011-02/06连续收治的硅油填充患者58例58眼。30例30眼应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28例28眼应用20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硅油取出术的临床资... 目的:评价23-Gauge(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应用于硅油取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厦门眼科中心2011-02/06连续收治的硅油填充患者58例58眼。30例30眼应用23G玻璃体切割系统,28例28眼应用20G玻璃体切割系统行硅油取出术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硅油取出时间,术前、术后1d;1wk;3,6mo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应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比两组网膜复位情况、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23G组与20G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1.81±5.64min及35.43±6.42min(t=6.382,P<0.01);平均硅油取出时间分别为6.8±2.76min及6.4±2.41min(t=0.356,P>0.05)。术前、术后1d;1wk;3,6mo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3G组:0.35±0.21,0.23±0.22,0.26±0.21,0.38±0.27,0.45±0.26;20G组:0.36±0.28,0.10±0.26,0.24±0.27,0.37±0.25,0.41±0.23。术前、术后1wk;3,6mo两组间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84,0.474,0.583,0.652,P均>0.05);术后1d23G组优于20G组(t=1.753,P<0.05)。术前、术后1d;1wk;3,6mo平均眼压分别为:23G组:18.3±2.21,12.2±2.42,15.2±2.31,16.3±2.97,16.5±2.23;20G组:17.6±2.28,11.1±2.47,16.4±2.37,16.9±2.27,17.4±2.26。术前、术后两组间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平均眼压均较术前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1.874,P<0.05),余时间点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G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整取出硅油,23G组2例残留少量硅油小泡,至末次随访时均自行吸收。术后两组视网膜均在位。并发症:术后1d20G组出现2例(7%)低眼压患者,23G组出现4例(13%),均在术后1wk后好转。两组均未出现眼内出血、脉络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23G组与20G组术后眼痛等不适的平均周数分别为0.85±1.23,2.62±1.23wk(t=5.942,P<0.01);术后眼红外观持续平均周数分别为1.15±1.23,4.13±2.38wk(t=5.753,P<0.01)。结论:23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系统应用于硅油取出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玻璃体切割系统 硅油取出术 无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皮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宙位 申铉日 +3 位作者 蔡锦红 李向飞 易美华 段振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20,共5页
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指标,研究罗非鱼皮色素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探讨了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用柠檬酸预处理鱼皮,以甲醇为溶剂提取鱼皮色素提取率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在树脂吸附分离过程中,鱼皮... 以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指标,研究罗非鱼皮色素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探讨了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用柠檬酸预处理鱼皮,以甲醇为溶剂提取鱼皮色素提取率及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在树脂吸附分离过程中,鱼皮色素在4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效率随样品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丙酮洗脱鱼皮色素的解吸率最高;洗脱时间在20 min内达到解吸平衡;洗脱料液比为1∶2(mL/mL)时效果最优;上样流速在0.10 mL/min^0.20 mL/min范围内吸附效率达85%以上;解吸速度在0.15 mL/min^0.40 mL/min范围内解吸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鱼皮色素经树脂分离后,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X-5树脂对色素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吸附分离能力,有望应用于鱼皮色素中天然抗氧化成分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皮色素 1 1-苯基苦基苯肼 提取率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悦 黄婉荣 +4 位作者 蔡锦红 陈燕 吴东海 江国华 黄秋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2003-01/2009-01收治的56例64眼ARN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坏死 疱疹病毒 眼内激光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黄艳明 蔡锦红 +1 位作者 李海波 陈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237-1240,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1 ~3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22例4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例20眼应用23G玻璃体切割机(简称玻切)完成晶体皮质吸除及前节玻切,B组12例24眼应用常规超声乳化I/A头吸除晶体皮质...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1 ~3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22例44眼,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例20眼应用23G玻璃体切割机(简称玻切)完成晶体皮质吸除及前节玻切,B组12例24眼应用常规超声乳化I/A头吸除晶体皮质后,应用前节玻切机切除前部玻璃体。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生进行。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切口闭合情况,虹膜脱出率,术后角膜新生血管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组角膜缘透明切口宽0.6mm,手术及关闭切口时均能维持前房眼压稳定,B组角膜缘透明切口宽3mm,术中切口欠密闭,前房维持不佳,术后需缝合切口;A组术中未发生虹膜脱出现象,B组术中发生虹膜脱出14眼(58%);A组术中3眼(15%)出现低眼压,B组术中20眼(83%)出现低眼压。术后随访6 ~24(平均11)mo,A组术后角膜透明,未发生新生血管,B组术后4眼出现缝线处角膜新生血管,占17%;A组后发障发生率为10%(2眼),B组后发障发生率为8%(2眼);随访中其他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低眼压、眼内炎等两组均未发生。结论:应用23G玻璃体切割机直接行儿童白内障晶体皮质吸除及前节玻切手术,术中能够维持前房稳定,降低术中虹膜脱出及术后缝线处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更安全,更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I期治疗儿童白内障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23G玻璃体切除术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玻璃体切割术预后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伍端晓 蔡锦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221-1222,共2页
目的:评价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预后。方法:对12例开放性眼外伤后无光感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访6~15mo。结果:视力提高4例,8例仍无光感,其中1例行眼球摘除。结论:部分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行玻璃体切割... 目的:评价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预后。方法:对12例开放性眼外伤后无光感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访6~15mo。结果:视力提高4例,8例仍无光感,其中1例行眼球摘除。结论:部分开放性眼外伤无光感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可获得一定的视力,视力不恢复者外观短期内能得到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 玻璃体切割 无光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残次果及香蕉花上乳酸菌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崔坤鹏 谭海生 +7 位作者 杨劲松 郗恩光 张万昌 鞠雪莉 李晓雷 张桂和 郑元平 蔡锦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3-57,共5页
从海南省五指山地区采集的香蕉残次果及香蕉花上分离得到12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4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中从香蕉残次果上分离得到三株编号为CG1、CG5、CG7,从香蕉花上分离得到一... 从海南省五指山地区采集的香蕉残次果及香蕉花上分离得到12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4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中从香蕉残次果上分离得到三株编号为CG1、CG5、CG7,从香蕉花上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CH2。对比四株菌的产酸速率曲线和生长曲线,发现菌株CG1的产酸速率和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株菌(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残次果 香蕉花 植物乳杆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油取出术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国基 黎新 +3 位作者 洪荣照 吴护平 蔡锦红 陈燕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效果及探讨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42例施行过玻璃体视钢膜手术及硅油填充眼 ,采用平坦部双切口等方法取出硅油。结果 术后视网膜保持复位 35只眼 (83% ) ,7只眼再脱离 ;术后视力 :0 .0 2以上 ...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效果及探讨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42例施行过玻璃体视钢膜手术及硅油填充眼 ,采用平坦部双切口等方法取出硅油。结果 术后视网膜保持复位 35只眼 (83% ) ,7只眼再脱离 ;术后视力 :0 .0 2以上 2 0只眼 (45 % ) ,其中 0 .1以上 6只眼。结论 硅油注入术后 ,如视网膜稳定复位 ,最佳取出硅油时机为 3~ 6个月 ,对可疑视网膜裂孔或发生新裂孔的病例 ,取出硅油前 1月左右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 并发症 视网膜脱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术后泪膜变化的研究(英文)
11
作者 张悦 黄婉荣 +3 位作者 蔡锦红 陈燕 伍端晓 黄艳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LIMCE)后泪膜情况。方法:行SLIMCE术眼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行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测。运用结膜印迹细胞学及显微图象分析... 目的:探讨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LIMCE)后泪膜情况。方法:行SLIMCE术眼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行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测。运用结膜印迹细胞学及显微图象分析系统对SLIMCE术区结膜杯状细胞进行记数分析。结果:90d内术眼不适患者较术前增加(5-27,23,19,16,13;2-16,14,8,6,3),术后14d内SⅠt增加(10.1±4.5;15.0±4.7,13.8±5.7),30d内BUT缩短(10.3±2.2;5.5±2.3,7.0±2.4,7.9±2.2),FL增高(0-17,9,5;0-8,3,1),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LIMCE术后会影响泪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白内障 泪膜 印迹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超声扫描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媛 蔡锦红 龚颂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探讨眼外伤超声影像学分析的方法和意义,评价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诊断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法国光太公司生产的CineScan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回顾性的分析了2005-12/2006-12经B超检查的眼外伤986例。结果:经B超检查阳性率... 目的:探讨眼外伤超声影像学分析的方法和意义,评价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诊断及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法国光太公司生产的CineScan眼科专用超声诊断仪回顾性的分析了2005-12/2006-12经B超检查的眼外伤986例。结果:经B超检查阳性率达97%以上,和临床、术中所见CT等结果符合率达90%。结论:B超检查是眼外伤后眼科辅助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B超 超声影像学 眼科辅助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G针头辅助下连续褥式缝合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海波 颜华 +1 位作者 蔡锦红 黄艳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0-644,共5页
目的探讨30G针头辅助下连续褥式缝合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眼外伤科收治的外伤性睫状体离断患者12例(12眼),均行30G针头辅助下连续褥式缝合。观察角膜及前房反应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 目的探讨30G针头辅助下连续褥式缝合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眼外伤科收治的外伤性睫状体离断患者12例(12眼),均行30G针头辅助下连续褥式缝合。观察角膜及前房反应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等,并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手术后睫状体组织复位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30G针头辅助的睫状体连续褥式缝合术,术后睫状体均复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术前眼压为(6.46±1.08)mmHg(1 kPa=7.5 mmHg),术后1周、1个月眼压分别为(16.50±4.97)mmHg、(14.58±4.00)mmHg,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47、-6.81,均为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出现线结外露、缝线松脱、角膜内皮失代偿、交感性眼炎、眼内炎、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30G针头辅助下连续褥式缝合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安全有效,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睫状体离断 连续褥式缝合 眼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202只眼临床观察
14
作者 洪荣照 蔡锦红 +3 位作者 叶梅 陈燕 陈惠婵 唐舒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29,共3页
87年11月到90年3月,我院共植入各类人工晶体163例202只眼,占同期白内障手术的87.8%。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