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空调负荷和柔性热负荷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储能鲁棒优化配置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宏业 吴杰康 +3 位作者 蔡锦健 王瑞东 蔡志宏 刘国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33-2741,共9页
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储能的容量配置问题,为提升在源–荷不确定性下的系统规划与运行的经济性,提出考虑空调负荷和柔性热(冷)负荷日内响应源–荷不确定性的电/热混合储能的鲁棒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了空调负荷和柔性热(冷)负荷应对源–... 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储能的容量配置问题,为提升在源–荷不确定性下的系统规划与运行的经济性,提出考虑空调负荷和柔性热(冷)负荷日内响应源–荷不确定性的电/热混合储能的鲁棒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了空调负荷和柔性热(冷)负荷应对源–荷不确定性的日内响应模型。其次在考虑系统多能互补的基础上,基于日前优化运行与日内响应,以年化运行成本和投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电/热混合储能鲁棒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文储能的配置方法对系统规划–运行的经济性的提升效果,分析了考虑负荷日内响应源–荷不确定性和源–荷预测精度对储能配置容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储能鲁棒优化配置 空调负荷 柔性热负荷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IABC-SVM算法的复合电压暂降源辨识方法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晓华 吴杰康 +5 位作者 陈盛语 王志平 蔡锦健 杨国荣 许海文 彭宇文 《广东电力》 2022年第2期11-18,共8页
针对配电网中线路短路故障、大型感应电动机启动以及变压器投切等单一电压暂降源和由单一电压暂降源组合而成的复合电压暂降源导致的电压暂降现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提出一种... 针对配电网中线路短路故障、大型感应电动机启动以及变压器投切等单一电压暂降源和由单一电压暂降源组合而成的复合电压暂降源导致的电压暂降现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提出一种先对电压暂降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然后分别计算三相电压的各相电压前3阶IMF的能量熵和样本熵,可得到各相电压的特征向量,最后把它们组合起来作为一组特征向量的方法。针对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在寻优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improved artificial bee colony,IABC)算法对SVM的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进行寻优,构建IABC-SVM分类器,再把提取到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输入到构造好的IABC-SVM分类器中对样本进行训练与识别,并与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BP神经网络和人工蜂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这4种分类器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准确性和快速性,能够准确实现对9种不同的电压暂降源信号的辨识,有利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改进人工蜂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电压暂降源辨识 改进的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区间优化方法的主动配电网抗差状态估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曾顺奇 吴杰康 +1 位作者 李欣 蔡锦健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4,共11页
量测不确定性使传统方法的估计精度难以满足调度的要求。利用区间分析法来描述量测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主动配电网状态变量的动态区间优化模型,并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得到状态变量的动态可行域。基于量测不确定性理论,以测点正确率最... 量测不确定性使传统方法的估计精度难以满足调度的要求。利用区间分析法来描述量测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主动配电网状态变量的动态区间优化模型,并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得到状态变量的动态可行域。基于量测不确定性理论,以测点正确率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抗差状态估计模型,利用内点法求解出状态估计值。以状态变量动态可行域作为约束,区间中值作为初值,相对于以实际物理约束和历史数据最值为约束,减少了状态变量求解的范围,降低了计算量。通过IEEE 30、IEEE 118和实际配电网系统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抗差性测试中,结合评价函数提出新的评价指标,分别在3种不同的约束下对比了状态估计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确性和抗差性。同时能够对分布式电源接入节点的电压进行有效的跟踪和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抗差状态估计 动态区间优化 线性规划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