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飞仙关组甲烷为主的TSR及其同位素分馏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春芳 +2 位作者 张俊 勋育 李开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89-894,共6页
川东北开江-梁平陆棚东北侧飞仙关组多孔鲕粒白云岩中发生了以甲烷为主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产生高达20%的H2S;而西南侧鲕粒灰岩以低孔、低H2S天然气为特征。东北侧白云岩主要发育白云石粒间溶孔或粒间扩大溶孔,这些溶孔可与方... 川东北开江-梁平陆棚东北侧飞仙关组多孔鲕粒白云岩中发生了以甲烷为主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产生高达20%的H2S;而西南侧鲕粒灰岩以低孔、低H2S天然气为特征。东北侧白云岩主要发育白云石粒间溶孔或粒间扩大溶孔,这些溶孔可与方解石(δ13C=-10‰~-19‰)、储层沥青、元素硫、黄铁矿和石英紧密共生,可分布于片状储层沥青与白云石晶体之间,说明白云石溶解作用发生在沥青形成以后。白云石的溶解作用导致现今天然气以无机CO2为主,δ13CCO2主要介于-2‰~+2‰之间。这种溶解作用是在酸性条件下,硬石膏或天青石参与下发生的,可能先产生MgSO4配对离子,而后MgSO4又与甲烷反应产生H2S,净增大了孔隙。研究还发现,普光气田及以东天然气的来源不同于河坝和元坝天然气;对普光气田及以东天然气分析显示,甲烷δ13C值与残余烃含量[∑HCs/(H2S+∑HCs)]之间存在对数相关关系。这表明TSR过程中,甲烷同位素分馏作用遵从封闭体系下瑞利分馏原理。据此计算显示,渡4井约有15%甲烷被氧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白云石溶解 孔隙 甲烷 碳同位素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热液流体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开开 春芳 +1 位作者 张春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22,共6页
对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充填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等)进行稀土元素、^87Sr/^86Sr值以及流体包裹体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裂缝充填矿物的^87Sr/^86Sr值(0.70889-0.71036)和地层水的^87Sr/^86Sr值都高于碳酸盐岩全岩及同期海水,裂... 对塔中地区奥陶系裂缝充填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等)进行稀土元素、^87Sr/^86Sr值以及流体包裹体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裂缝充填矿物的^87Sr/^86Sr值(0.70889-0.71036)和地层水的^87Sr/^86Sr值都高于碳酸盐岩全岩及同期海水,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较上奥陶统所经历的最高温度高约20%,反映该区存在热液流体,且具有富^87Sr的特征。高^87Sr/^86Sr值的热液流体可能来源于寒武系或前寒武碎屑岩地层;而且该热液流体中Eu^2+与Sr^2+具有相似的成因,导致沉淀矿物具有正铕异常,且铕与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热液促使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导致H2S气体和黄铁矿的产生。另一方面,富^87Sr、相对低温低盐度裂缝充填萤石矿物的存在,反映了本区除受热液流体影响外还受到大气淡水或低温盆地流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铕异常 热液流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下古生界热液流体及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探讨--以S88和TS1井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开开 春芳 +1 位作者 姜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1,共6页
S88及TS1井是塔河油田钻遇下古生界巨厚白云岩地层的典型钻井。对这2口井的岩样进行岩心观察、矿物鉴定、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88井奥陶系蓬莱坝组及TS1井寒武系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地层除受原地盆地流体的影响外还可能存... S88及TS1井是塔河油田钻遇下古生界巨厚白云岩地层的典型钻井。对这2口井的岩样进行岩心观察、矿物鉴定、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88井奥陶系蓬莱坝组及TS1井寒武系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地层除受原地盆地流体的影响外还可能存在深部热液流体的影响,流体性质以高温、富87Sr且携带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产物(H2S和CO2)的酸性流体为主。热液流体的运移导致这2口井深部储层次生溶蚀孔洞的发育,使得储集物性得到改善。研究还表明,这2口井疏导层的存在为深部热液流体的向上运移及进入储层提供关键通道。S88井热液流体对储层的影响主要受控于岩相和裂缝的发育程度,白云岩段储层好于灰岩段,裂缝发育段储层优于不发育段;TS1井白云岩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组合,下部井段的膏盐层与白云岩层的共生可能是其岩石物性优于上部纯白云岩井段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流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下古生界 S88井 TS1井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成岩晚期白云石溶解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俊 +1 位作者 向雷 春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对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进行了岩石薄片观察及碳、氧、锶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开江-梁平陆棚东北侧优质储层并不发育方解石白云石化后所应该产生的晶间孔,相反主要发育白云石粒间溶孔或粒间扩大溶孔。这些溶孔可与... 对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层进行了岩石薄片观察及碳、氧、锶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综合分析。结果发现,开江-梁平陆棚东北侧优质储层并不发育方解石白云石化后所应该产生的晶间孔,相反主要发育白云石粒间溶孔或粒间扩大溶孔。这些溶孔可与轻碳同位素的方解石紧密共生,并且分布在储层沥青与白云石晶体之间,应该是在沥青形成后白云石的溶解所致。而西南侧缺乏白云岩,这一成因的孔隙也不发育。在酸性条件下,东北侧的白云石与硬石膏或天青石发生溶解作用,产生MgSO4中间产物。而MgSO4易于被烃类所还原产生H2S,进一步促使白云石、硬石膏和天青石的溶解,沉淀了孔洞的充填巨晶嵌晶方解石,并在局部位置净增大了孔隙。这一成因机理很好地解释了东北侧与西南侧储层物性的差异,MgSO4很可能是自然界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的主要中间反应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白云石溶解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飞仙关组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某复杂铜铅锌硫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文娟 宋永胜 +2 位作者 刘爽 周桂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4,共6页
内蒙某矿业公司的复杂铜铅锌硫化矿石铜、铅、锌矿物共生关系非常密切而复杂,给选矿造成极大难度。为了给该矿石的开发提供可行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详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浮选工艺无法有效分选该矿石,而采用铅重选—铜锌混合浮选... 内蒙某矿业公司的复杂铜铅锌硫化矿石铜、铅、锌矿物共生关系非常密切而复杂,给选矿造成极大难度。为了给该矿石的开发提供可行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详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浮选工艺无法有效分选该矿石,而采用铅重选—铜锌混合浮选再分离浮选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铅品位为57.20%、铅回收率为54.18%的铅精矿,铜品位为13.35%、铜回收率为57.11%的铜精矿和含锌18.78%、锌回收率为41.94%的富锌物料,富锌物料可以与公司其他选厂锌品位较高的锌精矿搭配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铜铅锌硫化矿石 固溶体分离结构 常规浮选铅重选-铜锌混合浮选-铜锌分离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钼精矿中钼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6
作者 屈伟 周成英 +1 位作者 李文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4-989,共6页
对于钼精矿中钼的测定,标准方法采用钼酸铅重量法,该方法需要将钼酸铅沉淀反复多次洗涤、过滤,以保证沉淀物中夹带的铅离子洗涤完全,再对沉淀物进行灰化、灼烧等多步操作,步骤较繁琐,分析费时,不能快速配合选矿、冶金的科学研究。应用... 对于钼精矿中钼的测定,标准方法采用钼酸铅重量法,该方法需要将钼酸铅沉淀反复多次洗涤、过滤,以保证沉淀物中夹带的铅离子洗涤完全,再对沉淀物进行灰化、灼烧等多步操作,步骤较繁琐,分析费时,不能快速配合选矿、冶金的科学研究。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钼,建立了钼精矿中钼的快速分析方法。钼精矿样品经硝酸、氯酸钾、硫酸加热溶解后,用酚酞和盐酸调节pH值,加入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调节pH值至5~7,再加入一定量且过量的铅标准溶液。基于在室温下,钼酸铅为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能否沉淀完全,通常比较离子积Q_c与溶度积常数K_(sp)的相对大小,当Q_c>K_(sp),溶液过饱和,沉淀物完全析出,钼精矿中钼的含量为40~60%,铅的加入量为0.125 0~0.150 0 g,取最小值计算出溶液中钼酸铅的离子积,Q_c=[Pb^(2+)][MoO_4^(2-)]=2.51×10^(-5),K_(sp)=1.0×10^(-13),Qc>>K_(sp),因此钼酸铅沉淀可以完全析出,待钼酸铅沉淀完全后干过滤,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滤液中过量的铅离子,用差减法计算得出钼精矿中钼的含量。文中分别考察了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加入量及其浓度、铅标准溶液的加入量、钼酸铅沉淀完全的时间、加热时间以及常见共存离子如W^(6+),Sn^(4+)和Cu^(2+)等的最大允许量诸多因素对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钼的影响。与钼酸铅重量法相比,该方法省去了对钼酸铅沉淀反复多次的洗涤、灰化以及灼烧等步骤,操作简便易掌握,分析时间缩短一半,并用钼酸铅重量法与本方法进行对照实验,分析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得出结论:本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选矿、冶金钼精矿样品中钼的快速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精矿 钼酸铅 原子吸收光谱法 差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龙铜矿Ⅴ号矿体氧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爽 +1 位作者 李文娟 宋永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89,共4页
为了给回收西藏玉龙铜矿Ⅴ号矿体氧化矿石中的铜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化学分析、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具有"一杂三高一细"即"铜赋存形式复杂&... 为了给回收西藏玉龙铜矿Ⅴ号矿体氧化矿石中的铜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化学分析、物相分析、光学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具有"一杂三高一细"即"铜赋存形式复杂","褐铁矿含量高"、"易泥化脉石和易浮方解石含量高"、"黄铁矿含量高","有用矿物嵌布粒度极细"的特点,属于极难处理矿石。因此,要较好地利用该铜矿资源,须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并在工艺过程中采取细磨、消除褐铁矿及其他干扰矿物的影响等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铜矿Ⅴ号矿体氧化矿石 工艺矿物学 铜赋存状态 铜矿物粒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铁矿中铬 被引量:7
8
作者 屈伟 周成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52-853,共2页
铬铁矿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用来生产铬铁合金、不锈钢和各种耐热钢。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含铬矿物有30余种,但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铬矿物只有铬铁矿(FeOCr2O3)。铬铁矿中铬的测定,一般采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 铬铁矿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工业,用来生产铬铁合金、不锈钢和各种耐热钢。目前,自然界已发现的含铬矿物有30余种,但具有工业价值的含铬矿物只有铬铁矿(FeOCr2O3)。铬铁矿中铬的测定,一般采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但是分析步骤较繁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测定 铬铁矿 中铬 硫酸亚铁铵 铁矿物 冶金工业 铬铁合金 工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石墨尾矿再选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凤 宋永胜 +2 位作者 李文娟 陈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1-175,共5页
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石墨的需求,保护我国现有的石墨矿石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增加社会财富,在对黑龙江萝北某石墨尾矿进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浮选工艺进行了石墨再回收试验。结果表明:①该石墨尾矿-0.074 mm占89.48%,固定碳含量为4.9... 为了满足经济建设对石墨的需求,保护我国现有的石墨矿石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增加社会财富,在对黑龙江萝北某石墨尾矿进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浮选工艺进行了石墨再回收试验。结果表明:①该石墨尾矿-0.074 mm占89.48%,固定碳含量为4.98%,石墨单体解离度为75.59%,试样中的石墨为无定形石墨,多以鳞片状或平行状石墨集合体及粒状单体形式存在,具有强非均质性,石墨主要与云母和石英连生。②采用1粗1精—4阶段磨矿5阶段精选—高品位中矿直接返回—低品位中矿1次扫精选后返回流程处理该石墨尾矿,最终获得了固定碳含量为85.65%、回收率为66.22%的石墨精矿,该精矿固定碳含量达到GB3519—83规定的耐火级石墨材料质量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 固定碳 浮选 磨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下古生界溶洞充填巨晶方解石流体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开开 春芳 +1 位作者 姜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5-605,共11页
塔河油田溶洞巨晶方解石充填物的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井位巨晶方解石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流体体系。T417井和S76井鹰山组、T904井一间房组及TS1井丘里塔格组溶洞巨晶方解石样品具有富U、高V... 塔河油田溶洞巨晶方解石充填物的微量元素、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表明,不同井位巨晶方解石可能来源于不同的流体体系。T417井和S76井鹰山组、T904井一间房组及TS1井丘里塔格组溶洞巨晶方解石样品具有富U、高V/Cr特征,且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48.9~169.9℃,相对围岩所经历最高温度约20℃,反映为还原性的热液流体体系,该流体具有高^(87)Sr/^(86)Sr及低δ^(18)O的特征。T904井良里塔格组巨晶方解石具有贫U、低V/Cr及均一温度较低的特征(75~81℃),反映为富氧低温流体体系,结合样品的高^(87)Sr/^(86)Sr及低δ^(18)O特征,可以推测该低温流体可能为大气水来源。热液流体与大气淡水的运移受断层、裂缝和不整合面等因素控制,从而使得不同井位、层位的巨晶方解石沉淀时具有不同的流体成分与温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巨晶方解石 微量元素 流体包裹体 ^(87)Sr/^(86)Sr δ^(18) 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某石墨尾矿中回收绢云母的选矿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凤 宋永胜 +1 位作者 李文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0-174,共5页
某石墨尾矿中含有约6%的绢云母。为了给这些绢云母的综合回收提供依据,进行了相应选矿试验。试验根据原尾矿性质,首先采用沉砂口和溢流口直径均为2 mm的GSDF型50 mm水力旋流器,在0.2 MPa给矿压力和8%给矿浓度下脱除产率达53.41%的-19... 某石墨尾矿中含有约6%的绢云母。为了给这些绢云母的综合回收提供依据,进行了相应选矿试验。试验根据原尾矿性质,首先采用沉砂口和溢流口直径均为2 mm的GSDF型50 mm水力旋流器,在0.2 MPa给矿压力和8%给矿浓度下脱除产率达53.41%的-19μm矿泥,使91.39%的绢云母富集到沉砂中,然后采用十二胺对绢云母含量提高到11.75%的沉砂进行1粗4精开路浮选,并在精选时用硫酸控制矿浆pH为3和添加适量水玻璃,最终获得了绢云母含量为85.11%、绢云母回收率为77.53%的绢云母精矿,该绢云母精矿满足橡胶填料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 绢云母 水力旋流器脱泥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矿成因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静 温建康 +4 位作者 黄松涛 武彪 刘学 刘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56-2863,共8页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 采用XRD、XPS和MLA等检测研究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及斑岩型黄铜矿化学浸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化学浸出过程中,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浸出特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两种黄铜矿表面形成中间产物的性质不同。两种黄铜矿化学浸出的产物除单质硫S8之外,还有非化学计量的中间产物Cu3.5Fe4S2.5、Cu5Fe4S及Cu3.5Fe1.5S5生成。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4S2.5为主,斑岩型黄铜矿的中间产物以Cu3.5Fe1.5S5为主。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与斑岩型黄铜矿具有不同的溶解途径: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受到H+的腐蚀后矿物中的Cu—S断裂,Cu2+与Fe2+同时溶解,而斑岩型黄铜矿受到H+腐蚀后Fe2+优先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火山岩型黄铜矿 斑岩型黄铜矿 化学浸出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难处理金矿石选冶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海静 倪青林 +3 位作者 李文娟 闫鲜 刘美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7-71,共5页
为了给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选冶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在-200目占80%的磨矿细度下,可以获得金品位为57.32 g/t、金回收率为84.00%的金精矿;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处... 为了给某难处理金矿石的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选冶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处理该矿石,在-200目占80%的磨矿细度下,可以获得金品位为57.32 g/t、金回收率为84.00%的金精矿;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处理该矿石,可以先在-200目占70%的磨矿细度下获得金品位为60.09g/t、金回收率为82.26%金精矿,然后在-200目占90%的再磨细度下获得金浸出率为10.70%的浸出液,金的总回收率达92.96%。根据试验结果,推荐采用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处理金矿石 单一浮选 浮选—尾矿氰化浸出 金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龙铜矿Ⅰ号矿体混合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文鹏 陈飞 +3 位作者 陈一锋 李文娟 宋永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为了给西藏玉龙铜矿Ⅰ号矿体的开发提供依据,对该矿体各矿带矿石组成的混合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矿石中除铜外还伴生有钼、铜以硫化铜和氧化铜两种形式存在、钼主要以硫化钼形式存在的特点,试验采用硫化铜钼混合浮选—分离浮选... 为了给西藏玉龙铜矿Ⅰ号矿体的开发提供依据,对该矿体各矿带矿石组成的混合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矿石中除铜外还伴生有钼、铜以硫化铜和氧化铜两种形式存在、钼主要以硫化钼形式存在的特点,试验采用硫化铜钼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混浮尾矿再浮选氧化铜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18.13%、铜回收率为79.31%的综合铜精矿和钼品位为45.97%、钼回收率为79.39%的钼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龙铜矿Ⅰ号矿体 混合矿石 硫化铜钼混合浮选 硫化铜钼分离浮选 氧化铜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焙烧—磁选分步回收针铁矿渣中的锌铟铁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文成 温建康 +2 位作者 付政 尚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针铁矿法常用于湿法炼锌工艺中的除铁,其产生的针铁矿渣含有铁、锌等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原料,提出了采用还原焙烧—磁选的方法分步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针铁矿法常用于湿法炼锌工艺中的除铁,其产生的针铁矿渣含有铁、锌等有价金属,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原料,提出了采用还原焙烧—磁选的方法分步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其中有价金属含量和主要物相组成;通过考察还原焙烧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优化后的还原焙烧条件为:碳粉添加量为针铁矿渣量的60%、焙烧时间4 h、焙烧温度1100℃,锌和铟的挥发率可分别达到93.63%和71.48%。还原焙烧后的渣进行强磁—弱磁磁选试验获得铁精矿产品,铁精矿产品产率69.46%、铁品位6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渣 还原焙烧 磁选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充填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流体分析 被引量:45
16
作者 春芳 李开开 +2 位作者 李斌 蔡鏐璐 姜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99-2404,共6页
塔河地区奥陶系方解石脉和胶结物^(87)Sr/^(86)Sr值多高于围岩与同期海水,显示具有外来的、富^(87)Sr的流体的贡献。富^(87)Sr的流体可来自奥陶系抬升时期淡水对碎屑岩的淋滤作用,但也可来自深部的热液流体。不同成因的流体所沉淀的方解... 塔河地区奥陶系方解石脉和胶结物^(87)Sr/^(86)Sr值多高于围岩与同期海水,显示具有外来的、富^(87)Sr的流体的贡献。富^(87)Sr的流体可来自奥陶系抬升时期淡水对碎屑岩的淋滤作用,但也可来自深部的热液流体。不同成因的流体所沉淀的方解石Sr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地层水δD-δ^(18)O关系证实了存在淡水的混合作用。淡水的混合导致了原油的厌氧生物降解,产生低δ^(34)S的黄铁矿与有机酸;有机酸促进了不整合面附近的岩溶作用。而方解石的均一化温度可达150~190℃,有意义地高于地层所经历的最高温度,支持了存在深部热液流体的活动,说明Sr很可能都来自寒武系或前寒武碎屑岩地层;该热液流体促进了寒武系碳酸盐岩发生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产生H_2S气体和黄铁矿,其δ^(34)S值为18‰~22‰。热液流体的活动,导致了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再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缝洞 充填物 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分析 热液流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方解石脉 有机酸 厌氧生物降解 碎屑岩地层 黄铁矿 寒武系 淡水 碳酸盐矿物 均一化温度 最高温度 岩溶作用 淋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泥氧化铜矿搅拌浸出连续扩大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杨俊奎 王铧泰 +4 位作者 张兴勋 刘学 武彪 武名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3年第4期14-17,49,共5页
针对西藏玉龙高含泥氧化铜矿进行了搅拌浸出连续扩大试验研究。对球磨、浸出、沉降液固分离工序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考察,为西藏玉龙高含泥氧化铜矿搅拌浸出工程初步设计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含泥氧化铜矿 搅拌浸出 扩大试验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挥发—磁选联合法回收针铁矿渣中的有价金属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文成 温建康 +1 位作者 邓静娴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针铁矿渣是一种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固废资源。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挥发—磁选联合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通过工艺矿物学查明了渣中多元素含量和主要有价金属铁、锌和硫元素的赋存状态;然后考查了... 针铁矿渣是一种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固废资源。以广东某冶炼厂针铁矿渣为研究对象,采用氯化挥发—磁选联合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锌、铟和铁资源。首先通过工艺矿物学查明了渣中多元素含量和主要有价金属铁、锌和硫元素的赋存状态;然后考查了氯化挥发过程中主要因素的影响,得到较优的试验条件为:氯化钙添加量20%、碳粉添加量为针铁矿渣量的40%、球团粒度10~20 mm、氯化挥发温度1000℃、反应时间4 h,此时锌和铟的挥发率分别为72.11%和94.32%;最后对氯化挥发渣进行了强磁—弱磁的磁选试验,得到铁品位达到50.74%的铁精矿产品。为针铁矿渣中有价金属铁、锌和铟的高效回收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渣 氯化挥发 磁选 回收 有价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氧压渣中铁复相强化溶出规律及浸出动力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文成 王振银 +1 位作者 温建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8,共7页
在锌冶炼的氧压浸出工艺中,由于铁复杂相的存在,使得铁浸出率不高,导致锌氧压浸出渣中仍存在一定量铁资源未能有效回收。以广东某冶炼厂锌氧压渣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然后采用硫酸化焙烧-溶液浸出的方法对锌氧压渣... 在锌冶炼的氧压浸出工艺中,由于铁复杂相的存在,使得铁浸出率不高,导致锌氧压浸出渣中仍存在一定量铁资源未能有效回收。以广东某冶炼厂锌氧压渣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然后采用硫酸化焙烧-溶液浸出的方法对锌氧压渣中的铁复相进行强化分解及高效溶出。得到了较优的试验条件为:焙烧温度300℃、酸渣质量比0.4、焙烧时间2.0 h、浸出时间1.0 h、浸出温度80℃,液固比L/S=5/1,此时铁浸出率为83.31%,锌浸出率达到97.06%。最后,对铁复相的溶液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3.18 kJ/mol,并建立了半经验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氧压渣 铁复相 有价金属回收 硫酸化焙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