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师德建设专业化诊断及实践改进研究
1
作者 蔡辰梅 詹谨蔚 刘华杰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师德建设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政策规约和微观层面的个体修养,对于作为中观领域核心实践单元的学校组织则缺乏深入探究。基于学校组织这一关键主体,本研究以专业化水平为观测点,对中小学师德建设进行诊断研究。研究发现,学校师... 师德建设的既有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政策规约和微观层面的个体修养,对于作为中观领域核心实践单元的学校组织则缺乏深入探究。基于学校组织这一关键主体,本研究以专业化水平为观测点,对中小学师德建设进行诊断研究。研究发现,学校师德建设呈现箩筐泛化型、任务替代型、间接渗透型以及专业驱动型等差异化类型,在专业化谱系上体现了师德建设从盲目被动走向自觉和专业。在价值层面上,师德建设体现为“对教师”和“为教师”两种不同取向,前者将教师客体化,以“做工作”的思路实施自上而下的纪律监管性师德建设;后者则将教师视为师德建设主体,以“做教育”的情怀实施自下而上的关怀支持型师德建设。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实践改进,需要确立支持型师德建设取向,增强校本化特色并在持续走向专业化的同时,探索生态型师德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师德建设 学校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师范生专业责任伦理困境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蔡辰梅 魏海燕 谷红斌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7-95,共9页
实习师范生作为职前阶段的“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诸多责任实现的专业伦理困境。实习师范生主体身份与责任意愿相违、责任判断与外部力量对立、责任召唤与责任能力的疏离、责任理想与现实努力的落差,实习师范生陷入一个又一个困境... 实习师范生作为职前阶段的“准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诸多责任实现的专业伦理困境。实习师范生主体身份与责任意愿相违、责任判断与外部力量对立、责任召唤与责任能力的疏离、责任理想与现实努力的落差,实习师范生陷入一个又一个困境。困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实习师范生的身份短暂性与教育的长期性的矛盾,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的脱节,责任能力不足以及诸如学生家长责任缺失、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弊端等外部因素等。深入关切实习师范生这一主体所面临的责任实现困境,同时为实习师范生提出一些策略,如增强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感,使其更深刻感知教师责任,实施责任教育,提升实习师范生专业能力,优化学校教育的外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师范生 专业伦理 责任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来教师专业伦理研究进展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辰梅 刘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4,共6页
伴随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与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教育实践中教师道德问题的凸显,教师专业伦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来源,对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梳理,从而形成对2007-2016这一时段... 伴随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型与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教育实践中教师道德问题的凸显,教师专业伦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来源,对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和梳理,从而形成对2007-2016这一时段教师专业伦理研究进展的分析和判断。近十年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整体特征体现在研究成果数量显著增加和研究内容不断深化两个方面。具体进展表现为研究内容方面由教师专业伦理的概念研究进入到内部机制的研究,而研究对象层面从笼统的教师专业伦理研究发展为分学段的教师专业伦理研究,在研究取向上逐渐将"理论的"教师专业伦理发展成为"实践的"教师专业伦理。未来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发展应在理论层面着力于本土化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在实践层面面向教师专业生活中的伦理困境强化应用型研究,并在方法层面加强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意识培育和规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伦理 专业道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之善:本质特征、实践偏差及其完整实现 被引量:7
4
作者 蔡辰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27,共9页
社会转型和教育发展正挑战和改变着既有观念,教师之善探讨和回答的是"何为好老师"的基础性教育问题。教师之善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其作为专业之善、关系之善、主体之善和实践之善的存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着教师之善专业本质模糊... 社会转型和教育发展正挑战和改变着既有观念,教师之善探讨和回答的是"何为好老师"的基础性教育问题。教师之善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其作为专业之善、关系之善、主体之善和实践之善的存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着教师之善专业本质模糊、关系立场错位、主体判断阻抑以及实践高格失落等偏差性问题。为此,教师之善的完整实现首先需要重构"教师之善"的健全观念,关键在于主体自我的建构以及专业支持体系的形成,此外还需建立制度保障系统,以制度之善成就教师之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之善 教师专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间生的教育处境——隐性教育放弃 被引量:4
5
作者 蔡辰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0-13,共4页
中间生是在班级授课制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际中所形成的一个现实存在的群体。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中间生处于隐性教育放弃的教育处境中,教育期望、教育关注、教育机会、教育交往的缺失,使他们得不到充分的教育,在教育情境中体... 中间生是在班级授课制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际中所形成的一个现实存在的群体。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中间生处于隐性教育放弃的教育处境中,教育期望、教育关注、教育机会、教育交往的缺失,使他们得不到充分的教育,在教育情境中体会不到充实的存在意义感,这样的教育处境对其人格健康和学业成功都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中间生的教育处境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并需要采取有效对策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生 隐性教育放弃 教育期望 教育关注 教育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缓不信任——教师权威的后现代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蔡辰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6,共3页
从后现代的视角解读教师权威,反思传统的,现存的教师权威观,有助于我们建构真正具有教育力量的教师权威。“延缓不信任”是后现代教师权威观最重要的特征,延缓不信任意味着教师权威不是先验的,不是制度性的存在,不能靠外在强制发挥其作... 从后现代的视角解读教师权威,反思传统的,现存的教师权威观,有助于我们建构真正具有教育力量的教师权威。“延缓不信任”是后现代教师权威观最重要的特征,延缓不信任意味着教师权威不是先验的,不是制度性的存在,不能靠外在强制发挥其作用,而是在与学生的自由平等对话中,在对学生开放性的积极倾听中,得到学生的内在认同而构建起来的,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权威 后现代主义 建构 解读 平等对话 内在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知识分子属性
7
作者 蔡辰梅 殷建秋 《今日教育》 2007年第07S期24-27,共4页
“教师是知识分子”.在人们的常识中.这似乎是一个已经完成.已经终结了问题性的命题。但是当我们将其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行审视和思考:当我们追问“知识分子”的内涵与外延:当我们反思教师群体的实然状态与应然追求时.这一命题的自... “教师是知识分子”.在人们的常识中.这似乎是一个已经完成.已经终结了问题性的命题。但是当我们将其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行审视和思考:当我们追问“知识分子”的内涵与外延:当我们反思教师群体的实然状态与应然追求时.这一命题的自明性却逐渐模糊起来。对这一命题的反思和剖析.不是去探求一个理论问题的真理性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教师群体 实然状态 命题 自明性 真理性 外延 追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关涉儿童秘密的失当行为及其实践矫正策略
8
作者 蔡辰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1-56,共6页
秘密伴随儿童的成长并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存在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的儿童秘密主要有指向个人隐私、人际情感和错误行为等三种类型。面对复杂而神秘的儿童秘密,教师常常会出现失当行为。无论是"错误公开"的伤害还是"自... 秘密伴随儿童的成长并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存在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的儿童秘密主要有指向个人隐私、人际情感和错误行为等三种类型。面对复杂而神秘的儿童秘密,教师常常会出现失当行为。无论是"错误公开"的伤害还是"自以为是"的侵犯,无论是"有意揭穿"的惩罚还是"鼓励告密"的离间,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儿童消极的教育体验。教师的这些失当行为主要由"习以为常"的惯习以及"教师自我中心"的行为立场造成,而对儿童秘密的成长性意义认知不足以及对儿童隐私性需求的轻视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为此,就需要教师重建儿童秘密观,并谨慎划定教育不可逾越的边界,同时还需确立儿童立场的隐私认知,并构建"人道主义"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儿童秘密 失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中生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素质结构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文娥 蔡辰梅 刘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5期25-29,共5页
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必将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素质结构的激烈变革。针对目前职中生素质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其要求之间的落差,本文提出了建构以人文素质、终身学习素质、创业素质为三维的素质结构的设想,对每种素质的内涵及三者间... 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必将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素质结构的激烈变革。针对目前职中生素质的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其要求之间的落差,本文提出了建构以人文素质、终身学习素质、创业素质为三维的素质结构的设想,对每种素质的内涵及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师素质等方面构建这一素质结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文 终身学习 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