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震区滑坡活动强度的演变及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明 蔡英桦 +2 位作者 王晓迪 杨涛 甘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9-243,325,共6页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强震区滑坡的活动强度演变与敏感性,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龙溪河12条泥石流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震后4期遥感影像的滑坡解译分析,研究震后滑坡的活动演化...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强震区滑坡的活动强度演变与敏感性,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龙溪河12条泥石流流域为研究区,通过对研究区震后4期遥感影像的滑坡解译分析,研究震后滑坡的活动演化特征;同时利用概率综合判别法—层次分析法对滑坡物源进行多期敏感性评价。[结果]地震后该区域产生了825个强震滑坡;2009—2017年,在强震滑坡区域外新增376个滑坡,至2017年,仍活动的滑坡数量减少到368个,占滑坡总数的30.6%,同时利用曲线下面积(AUC)检验多期敏感性评价结果,准确率为75.6%~81.4%,评价效果较好。[结论]强震区震后活动滑坡数量及高敏感性区域面积整体表现降低趋势,表明震后滑坡处于逐步恢复过程,强震区的地质灾害活动但活动强度仍远远高于震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区 滑坡活动强度 敏感性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月儿田滑坡变形监测分析及治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宇 钟华介 +4 位作者 常鸣 蔡英桦 宋文强 李绪平 石莉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87-91,共5页
月儿田滑坡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靖口村付溪沟右岸,由上下两个滑坡体构成,为地震诱发的推移式土质滑坡。首先利用GPS静态测量和全站仪对滑坡体变形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了变形监测曲线与降雨数据;再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滑坡体各监测点位... 月儿田滑坡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靖口村付溪沟右岸,由上下两个滑坡体构成,为地震诱发的推移式土质滑坡。首先利用GPS静态测量和全站仪对滑坡体变形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了变形监测曲线与降雨数据;再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滑坡体各监测点位变形与降雨的关联度,选用GM(1,1)模型预测滑坡累计变形量进而评价治理工程效果。结果显示:月儿田滑坡变形与降雨相关性较好,但不同监测点位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这与滑坡体的变形破坏现象相吻合;月儿田滑坡截排水工程治理效果有限,后续的抗滑桩工程则能有效控制滑坡变形,目前工程的综合治理效果初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监测 灰色关联法 滑坡治理工程 月儿田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