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气条件对曲霉N1-14'产生L-苹果酸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小燕 陈素云 +2 位作者 吴清平 蔡芷荷 张菊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4,共4页
报道了在曲霉 N1 -1 4' (Aspergillus sp.N1 -1 4' )利用葡萄糖产生 L-苹果酸已达80 g/ L的工艺条件下 ,进一步深入探讨通气条件对 L-苹果酸产生的影响。观察到曲霉 N1 -1 4' 产酸时对氧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顺其自然则既... 报道了在曲霉 N1 -1 4' (Aspergillus sp.N1 -1 4' )利用葡萄糖产生 L-苹果酸已达80 g/ L的工艺条件下 ,进一步深入探讨通气条件对 L-苹果酸产生的影响。观察到曲霉 N1 -1 4' 产酸时对氧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顺其自然则既能降低能耗又能提高产率 ;曲霉 N1 -1 4'对通气条件的改变非常敏感 ,改变通气条件 ,其胞质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胞质中丙酮酸羧化酶活力均明显变化 ,而且 2者之间呈很好的线性正相关 (r=0 .9563 ) ,表明通气条件直接作用于催化 CO2 固定反应的酶 ,从而影响曲霉 N1 -1 4' 产生 L-苹果酸 ,提示应以丙酮酸羧化酶为指示对溶氧条件做进一步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苹果酸 直接发酵法 通风条件 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兔血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时威 卢勉飞 +3 位作者 蔡芷荷 吴清平 滕昆仑 陈佐威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
探讨冻干兔血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中的凝固性能。按照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比较本实验室制备的冻干兔血浆与国内其它两个厂家的兔血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及分离菌株血浆凝固酶实验效果,并用乳胶凝集实验对... 探讨冻干兔血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中的凝固性能。按照GB 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比较本实验室制备的冻干兔血浆与国内其它两个厂家的兔血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及分离菌株血浆凝固酶实验效果,并用乳胶凝集实验对冻干兔血浆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本实验室制备的冻干兔血浆的凝固性能与新鲜兔血浆相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菌株检测特异性均为100%。本实验室制备的冻干兔血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的检测特异性很高,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其性能优于其它两个厂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兔血浆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抽提物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亮亮 蔡芷荷 +1 位作者 卢勉飞 吴清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88,共4页
主要阐述了酵母抽提物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并对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自溶法、酶解法和酸解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比较。对酵母抽提物的一般生产工艺、前期处理工艺(啤酒酵母的脱苦、酵母破壁、自溶促进剂的选择)、自溶过程工艺(自溶时间... 主要阐述了酵母抽提物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并对酵母抽提物的生产方法(自溶法、酶解法和酸解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比较。对酵母抽提物的一般生产工艺、前期处理工艺(啤酒酵母的脱苦、酵母破壁、自溶促进剂的选择)、自溶过程工艺(自溶时间、自溶浓度、自溶温度、外加酶、风味的改善)、下游生产工艺(澄清、质壁分离、美拉德反应、浓缩以及干燥技术)作了详细论述,预测了集营养、调味和保健于一身的酵母抽提物在食品及微生物发酵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抽提物 生产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菌群复发酵培养基BGLB改进效果的测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云林 卢勉飞 +3 位作者 蔡芷荷 吴会桃 容艳芬 吴清平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5期79-81,共3页
为评价改良的煌绿乳糖胆盐肉汤培养基(简称BGLB)的检测效果。参照ISO/TS11133-2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比较改进后产品HKM BGLB对大肠菌群标准菌株进行测试。改进产品HKM BGLB与国外品牌BD和OXOID同类产品对阳性菌培养后培养基仍然... 为评价改良的煌绿乳糖胆盐肉汤培养基(简称BGLB)的检测效果。参照ISO/TS11133-2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比较改进后产品HKM BGLB对大肠菌群标准菌株进行测试。改进产品HKM BGLB与国外品牌BD和OXOID同类产品对阳性菌培养后培养基仍然澄清透明,小导管的气体容易收集和观察,抑制革兰氏阳性(G+)球菌效果良好,检测灵敏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LB 澄清度 大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脂环酸芽孢杆菌分离培养基的性能评价
5
作者 何天文 卢勉飞 +2 位作者 蔡芷荷 周梅连 吴清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比较3个厂家的K培养基、酵母粉淀粉葡萄糖(yeast extract starch glucose medium,YSG)培养基和耐酸耐热芽孢菌(Alicycloba cillus)培养基(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medium,BAT)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选用标准菌株、... 目的:比较3个厂家的K培养基、酵母粉淀粉葡萄糖(yeast extract starch glucose medium,YSG)培养基和耐酸耐热芽孢菌(Alicycloba cillus)培养基(Bacillus acidoterrestris medium,BAT)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选用标准菌株、分离株及实际样品对3个厂家(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HK,下同)、厂家Ⅰ和厂家Ⅱ)的K培养基、YSG培养基和BAT培养基进行生长菌落数及分离效果的评估。结果: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标准株和脂环酸芽孢杆菌分离株4-2在K、YSG和BAT 3种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3个厂家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标准株和脂环酸芽孢杆菌分离株5-3在K培养基上不生长,在YSG培养基和BAT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其菌落平均数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实际样品中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分离,3个厂家的同种培养基分离率和符合率相当;对实际样品中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分离,在YSG和BAT培养基上,HK和厂家Ⅱ的分离率和符合率相当,优于厂家Ⅰ。结论:K培养基不适合所有脂环芽孢杆菌,但分离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效果很好,YSG培养基和BAT培养基适合所有脂环酸芽孢杆菌。HK和厂家Ⅱ的培养基优于厂家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酸芽孢杆菌 培养基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洁净车间手部消毒剂杀菌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倍宁 陈亮亮 +3 位作者 卢勉飞 蔡芷荷 吴清平 陈佐威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3年第6期55-58,72,共5页
通过评价车间常用8种手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为洁净车间员工手部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抑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效果评估,比较了8种含有不同杀菌成分的手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A、C、D、E四种消毒剂对微生物... 通过评价车间常用8种手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为洁净车间员工手部消毒剂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抑菌试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效果评估,比较了8种含有不同杀菌成分的手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A、C、D、E四种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较强,对6株试验菌株的平均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B、F、G、H。其中消毒剂A综合杀菌能力最强,与6株试验菌株菌液接触1min后平均杀菌率达99.7%,E消毒剂对白色念珠菌杀灭能力最强,与白色念珠菌菌液接触1min后杀菌率达100%。消毒剂A、消毒剂C、消毒剂D、消毒剂E四种消毒剂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100%,达到了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消毒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手消 杀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双歧杆菌中的应用
7
作者 田亮 卢勉飞 +3 位作者 蔡芷荷 吴清平 李艳嫦 李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6-219,共4页
依靠传统生理生化、菌落表观形态等鉴定双歧杆菌,很难区分生化相近的菌株,例如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或者动物双歧杆菌和乳酸双歧杆菌,这给食品风险监测和卫生监督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成熟,大量分子生物学方法成为了... 依靠传统生理生化、菌落表观形态等鉴定双歧杆菌,很难区分生化相近的菌株,例如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或者动物双歧杆菌和乳酸双歧杆菌,这给食品风险监测和卫生监督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成熟,大量分子生物学方法成为了鉴定双歧杆菌种属高效的鉴定方法,这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16S r RNA基因序列、小分子保守序列hsp60、多重PCR、核糖体DNA序列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RDR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以及能够对样品中双歧杆菌进行鉴别和定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本文对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定双歧杆菌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HSP60 鉴定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HK-MID-Listeria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效果评估
8
作者 田亮 卢勉飞 +3 位作者 林干 陈霖熙 蔡芷荷 吴清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6-88,共3页
对新型HK-MID-Listeria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性能进行评估。以传统的生化鉴定为基准方法,对分离自食品的101株李斯特氏菌野生株用HK-MID-Listeria和API-Listeria两种鉴定方法进行鉴定比对。结果表明:HK-MID-Listeria和API-Listeria两种鉴... 对新型HK-MID-Listeria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性能进行评估。以传统的生化鉴定为基准方法,对分离自食品的101株李斯特氏菌野生株用HK-MID-Listeria和API-Listeria两种鉴定方法进行鉴定比对。结果表明:HK-MID-Listeria和API-Listeria两种鉴定系统分别与传统鉴定方法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1%;HK-MID-Listeria与API-Listeria两者的符合率为93.1%。鉴定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HK-MID-Listeria与API-Listeria对李斯特氏菌属的鉴定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HK-MID-Listeria鉴定李斯特氏菌属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成本低廉,更适合应用在食品卫生方面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鉴定系统 HK—M ID 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乳酸菌饮料污染菌总数检测方法
9
作者 马德良 蔡芷荷 吴清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6,59,共4页
在培养基中添加无菌TTC(三苯基四氮唑),最终质量浓度为2.5 mg/L,使菌落变红,方便观察计数。发现使用营养琼脂倾注法检验,至10-4稀释度才能消除样品中营养成分的干扰;而采用滤膜法,能有效消除饮料中营养成分的干扰,可以准确、灵敏地检验... 在培养基中添加无菌TTC(三苯基四氮唑),最终质量浓度为2.5 mg/L,使菌落变红,方便观察计数。发现使用营养琼脂倾注法检验,至10-4稀释度才能消除样品中营养成分的干扰;而采用滤膜法,能有效消除饮料中营养成分的干扰,可以准确、灵敏地检验活性乳酸菌饮料中污染菌数,检测下限达到10 mL-1。整个货架期,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等污染菌在活性乳酸菌饮料中可以存活,建立准确简便的活性乳酸菌饮料菌落总数检测方法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饮料 污染菌总数 检测培养基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