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NRA和eNOS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 蔡艺灵 +6 位作者 黄旭升 冯凯 李薇 杜娟 段文博 崔永强 路浩军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2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及内皮素受体A型(EDNRA)基因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aSAH共60例,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标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分...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及内皮素受体A型(EDNRA)基因与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aSAH共60例,详细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预后标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分。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对EDNRA基因3个多态位点(rs5335、rs6842241、rs6841581位点)及eNOS基因2个多态位点(G-894T、T-786C位点)进行研究,分析上述多态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预后病例中的分布。结果预后良好38例(63.3%),预后差者22例(36.7%)。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EDNRA与eNOS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组病例中,eNOS及EDNR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aSAH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预后 一氧化氮合酶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小峰 蔡艺灵 +5 位作者 杜娟 李薇 金真 张磊 李科 胡志慧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3期261-265,269,F0002,共7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区变化机制。方法应用3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e,MRI)扫描仪对15例右利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执行图片命名及词语联想任务时进行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区变化机制。方法应用3T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e,MRI)扫描仪对15例右利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执行图片命名及词语联想任务时进行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扫描,所得原始图像数据经神经功能影像分析软件处理,生成两种任务的脑激活图;应用3T MRI扫描仪对6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失语后及治疗后分别进行图片命名任务及动词联想的BOLD fMRI扫描,生成两种任务的脑激活图,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研究,并对其在发病1周内及发病1个月后,分别行脑功能成像,对大脑内的激活部位及强度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多个脑区均见激活,在脑卒中组发病早期,6例患者均出现左侧Broca区激活减少或未见激活,发病1个月后,在Broca镜像区有3例(50.0%)出现明显激活,左侧Broca区周围区域有3例(50.0%)激活强度及范围明显增加。结论高级语言中枢为广泛皮层共同参与,组成复杂网络而完成语言功能。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表现为在经典Broca区激活程度减低或消失,当语言中枢受损时,左侧Broca周围区域及其镜像区在语言功能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磁共振成像 失语 经皮质运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觉醒型缺血性卒中进展后动脉内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杜娟 蔡艺灵 +4 位作者 崔永强 吴铮 段文博 张照龙 于一娇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12期1065-1070,共6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影像学选择的觉醒型缺血性卒中(WU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以及动脉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解放军第306医院对1例WU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并急诊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90天,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静脉溶栓... 目的探讨多模式影像学选择的觉醒型缺血性卒中(WU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以及动脉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解放军第306医院对1例WUS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并急诊支架成形术治疗,随访90天,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经过静脉溶栓后患者症状部分缓解,很快再次加重,随即进行动脉取栓并发现责任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取栓后血流不能维持,给予急诊支架植入。病情演变过程复杂,最终结局良好,神经功能缺损改善。90天随访:患者痊愈,NIHSS 0分,mRS 0级。结论对于WUS患者,通过多模式影像学选择后进行静脉溶栓以及动脉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山病颈部正常位及过屈位的体感诱发电位研究
4
作者 刘丽 黄旭升 +1 位作者 蔡艺灵 陈朝晖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4期2133-2135,共3页
目的观察平山病患者颈部正常位及过屈位的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是否有异常。方法分别对平山病(平山病组)4例及健康者(正常对照组)4例进行颈部正常位及过屈位时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SEP检测。结果 N13... 目的观察平山病患者颈部正常位及过屈位的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是否有异常。方法分别对平山病(平山病组)4例及健康者(正常对照组)4例进行颈部正常位及过屈位时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SEP检测。结果 N13电位在过屈位时波幅在平山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3±0.74)μV vs(4.13±1.12)μV(P<0.01),N13潜伏期在正常位时在两组分别为(12.56±0.32)ms vs(11.78±0.53)ms(P<0.01)。平山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1正常位波幅为(1.33±0.59)μV vs(2.73±1.74)μV(P<0.05);过屈位波幅为(1.23±0.78)μV vs(2.51±1.52)μV(P<0.05)。而两组在N13正常位波幅、过屈位潜伏期和P1正常位和过屈位的潜伏期,均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山病患者可出现感觉通路的轻度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 肌电描记术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痴呆影像学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薇 蔡艺灵 杜鹃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7期837-840,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到1%。近年来,PD相关的非运动症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损害、精神障碍、抑郁、...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到1%。近年来,PD相关的非运动症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损害、精神障碍、抑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磁共振成像 胆碱酯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于一娇 杜娟 +4 位作者 李薇 蔡艺灵 朱琳 路冬煦 刘丽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8期740-744,共5页
我院收治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并经立体定向脑穿刺活检明确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患者1例,诊断过程复杂,早期经甲基泼尼松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脊髓病灶缩小,颅内病灶变化多端,症状反复,... 我院收治以脊髓病变为首发表现,并经立体定向脑穿刺活检明确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cell lymphoma,IVLBCL)患者1例,诊断过程复杂,早期经甲基泼尼松龙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脊髓病灶缩小,颅内病灶变化多端,症状反复,进行性加重,最终行脑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在病程4个月时死亡。对诊断不明确及治疗效果不佳的脊髓病变,需保持较高警醒,最大限度地进行组织活检,以防进入诊断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淋巴瘤 B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