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蔡立梅 黄兰椿 +5 位作者 周永章 许振成 彭晓春 姚玲爱 周扬 彭平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7-200,共4页
研究系统采集了东莞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砷含量分析,研究了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砷含量变化范围0.40~28.87mg/kg,平均值12.95mg/kg,远高于东莞市背景值,其中62%的样品砷含量超过... 研究系统采集了东莞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砷含量分析,研究了土壤和蔬菜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砷含量变化范围0.40~28.87mg/kg,平均值12.95mg/kg,远高于东莞市背景值,其中62%的样品砷含量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限定值,砷含量的变异系数为53.28%,变异程度较大。东莞市各区域土壤砷空间分布不均匀,土壤砷含量平均值大小排序如下:西部平原区>环境保护区>中部过渡区>东南丘陵区。土壤砷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化石燃料燃烧、农药、化肥(磷肥)等工农业活动的输入也不容忽视。东莞市蔬菜砷含量超标比较严重,蔬菜砷对东莞市部分人群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蔬菜 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农业土壤镍的空间结构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立梅 马瑾 +3 位作者 周永章 黄兰椿 窦磊 张澄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东莞市118处农业表层土壤和5处典型土壤纵剖面的取样调查,利用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镍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莞市农业土壤镍含量为2.29~58.00mg·kg^-1,平均值为21.22mg·kg^-1,远... 通过对东莞市118处农业表层土壤和5处典型土壤纵剖面的取样调查,利用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镍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莞市农业土壤镍含量为2.29~58.00mg·kg^-1,平均值为21.22mg·kg^-1,远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镍的空间结构表现为明显的几何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比约为1.7,长、短轴分别在118°和28°方向;指数模型对于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变异函数表现出明显的块金效应,块金值在基台值中所占的比例约为40%,表明东莞市农业土壤中镍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镍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域特征,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形的控制,镍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另外人为活动对镍的空间分布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重金属污染 地统计学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铅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立梅 黄兰椿 +5 位作者 周永章 许振成 彭晓春 姚玲爱 周杨 彭平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5,共4页
重金属元素铅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铅污染的状况,选取了该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铅含量分析。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铅含量普遍较高,92.4%的样点铅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 重金属元素铅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解东莞市农业土壤和蔬菜铅污染的状况,选取了该市118个农业土壤样品和43个蔬菜样品进行铅含量分析。研究发现,东莞市农业土壤铅含量普遍较高,92.4%的样点铅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79.7%的样点铅含量高于东莞市背景值,且变异程度较大,土壤铅含量最大值(140.58mg/kg)为最小值(20.36mg/kg)的7倍。各区域农业土壤铅污染程度各异,依据土壤铅含量高低可作如下排序:西部平原区>中部过渡区>东南丘陵区>环境保护区。根据分析,东莞市土壤铅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企业"三废"的排放、含铅农药和肥料的大量使用、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大气沉降等。东莞市蔬菜铅含量超标比较严重,特别是油麦菜和生菜,超标率分别达到42.86%和37.5%。不同品种蔬菜对土壤铅的富集能力不同,富集能力顺序依次为:生菜>菠菜>芥菜、油麦菜、白菜>菜心、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蔬菜 重金属污染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农业土壤铬的空间结构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蔡立梅 黄兰椿 +4 位作者 周永章 马瑾 杜海燕 窦磊 张澄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共6页
通过对东莞市118处农业表层土壤和5处典型土壤纵剖面的取样调查,利用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铬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莞市农业土壤铬含量为2.28~94.98mg·kg-1,平均值为44.90mg·kg-1,略高于东莞市... 通过对东莞市118处农业表层土壤和5处典型土壤纵剖面的取样调查,利用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铬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东莞市农业土壤铬含量为2.28~94.98mg·kg-1,平均值为44.90mg·kg-1,略高于东莞市背景值;铬的空间结构表现为明显的几何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比约为1.8,长、短轴分别在103°和13°方向;指数模型对于实验变异函数的拟合效果较好,变异函数表现出明显的块金效应,块金值在基台值中所占的比例约为34%,表明东莞市农业土壤中铬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铬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域特征,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和地形的控制,铬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另外人为活动对铬的空间分布也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地统计学 变异函数 东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硒富集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蔡立梅 王硕 +6 位作者 温汉辉 罗杰 蒋慧豪 何明皇 穆桂珍 王秋爽 王涵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90,共8页
以揭阳市土壤为对象,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0~20 cm)1 330个和深层土壤样(150~200 cm)331个,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及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揭阳市... 以揭阳市土壤为对象,系统采集了表层土壤样(0~20 cm)1 330个和深层土壤样(150~200 cm)331个,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及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土壤硒的含量分布、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揭阳市表层土壤Se含量处于0.02~2.01 mg/kg之间,几何平均值为0.48 mg/kg,是中国土壤Se平均含量的1.66倍。揭阳市土壤总体呈足硒及富硒特征,不存在硒过剩,极少区域土壤呈硒缺乏特征,表层与深层土壤表现基本一致,富硒土壤主要分布于普宁市、惠来县及北部边缘。表层土壤中Se富集面积达到52.03%,但在空间上分布零散,这可能与母质、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强富集区域集中分布于花岗岩与粉砂岩为母质的土壤区,而大部分由第四纪冲积物形成的土壤无富集。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母质、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Se的含量及富集水平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揭阳市表层土壤Se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成土母质。除此之外,土壤理化性质及海拔也是影响揭阳市表层土壤Se富集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表层土壤Se与pH值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并且分别与有机碳、Fe2O3及Al2O3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分布 富集特征 影响因素 揭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州水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1
6
作者 胡国成 许振成 +4 位作者 赵学敏 蔡立梅 刘伟锋 姚玲爱 周杨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957,共9页
为全面了解高州水库(石骨库区和良德库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在高州水库及其入库支流采集沉积物样品15个,分析Cu,Pb,Zn,Cr,Ni,Cd,Mn和As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Igeo)、潜在生态危... 为全面了解高州水库(石骨库区和良德库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在高州水库及其入库支流采集沉积物样品15个,分析Cu,Pb,Zn,Cr,Ni,Cd,Mn和As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Igeo)、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及基于生物效应浓度的评价法,对高州水库及其支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高州水库及入库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变动趋势基本一致,顺序依次为w(Zn)>w(Cr)>w(Pb)>w(Mn)>w(Ni)>w(Cu)>w(As)>w(Cd),w(Cd)和w(Cr)空间分布不均匀;地累积指数显示,8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无污染至中度污染,污染程度强弱顺序为Zn>Cd>Cr>Ni>Pb≈Cu>Mn≈As;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高州水库及其入库支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处于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的评价结果显示,高州水库沉积物重金属对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不明显.水库上游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沉积物 高州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州水库春季蓝藻水华成因初步探讨 被引量:28
7
作者 姚玲爱 赵学敏 +4 位作者 周广杰 完颜华 蔡立梅 胡国成 许振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高州水库为广东省茂名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2009年和2010年春季相继出现蓝藻水华,给居民饮水带来安全隐患.对高州水库2009年和2010年春季水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4.08×107cells/L和1.47×108c... 高州水库为广东省茂名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2009年和2010年春季相继出现蓝藻水华,给居民饮水带来安全隐患.对高州水库2009年和2010年春季水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4.08×107cells/L和1.47×108cells/L,其中蓝藻所占比例分别为98.2%和98.7%,优势藻种均为鱼腥藻(Anabaena spp.)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库中TN/TP比波动在28和64之间,磷为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叶绿素a含量波动在2.5mg/m3和31.6mg/m3之间,叶绿素a与pH(r=0.753,P<0.01)、DO(r=0.565,P<0.05)呈显著正相关.推断较高的水体稳定性、水温回升、氮磷营养水平接近水华发生的阈值是高州水库蓝藻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水库 蓝藻 水华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矿水中重金属人工湿地处理机理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窦磊 周永章 +3 位作者 蔡立梅 杨小强 张澄博 付善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应用于酸矿水的处理。文章对人工湿地去除酸矿水中重金属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应加强长期连续的动态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湿地中各影响因子...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逐渐应用于酸矿水的处理。文章对人工湿地去除酸矿水中重金属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发生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应加强长期连续的动态监测,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湿地中各影响因子与处理机理之间的关系,对主要处理机理的定性描述转向定量模型化研究,确立人工湿地接受和处理不同污染物质的最大能力和阈限,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合理设计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酸矿水 重金属 处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密集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以东莞市为例 被引量:18
9
作者 窦磊 马瑾 +5 位作者 周永章 付善明 彭先芝 张澄博 蔡立梅 钟莉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48-2056,共9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莞市乡镇企业密集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相比,该地区菜地表层土壤Hg、Pb和Cd发生明显累积,西部平原区和中部过渡区污染最为严重,呈现出产业依赖和...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莞市乡镇企业密集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及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相比,该地区菜地表层土壤Hg、Pb和Cd发生明显累积,西部平原区和中部过渡区污染最为严重,呈现出产业依赖和地域特征。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指示,研究区菜地表层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主要有3种不同来源:Ni、Cr、As和Zn以自然源为主,Hg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及交通运输,农业生产活动对Cu和Cd贡献最大。土壤重金属污染产生的生态效应明显,近40%的蔬菜样品Pb、Cd、Ni、As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同种蔬菜对不同重金属以及不同品种蔬菜对同一重金属都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生菜、油麦菜和白菜易受Pb污染影响;油麦菜和白菜易受Cd污染影响;菜薹易受As、Ni污染影响。蔬菜Cd、Ni、As超标与土壤重金属污染关系密切,而Pb含量超标以大气污染为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蔬菜 重金属污染 因子分析 来源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韩江三角洲南部蔬菜重金属污染及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3 位作者 窦磊 张澄博 付善明 蔡立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7,共7页
通过产地采样并用国颁标准方法对经济发达的韩江三角洲南部地区46个蔬菜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对照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污染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蔬菜中Pb、Cd、Ni3种元素含量100%超标,Cr元素含量也有... 通过产地采样并用国颁标准方法对经济发达的韩江三角洲南部地区46个蔬菜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对照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污染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蔬菜中Pb、Cd、Ni3种元素含量100%超标,Cr元素含量也有95.7%超标。As和Zn两元素未超标。同时,蔬菜重金属污染与养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一定联系,不同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区6种重金属元素归因3个主因子,分别对应大气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和工业废水污染3种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蔬菜 韩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宝山多金属硫化矿尾矿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兰椿 周永章 +3 位作者 付善明 杨志军 张澄博 蔡立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4-168,共5页
大宝山是我国华南大型的含硫化矿物多金属矿山。对该矿山尾矿的研究表明,尾砂中富含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及石英、黏土等,其中金属元素Zn具有回收价值。根据尾砂的成分特征和现有尾矿回收利用技术... 大宝山是我国华南大型的含硫化矿物多金属矿山。对该矿山尾矿的研究表明,尾砂中富含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及石英、黏土等,其中金属元素Zn具有回收价值。根据尾砂的成分特征和现有尾矿回收利用技术,本研究针对大宝山金属硫化物尾矿提出一种综合利用途径,即首先对尾砂进行筛分和重选,分离轻、重矿物。针对重矿物,通过浮选富集回收金属元素Zn,通过氧化焙烧回收硫,通过氯化焙烧回收其它金属元素以及磁化回收铁矿物。重选后的轻矿物可以直接利用和筛分利用。该工艺实现尾矿资源化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达到无尾矿矿山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硫化物矿 尾矿 综合利用 大宝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若干典型地方病环境地球化学病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4 位作者 窦磊 赖启宏 张澄博 付善明 蔡立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8-1323,共6页
广东省是我国地方病高发省份。鼻咽癌发病率位居全国之首,肝癌发病率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次于江苏和广西两省;地氟病也有着较广泛分布。前人尤其是流行病学工作者对广东省地方病开展了许多的医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环境... 广东省是我国地方病高发省份。鼻咽癌发病率位居全国之首,肝癌发病率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次于江苏和广西两省;地氟病也有着较广泛分布。前人尤其是流行病学工作者对广东省地方病开展了许多的医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环境地球化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相对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地方病的发生与当地环境地球化学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文章主要针对广东省存在的典型地方病与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的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从环境地球化学角度为广东省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环境地球化学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乡镇企业密集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分布与关联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窦磊 马瑾 +1 位作者 游远航 蔡立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2-818,共7页
土壤中有毒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富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研究对乡镇企业密集地——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土壤样品中的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 土壤中有毒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富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研究对乡镇企业密集地——东莞地区常见的7种叶菜类蔬菜及其相应土壤样品中的Cu、Zn、Cr、Ni、Pb等重金属元素的全量和稀盐酸可提取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蔬菜存在明显的有毒金属元素(Ni、Pb)超标和有益金属元素(Cu、Zn)缺乏问题,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的相关性,但可提取态含量的富集系数与蔬菜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其可以较好地指示土壤可提取态重金属向蔬菜系统的转移规律。不同品种蔬菜对各重金属的富集系数随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增加呈幂函数形式递减,且递减趋势与土壤中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范围密切相关。当数据量有限时,利用富集系数与对应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对富集系数定量估值,其准确性要高于取相应的均值或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重金属 生物有效性 关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法的软基加固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晓华 周永章 +4 位作者 张澄博 蔡立梅 赵广伦 施斌 刘吉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7,共7页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法建立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评价模型。选择总沉降、固结度、抗剪强度和侧向位移等4种监测变量作为加固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对软基加固效果的指标值和权值进行分析计算,确定... 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法建立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效果评价模型。选择总沉降、固结度、抗剪强度和侧向位移等4种监测变量作为加固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采用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对软基加固效果的指标值和权值进行分析计算,确定出其效果评价的模糊指标值和模糊权值,并通过差异度分析和模糊效用值分析与常规堆载预压法进行对比,研究二者的加固效果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有效地论证了的该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多属性决策法 软土路基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差异度 模糊效用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经济特区土壤环境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地球化学响应
15
作者 马瑾 周永章 +3 位作者 万洪富 窦磊 付善明 蔡立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0-646,共7页
通过对汕头经济特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各区(县)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区土壤中Hg、Pb两元素分别有70.43%和56.52%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除As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 通过对汕头经济特区115个土壤表层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测试,初步摸清了各区(县)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区土壤中Hg、Pb两元素分别有70.43%和56.52%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除As元素外,其余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对照广东省土壤环境背景值,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效应更为明显,其中Cd元素更是100%超标。各区(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由于地理位置及工业分布不同而产生差异。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区8种重金属元素归因为4个主因子,并分析了主因子对应的污染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重金属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汕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对土壤元素标准限的判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硕 罗杰 +4 位作者 蔡立梅 王秋爽 唐翠华 穆桂珍 蒋慧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08-1514,共7页
在调查研究广东省江门市土壤与水稻元素的含量基础上,对江门市水稻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水稻重金属富集系数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趋势,对暂无明确标准的土壤元素进行适宜含量的判定.结果表明,水稻重金属As、Cu、Pb... 在调查研究广东省江门市土壤与水稻元素的含量基础上,对江门市水稻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水稻重金属富集系数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趋势,对暂无明确标准的土壤元素进行适宜含量的判定.结果表明,水稻重金属As、Cu、Pb、Zn、Cd、Ni、Hg和Cr元素中,部分样品Cd的富集系数大于1且小于2,表明存在一定的富集状况,其他元素的富集系数均未超过1,表明并无明显富集.水稻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的顺序为:Cd>Cu>Zn>Ni>As>Hg>Cr>Pb.水稻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随土壤重金属含量升高的变化趋势分为两部分,开始为明显降低,当达到一个阈值时降低趋势明显变缓.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Ⅰ级标准相比,除Hg和Pb超标率较高外,这个阈值基本处于各元素标准值的1/5—1/3之间,同时也表明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值在此范围内为适宜含量.水稻中S、F、Cl、I、Ga、Sr、Se元素的富集系数与土壤对应元素的含量比值与重金属元素趋势一致,即可利用土壤重金属元素呈现的规律判断无明确标准元素的适宜含量范围.可以得出土壤中S、F、Cl、I、Ga、Sr、Se的含量适宜范围分别为:450—800、480—800、900—1500、2.4—4.0、75—125、123—205、1.2—2.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稻系统 重金属 富集特征 元素标准限 广东省江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揭阳土壤镉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娟恒 温汉辉 +5 位作者 蔡立梅 罗杰 王硕 王秋爽 穆桂珍 蒋慧豪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以广东省揭阳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330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和331个深层土壤(150~200 cm)样品,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半变异函数拟合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镉含量的富集特征、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 以广东省揭阳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330个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和331个深层土壤(150~200 cm)样品,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半变异函数拟合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镉含量的富集特征、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镉含量的均值为0.09 mg/kg,高于该区土壤背景值,但低于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标准值。通过富集因子法研究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镉主要为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从结构特征来看,研究区表层土壤镉含量呈中等空间相关性。揭阳市表层土壤镉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密集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是影响表层土壤镉含量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建筑用地土壤镉含量最高;不同成土母质中,第四纪沉积物土壤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母质;不同土壤类型中,水稻土的镉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镉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揭阳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揭西县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秋爽 罗杰 +5 位作者 蔡立梅 穆桂珍 王涵植 蒋慧豪 王硕 何明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26-1133,共8页
以揭西县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332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和86个深层土壤样品(> 150 cm)。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地统计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揭西县土壤中全硒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揭西县土... 以揭西县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332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和86个深层土壤样品(> 150 cm)。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地统计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揭西县土壤中全硒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揭西县土壤全硒含量变幅为0.16~1.61 mg/kg,平均值为0.53 mg/kg,总体上以富硒土壤为主,不存在硒不足和硒过剩土壤。不同成土母质中,凝灰岩、花岗岩和页岩发育的土壤全硒含量较高,砂岩发育的土壤全硒含量较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未利用地土壤全硒含量最高,其次是农用耕地,建设用地土壤全硒含量最低。Pea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铁铝氧化物含量、有机碳含量及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影响揭西县土壤全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土壤pH、有机碳、铁铝含量、海拔以及土地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西县 土壤全硒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宁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鸣 温汉辉 +5 位作者 蔡立梅 罗杰 王涵植 王娟恒 李智慧 张晓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210,共9页
文章以普宁市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克里金插值等对Hg、Cd、As、Cu、Pb、Ni、Zn、Cr 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Hg、Cd、As、Cu... 文章以普宁市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克里金插值等对Hg、Cd、As、Cu、Pb、Ni、Zn、Cr 8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Hg、Cd、As、Cu、Pb、Ni、Zn、Cr平均含量分别为0.104、0.051、5.49、9.05、42.5、11.5、56.6、25.6 mg/kg,其中Hg、Cd、Pb、Ni、Zn的均值超过了广东省背景值。(2)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变化范围为34.06~1299.33,均值为179.08,说明全区具有中等强度的生态风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RI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园地,Hg、Cd是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2个贡献因子。(3)Hg、Cd、Cu 3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城区,As的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城区及南部农场地区。(4)研究区总非致癌风险指数(THI)小于1,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HI表现为建设用地>林地>园地>耕地,As、Pb、Cr是各土地利用类型非致癌风险最大的3个贡献因子。(5)各土地利用类型As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指数(CR)大于US EPA推荐的土壤治理标准(10^-6),Cd和Cr的CR则小于10^-6。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TCR表现为建设用地>林地>园地>耕地,As也是各土地利用类型最主要的致癌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 普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揭东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慧 温汉辉 +5 位作者 蔡立梅 罗杰 穆桂珍 王秋爽 蒋慧豪 王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9-196,共8页
以揭东区为调查研究对象,采集211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和52个深层土壤样品(>150 cm),测定了区域土壤全硒含量,结合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地统计分析研究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揭东区土壤全硒含量变化于0.112~1... 以揭东区为调查研究对象,采集211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和52个深层土壤样品(>150 cm),测定了区域土壤全硒含量,结合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地统计分析研究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揭东区土壤全硒含量变化于0.112~1.315 mg/kg,平均值为0.496 mg/kg,总体上处于中硒及高硒水平,不存在缺硒和硒过剩土壤。区域富集面积达63%,强富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以花岗岩为母质的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区。不同成土母质中,硒富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以花岗岩为母质的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区;不同土壤类型中,花岗岩风化形成的黄壤硒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729 mg/kg,以花岗岩为母质发育的赤红壤硒含量次之,平均值达0.563 mg/kg;第四系沉积物发育形成的水稻土硒含量最低,平均值为0.408 mg/kg。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铁铝含量、pH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影响揭东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土壤p H、铁铝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及海拔高度对土壤全硒含量分布与富集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东区 土壤硒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