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至丸保肝活性成分群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蔡秀江 闫冰 +3 位作者 姚卫峰 张丽 黄美艳 丁安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74-1775,共2页
二至丸出自明代吴旻辑的《扶寿精方》[1],由女贞子(蒸)和墨旱莲等量组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症。通过前期二至丸乙酸乙酯部位对体外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表明了该部位的保肝活性[2],本实验进一步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对乙... 二至丸出自明代吴旻辑的《扶寿精方》[1],由女贞子(蒸)和墨旱莲等量组成,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等症。通过前期二至丸乙酸乙酯部位对体外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表明了该部位的保肝活性[2],本实验进一步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对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0%乙醇洗脱活性成分群(AIEP),采用体外培养L-O2型肝细胞,用四氯化碳(CCl4)和过氧化氢(H2O2)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观察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保肝 L-O2型肝细胞 四氯化碳 过氧化氢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保肝活性成分群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蔡秀江 闫冰 +3 位作者 姚卫峰 张丽 黄美艳 丁安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二至丸保肝活性成分群(70%乙醇部位)(active ingredients group in liver protection from Erzhi Pill,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培养L-O2型肝细胞,采用CCl4和H2O2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 目的:研究二至丸保肝活性成分群(70%乙醇部位)(active ingredients group in liver protection from Erzhi Pill,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培养L-O2型肝细胞,采用CCl4和H2O2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换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水平,测定上清液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和增殖活性。结果:(1)AIEP(0.32~40μg.mL-1)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由CCl4所致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水平及MDA含量的升高,还可显著提高由CCl4所致肝细胞存活率和SOD活力及GSH-Px活性的降低;(2)AIEP(0.32~40μg.mL-1)剂量组可使H2O2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水平及MDA含量明显降低或恢复,还可显著提高CCl4降低的肝细胞存活率和SOD活力及GSH-Px活性。结论:提示AIEP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较强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保肝 L-O2型肝细胞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肝肾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何睦 姚卫峰 +2 位作者 蔡秀江 丁安伟 蒋叶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8期924-930,共7页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肝损伤及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目前的指标缺乏特异性,且灵敏度不高,造成临床上... 代谢组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门组学,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肝损伤及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但目前的指标缺乏特异性,且灵敏度不高,造成临床上难以对肝肾损伤做出准确而及时的预警和监测。代谢组学能从代谢的角度整体分析疾病,快速、安全地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别,在肝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已初显优势。本文主要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肝肾损伤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肝损伤 肾损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