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检测人才的中高本衔接培养:内涵、困境与路径
1
作者 蔡真珍 林娇芬 +2 位作者 陈峰 曾健 郭团玉 《福建轻纺》 2024年第2期63-67,共5页
文章探讨了检验检测人才中高本衔接培养的内涵,并针对中高职和本科衔接通道不畅通、衔接体系不够优化等问题,探索以健全职业教育中高本的总体框架和创新优化现有招考制度为切入点的衔接实践路径,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搭建衔接体系,坚持产... 文章探讨了检验检测人才中高本衔接培养的内涵,并针对中高职和本科衔接通道不畅通、衔接体系不够优化等问题,探索以健全职业教育中高本的总体框架和创新优化现有招考制度为切入点的衔接实践路径,并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搭建衔接体系,坚持产教融合原则建立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横纵统筹搭建交互式课程体系,以学分银行为依托完善一体化教学评价等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检测 中高本衔接 实践路径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木尼热·卡地尔 姚沅俊 +5 位作者 蔡真珍 蔡宁 姜泽东 郑明静 杜希萍 倪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富含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膳食纤维。传统工艺制备的海藻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腥味,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江蓠为原料,研究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其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得到酵母菌直投式发... 海藻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富含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膳食纤维。传统工艺制备的海藻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腥味,影响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江蓠为原料,研究直投式酵母菌发酵对江蓠腥味及其膳食纤维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得到酵母菌直投式发酵剂发酵脱腥的温度为25℃、活化菌液稀释倍数为4、江蓠与稀释菌液比例为1∶20(g/mL)、发酵时间为4 h。发酵后,江蓠样品的腥味强度评分由2.28上升至9.67,腥味成分中的正己醛、1-辛烯-3-醇、(Z)-4-癸烯醛、(Z),(Z)-2,4-癸二烯醛含量明显下降。发酵前后,江蓠膳食纤维的持水性分别为29.20、30.50g/g、持油性分别为5.73、6.09 g/g、白度分别为1.86%和1.77%、凝胶强度分别为355、463 N·mm。综上,江蓠进行直投酵母菌发酵后,能较好地降低其腥味,且对江蓠膳食纤维的性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 直投式酵母菌剂 发酵 腥味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带中重金属脱除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陈钰红 邓文辉 +6 位作者 许晶 木尼热·卡地尔 姜泽东 郑明静 蔡真珍 倪辉 林庆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9期7-12,共6页
以福建连江“黄官一号”海带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独使用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混合进行发酵,分析测定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带中铅、镉、铜、铁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海带样品铅、镉、铜、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同发酵方式对... 以福建连江“黄官一号”海带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独使用酵母菌、植物乳杆菌及二者混合进行发酵,分析测定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带中铅、镉、铜、铁含量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海带样品铅、镉、铜、铁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不同发酵方式对同种重金属的脱除效果存在差异,同种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脱除效果也有不同。其中,酵母菌发酵对海带中铅、镉、铜、铁的脱除率分别为57%、29%、44%与45%;植物乳杆菌发酵对海带中铅、镉、铜、铁的脱除率分别为19%、11%、31%与32%;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对海带中铅、镉、铜、铁的脱除率分别为34%、33%、11%和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酿酒酵母菌 植物乳杆菌 重金属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菜中亚硝酸盐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蔡真珍 苏秋芳 邱松林 《福建轻纺》 2011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实验室采用闽南地区家庭常见的咸菜腌制方法对芥菜、大白菜、白萝卜进行腌制,探讨咸菜中亚硝酸盐的日变化规律及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对亚硝酸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咸菜在腌制后,其亚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销售和... 在实验室采用闽南地区家庭常见的咸菜腌制方法对芥菜、大白菜、白萝卜进行腌制,探讨咸菜中亚硝酸盐的日变化规律及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对亚硝酸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咸菜在腌制后,其亚硝酸盐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销售和食用最好应在腌制后20d;温度和浸泡时间的不同均能影响亚硝酸盐的去除,在食用前可以在室温下浸泡2-4h,以便在不影响其风味的前提下充分去除亚硝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菜 亚硝酸盐 形成规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蔡真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40-41,共2页
从高职院校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课程特点,总结了从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入手,对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食品检验与分析 实验教学 改革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走马埭典型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园 王宪 +2 位作者 陈丽丹 郑盛华 蔡真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2,共6页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泉州走马埭国家农田示范保护区典型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Cd、Pb)的化学形态分布,通过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析比较了6种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化学形... 采用改进的Tessier连续萃取方法研究了泉州走马埭国家农田示范保护区典型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Cd、Pb)的化学形态分布,通过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分析比较了6种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Cr和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余形态所占的比例很小;Cu以残渣态含量最高,碳酸盐结合态含量最低;Zn以残渣态为主,可交换态含量最低;Cd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为主,水溶态含量最低;Pb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水溶态含量最低。土壤中除Cd外,Zn、Cu、Cr、Pb、Ni在正常自然条件下相对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形态 土壤 泉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对冷藏中国对虾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娇芬 叶丽珠 +3 位作者 苏秋芳 蔡真珍 张娴静 陈洪彬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3,共6页
用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0.2% BP)处理冷藏对虾120 min后置于4±0.5 ℃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处理组(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浸泡下的冷藏对虾在贮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可以抑制对虾弹... 用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0.2% BP)处理冷藏对虾120 min后置于4±0.5 ℃冷藏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对照组(去离子水)和处理组(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浸泡下的冷藏对虾在贮藏期间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红毛藻多酚提取物可以抑制对虾弹性的下降,显著阻缓对虾总细菌数(TVC值)、pH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TBA)和K值的上升,减缓腐败变质的速度。0.2%红毛藻多酚提取物能延长冷藏对虾的保鲜期1~2 d,应用于对虾的冷藏保鲜效果是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酚提取物 中国对虾 冷藏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