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CXCR1、IL-17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蔡清红 马松炎 钟俊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2期99-102,共4页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8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0例(UC组),克罗恩病(CD)患者10...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CXC趋化因子受体1(CXCR1)、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IBD患者8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0例(UC组),克罗恩病(CD)患者10例(CD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及肠黏膜IL-17及CXCR1 mRNA表达水平,各组肠黏膜CXCR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患者血清及肠黏膜IL-17与CXCR1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C组及CD组血清IL-17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P <0.05),但UC组与C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血清CXCR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UC组及CD组肠黏膜IL-17及CXCR1 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P <0.05),UC组肠黏膜CXCR1 mRNA表达水平较CD组更高(P <0.05),但两组肠黏膜IL-17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UC组及CD组肠黏膜CXCR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 <0.05),且UC组较CD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血清及肠黏膜IL-17 mRNA与CXCR1 mRNA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IBD患者CXCR1 m RNA和IL-17 m RNA表达升高,且患者血清及肠黏膜IL-17 mRNA与CXCR1 mRNA表达之间呈弱相关,临床上可考虑监测CXCR1和IL-17水平,从而更好地辅助治疗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CXC趋化因子受体1 白细胞介素-17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巩波 曹辉琼 蔡清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7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68名实习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68名实习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组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的方式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实际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操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留置、腹腔穿刺、病案书写、药物指导各项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自信心方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及时帮助与反馈、促进互动沟通方面的实际教学效果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联合应用同伴互助学习与案例引导法,有助于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并激发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其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互助学习法 案例引导 实践教学 评判性思维 消化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