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渝单七号简介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蔡治荣 杨华 +2 位作者 邱正高 祁志云 柯剑鸿 《南方农业》 2007年第2期75-76,共2页
  渝单7号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的大穗、半紧凑、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收获籽粒后,还可收获营养价值较高的青绿秸秆作青饲青贮饲料,是解决粮饲争地、冬季青饲料短缺和进行农业结构...   渝单7号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的大穗、半紧凑、粮饲兼用型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在收获籽粒后,还可收获营养价值较高的青绿秸秆作青饲青贮饲料,是解决粮饲争地、冬季青饲料短缺和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2001年11月通过重庆市审定,2003年12月通过全国审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玉米 重庆 籽粒 青饲 小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糯600特征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蔡治荣 陈荣丽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1期27-27,共1页
'黑糯60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黑色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口感又甜又糯,皮薄化渣、风味好;着色速度快,授粉后12 d即乳熟期开始着色。2015年获得全国鲜食玉米'市场潜力品种'称号。一、特征特性1.品质... '黑糯60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优质黑色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口感又甜又糯,皮薄化渣、风味好;着色速度快,授粉后12 d即乳熟期开始着色。2015年获得全国鲜食玉米'市场潜力品种'称号。一、特征特性1.品质好黑糯600的籽粒及穗轴均为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穗 化渣 皮薄 特征特性 黑糯玉米 时间隔离 丰产栽培技术 籽粒 乳熟期 乳熟 花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糯600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3
作者 蔡治荣 陈荣丽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期20-21,共2页
针对黑糯玉米着色速度慢、品质口感差的两大难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历经春种冬繁7年研究,融合快速着色基因和西南地方糯玉米的优质基因,创新育成黑糯600。取得两大突破:一是品质优,口感又甜又糯,皮薄化渣、风味好;二是着色速度快,授粉后1... 针对黑糯玉米着色速度慢、品质口感差的两大难题,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历经春种冬繁7年研究,融合快速着色基因和西南地方糯玉米的优质基因,创新育成黑糯600。取得两大突破:一是品质优,口感又甜又糯,皮薄化渣、风味好;二是着色速度快,授粉后12 d即乳熟期开始着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技术要点 黑糯玉米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荣丽 陈广艳 +3 位作者 周彦民 蔡治荣 张胜恒 易红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51-7052,共2页
阐述了玉米灰斑病的症状与病原、病原物的越冬与侵染及影响发病的条件,提出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甜型糯玉米选育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胜恒 蔡治荣 +3 位作者 徐红智 唐洪军 杨华 易红华 《南方农业》 2007年第1期9-12,共4页
在选育甜糯双隐自交系WU2608、WH3503的基础上,成功应用部分基因修饰的方法。育成加甜型糯玉米渝彩甜糯1号、渝甜糯1号,通过重庆市审定。
关键词 加甜型糯玉米 甜糯双隐基因 基因修饰 选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糯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8
6
作者 易红华 张胜恒 +1 位作者 蔡治荣 陈荣丽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2期82-83,共2页
以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京科糯2000二环系选育的N715为母本,组配成杂交组合YN703,在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1 910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95%,增产点占72.73%,生育期比对照早0.3 d;在重庆市糯玉米生产试验中,... 以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京科糯2000二环系选育的N715为母本,组配成杂交组合YN703,在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1 910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95%,增产点占72.73%,生育期比对照早0.3 d;在重庆市糯玉米生产试验中,鲜穗产量10 800~12 195 kg/hm2,平均产量11 620.5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16%,居第2位,增产点占60.0%,生育期比对照晚2 d。2008年食用品质定等87.5分,居第3位,2009年为87.8分,居第1位,两年平均87.7分,表现外观品质好,糯性强,皮较薄,细腻,化渣,柔嫩性较好,优于对照渝糯7号。2010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渝糯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选育 渝糯19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育种研究成效及设想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胜恒 蔡成雄 +4 位作者 杨华 蔡治荣 周汝平 徐红智 易红华 《南方农业》 2007年第3期63-65,共3页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糯玉米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起步、发展、上台阶三个阶段。使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对地方资源进行改良,在育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渝糯7号的基础上,育成加甜型糯玉米填补了西南空白;育成超级糯玉米渝科糯1、2号;...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糯玉米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起步、发展、上台阶三个阶段。使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对地方资源进行改良,在育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渝糯7号的基础上,育成加甜型糯玉米填补了西南空白;育成超级糯玉米渝科糯1、2号;育成食用品质更优的、产量更高的鲜食糯玉米渝糯408,糯玉米育种不断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 成效 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重庆糯玉米丰产栽培 被引量:5
8
作者 易红华 张胜恒 +1 位作者 刘玉英 蔡治荣 《南方农业》 2007年第1期87-89,共3页
针对重庆地区特有气候和农户种植习惯,对鲜食糯玉米品种选择、播期安排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作了介绍。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优质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诱变处理玉米自交系研究简报 被引量:4
9
作者 邱正高 杨华 +5 位作者 祁志云 袁亮 柯剑鸿 张胜恒 蔡治荣 张亚勤 《南方农业》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将糯玉米自交系S147、S181和普通玉米自交系268、561作航空搭载诱变处理,考察回收种子与地面保存种子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使纯合的玉米自交系产生变异;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对空间环境诱变因子敏感程度不同,糯玉米自交系... 将糯玉米自交系S147、S181和普通玉米自交系268、561作航空搭载诱变处理,考察回收种子与地面保存种子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使纯合的玉米自交系产生变异;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对空间环境诱变因子敏感程度不同,糯玉米自交系比普通玉米自交系更容易产生变异;同样的糯玉米自交系,S147比S181更容易产生变异。S147处理后代变异类型丰富,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度、雄穗分枝个数、穗长、穗粗、穗行数均发生了变异;S181处理后代中产生了雄穗完全退化植株;普通玉米自交系268、561处理后代无明显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航空诱变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瘠型杂交玉米渝单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华 邱正高 +3 位作者 祁志云 蔡治荣 张胜 王天礼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0期18-19,共2页
渝单8号(2048)系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外引系478为母本,自育系渝5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秆、半紧凑、多抗、耐瘠型杂交玉米新品种。2002年通过重庆市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西南春玉米区及类似... 渝单8号(2048)系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外引系478为母本,自育系渝56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秆、半紧凑、多抗、耐瘠型杂交玉米新品种。2002年通过重庆市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西南春玉米区及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渝单8号 品种选育 栽培 杂交玉米 杂交选育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要点 农业科学研究所 玉米新品种 推广种植 重庆市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糯13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胜恒 蔡治荣 +2 位作者 徐红智 杨华 易红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7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父本杂交 栽培要点 优质高产 选育 玉米自交系 试验研究 渝糯7号 鲜穗产量 玉米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甜玉米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志强 易红华 +2 位作者 蔡治荣 陈荣丽 周胜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9期35-36,共2页
通过综合重庆市民甜玉米消费习惯、重庆特殊生态气候和丘陵山地耕作制度,从品种选择、大田管理方面介绍了重庆甜玉米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效栽培技术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胜恒 蔡治荣 徐红智 《西南园艺》 2002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秋季 鲜食糯玉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菜用玉米“科花糯828”高效栽培技术简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荣丽 周胜 +1 位作者 蔡治荣 易红华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8期40-42,共3页
科花糯828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DN830为母本、D51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中秆、半紧凑、大穗型优质糯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抗性强等优点。介绍科花糯828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隔离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 科花糯828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DN830为母本、D51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早熟、中秆、半紧凑、大穗型优质糯玉米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抗性强等优点。介绍科花糯828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隔离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优质 糯玉米 科花糯828 高效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新品种黑糯600制种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胜 蔡治荣 +1 位作者 陈荣丽 易红华 《南方农业》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介绍糯玉米新品种黑糯600的母本S181和父本B140的繁殖技术要点,以及黑糯600的制种技术要点,包括制种田的选择与隔离,父母本的花期、行比与种植密度的确定,田间管理技术等方面。
关键词 农产品 地理标志 质量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春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陈荣丽 蔡治荣 +3 位作者 张胜恒 易红华 周彦民 胡伟 《南方农业》 2011年第4期19-20,共2页
从品种与地块选择、育苗与移栽、肥水管理、去分蘖与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早春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早春 糯玉米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花青素玉米新品种黑糯715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伦静 宋宁宁 +5 位作者 李筱姣 陈荣丽 易红华 蔡治荣 周胜 柯剑鸿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7期64-67,共4页
黑糯715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3年以自交系EX955(母本)、自交系DV742(父本)杂交育成的高花青素黑糯玉米新品种,实现了品质优、着色快的突破。2018-2019年参加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853.4 kg/667 m^(2),比对照渝... 黑糯715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13年以自交系EX955(母本)、自交系DV742(父本)杂交育成的高花青素黑糯玉米新品种,实现了品质优、着色快的突破。2018-2019年参加南方(西南)鲜食糯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853.4 kg/667 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1.1%;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0544”。黑糯715具有食用品质优、商品品质好、产量高、稳产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西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青素 黑糯715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新品种花糯680特征特性及在西南地区的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伦静 宋宁宁 +5 位作者 李筱姣 蔡治荣 陈荣丽 易红华 周胜 柯剑鸿 《南方农业》 2023年第9期156-159,共4页
花糯68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EX955(母本)、自交系C302(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90394、国审玉20200505),适宜在西南、东南、黄淮海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为了保障并提高花糯680的产量和品质,促进鲜食... 花糯68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自交系EX955(母本)、自交系C302(父本)杂交育成的糯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190394、国审玉20200505),适宜在西南、东南、黄淮海鲜食玉米类型区种植。为了保障并提高花糯680的产量和品质,促进鲜食玉米新品种花糯680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花糯680的特征特性,总结了选地整地、种子选择与处理、密度控制、水肥管理、播期选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花糯680 栽培技术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糯3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9
作者 贺清秀 易红华 +2 位作者 叶志强 蔡治荣 胡伟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2期86-88,共3页
‘渝糯3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糯30’在生产上表现口感佳、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糯玉米 渝糯30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科糯1号的选育 被引量:10
20
作者 易红华 蔡治荣 +1 位作者 陈荣丽 张胜恒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9-11,共3页
渝科糯1号是以B4301为母本,S181为父本,根据西南气候特点及种植习惯选育成的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鲜食及加工兼用型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通过重庆市审定,2009年通过四川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渝科糯1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