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的可意象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综合大楼方案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激 李宁 蔡梦雷 《华中建筑》 2011年第7期84-87,共4页
校园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使每一位师生形成了他对校园形态、校园空间、校园场所的认同;建筑在校园中强调传承与发展,也就是在强调认同与创新。建筑的形态是空间的交互界面,独特的形态引发特有的建筑意象认同。该文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信... 校园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使每一位师生形成了他对校园形态、校园空间、校园场所的认同;建筑在校园中强调传承与发展,也就是在强调认同与创新。建筑的形态是空间的交互界面,独特的形态引发特有的建筑意象认同。该文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综合大楼方案设计分析,以"中原、军旅、信息"为切入点阐述了建筑意象的建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意象 地方文化 军事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A蛋白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影响
2
作者 蔡梦雷 赵东旭 +6 位作者 张政钢 刘东海 姜婷婷 苏士炫 闫雪敏 薛晓阳 崔国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73-5182,共10页
旨在研究转录延长因子GreA蛋白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以ATCC13076为亲本株,通过λ-Red重组系统构建ΔgreA和ΔgreB单基因缺失株、ΔgreAΔgreB双基因缺失株,检测亲本株及缺失株的体外生长和运动力,对压力环境抵抗力,... 旨在研究转录延长因子GreA蛋白对肠炎沙门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以ATCC13076为亲本株,通过λ-Red重组系统构建ΔgreA和ΔgreB单基因缺失株、ΔgreAΔgreB双基因缺失株,检测亲本株及缺失株的体外生长和运动力,对压力环境抵抗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对细胞和小鼠的致病力,并利用RNA-seq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GreA蛋白负调控肠炎沙门菌H2O2抵抗力、生长速度以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正调控肠炎沙门菌运动能力、细胞入侵和胞内增殖能力及其在小鼠脏器的定殖能力,但对高温和酸性环境抵抗力无显著影响。GreA蛋白影响107个基因表达,其中正向调控fim操纵子、flg操纵子、inv操纵子等,主要与细菌运动及入侵细胞相关;负向调控于cps操纵子、cys操纵子、leu操纵子等,主要与氨基酸合成及代谢相关。GreA蛋白通过调控鞭毛合成和细胞入侵相关代谢通路的表达,影响肠炎沙门菌环境适应性生存及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GreA 生物学特性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救治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梦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0期187-189,共3页
目的考察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救治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急诊收治的9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 目的考察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救治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急诊收治的9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的急救、转运、等候、问诊分诊、退热、住院和惊厥消失时间,入院时和入院后1 h的体温,病情稳定率、急救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后遗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急救、转运、等候、问诊分诊、退热、住院和惊厥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后1 h,2组患儿的体温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不可预测性、信息缺失性、复杂性、不明确性和PPUS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高热惊厥患儿的预后状况,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儿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高热惊厥 绿色通道急救护理 急救时间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型变异株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婷婷 焦晓丽 +7 位作者 吴村 刘东海 马坤 蔡梦雷 娄路平 李夫宏 刘彦威 崔国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调查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现状,参考IBDV VP2蛋白高变区序列设计Taqman-MGB探针和引物,建立IBDV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其检测来自河北邯郸、江西宜春、重庆7家大型育雏场送检法氏囊病料,并对... 为调查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养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新型变异株流行现状,参考IBDV VP2蛋白高变区序列设计Taqman-MGB探针和引物,建立IBDV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其检测来自河北邯郸、江西宜春、重庆7家大型育雏场送检法氏囊病料,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测序和进化分析。成功建立了一种兼顾IBDV鉴定和测序分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在10^(1)~10^(8)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3),扩增效率良好(扩增效率为109%),对其他常见病毒无扩增,最低检测限为1.25×10^(1)拷贝/μL;利用该方法检测邯郸地区4家育雏场送检样品均为阳性,测序均为IBDV新型变异株,采用鸡胚自阳性样品中分离到3株IBDV(T2021与T2022、J2021);对分离株A节段测序发现,3株IBDV分离株均属国内新型变异株,与国内新型变异株SHG19氨基酸同源性为100%,核苷酸同源性为98.0%~98.6%,T2021与T2022、J2021分属两个进化分支。建立了一种IBDV快速检测方法,发现IBDV国内新型变异株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荧光定量PCR 鉴定 新型变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