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不同时间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华 叶大强 +2 位作者 张帼卿 许伟标 蔡桂丰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单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于不同时间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868例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并于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10例、B组315例、C组343例。三组均于前... 目的观察单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于不同时间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868例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并于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10例、B组315例、C组343例。三组均于前一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给予长效GnRH-a,用药16~18 d后给予促性腺激素(Gn),当有1个卵泡直径≥18 mm或3个以上卵泡直径≥17 mm时,皮下注射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6~37 h后在B超引导下取卵,行IVF/ICSI,于取卵后第3天移植优质胚胎1~2个。A、B、C三组在黄体期均常规给予黄体酮60 mg肌内注射,B、C组分别于取卵后第4天、第6天给予单剂量GnRH-a 0.1 mg皮下注射进行黄体支持。计算三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以及活产率。结果三组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B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提高(P均<0.05);C组活产率有升高趋势,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中于取卵后第4天给予单剂量GnRH-a可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辅助生殖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黄体支持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效长方案在卵巢低反应不孕症患者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华 蔡桂丰 杨桂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3-65,共3页
目的比较卵巢低反应(POR)不孕症患者应用短效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的治疗结局,探讨短效长方案在POR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POR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32例中行短效长方案(60例)和微刺激方案(72例)超促排卵共154个周期,比... 目的比较卵巢低反应(POR)不孕症患者应用短效长方案和微刺激方案的治疗结局,探讨短效长方案在POR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POR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32例中行短效长方案(60例)和微刺激方案(72例)超促排卵共154个周期,比较两方案的Gn总量、获卵率、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取消周期率和妊娠率。结果短效长方案的获卵率显著高于微刺激方案,取消周期率显著降低(P均<0.01),两方案的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微刺激方案相比,短效长方案增加了POR患者的获卵率和胚胎移植机会,是一种可行的超排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 短效长方案 微刺激方案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过程中导致异常受精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曾伟荣 蔡桂丰 +2 位作者 熊永崂 阮永铭 赵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导致异常受精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6例体外受精(IVF)周期不孕症患者(IVF组)和449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不孕症患者(ICSI组)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控制性超排卵方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导致异常受精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26例体外受精(IVF)周期不孕症患者(IVF组)和449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不孕症患者(ICSI组)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控制性超排卵方案,观察原核(PN)形成情况。比较IVF组和ICSI组基本情况,IVF组和ICSI组胚胎PN形成率,IVF和ICSI周期中不同年龄段及促性腺激素(Gn)用量胚胎PN形成率,IVF和ICSI周期中不同获卵数胚胎PN形成率。结果IVF组1 PN和≥3 PN的形成率高于ICSI组,0 PN和2 PN形成率低于ICS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受精后,>35岁的0 PN形成率高于<30岁和30~3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F受精后,>15个获卵数的各PN形成率最高,其中1 PN及2 PN的形成率分别为6.09%、75.63%,高于1~5个获卵数的3.13%、53.30%和6~15个获卵数的3.98%、6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受精后,1~5个获卵数的0 PN形成率8.45%高于6~15个获卵数的3.92%和>15个获卵数的4.18%,1 PN形成率0.58%低于6~15个获卵数的2.53%和>15个获卵数的2.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授精方式、Gn用量及获卵数是异常受精的影响因素,在促排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改用药量,以降低异常受精胚胎的发生率,避免胚胎浪费,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未见原核 单原核 多原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琴 杨桂艳 蔡桂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不育患者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为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无梅毒感染不孕患者124例纳入对照组;选择梅毒感染不孕患者44例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受精率、卵裂率...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不育患者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为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知情选择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无梅毒感染不孕患者124例纳入对照组;选择梅毒感染不孕患者44例纳入观察组,两组均行IVF-ET治疗,比较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可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生化妊娠率。结果观察组受精率(79.65%)、卵裂率(99.09%)、2PN率(64.53%)、优质胚胎率(62.27%)与对照组的79.27%、98.86%、62.27%、64.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妊娠率(42.50%)及胚胎种植率(3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36%、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毒患者行IVF-ET治疗时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降低,受精形成胚胎后继续发育潜能无显著性差异,故其行IVF-ET治疗前应充分知情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体外受精 胚胎发育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辅助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赵琴 王格 蔡桂丰 《现代医院》 2022年第11期1795-1797,共3页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辅助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10日—2021年11月28日因单基因疾病在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性检测(PGT)助孕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不孕不育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辅助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10日—2021年11月28日因单基因疾病在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植入前遗传性检测(PGT)助孕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不孕不育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历资料、染色体检查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式研究单基因病检测(PGT-M)周期辅助助孕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接受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周期辅助助孕的不孕不育患者中有8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率为24.24%;单因素分析显示,未成功妊娠组和成功妊娠组病因、染色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胚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情况与患者病因是PGT-M辅助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多因素的分析完成PGT-M辅助助孕妊娠结局,能够有效地根据相应的风险指标对于保证良好的妊娠结局可以有更好的预防和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T-M助孕 妊娠结局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