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棚面集雨及自压渗灌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月秋 袁巧霞 廖庆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0-333,共4页
利用棚面与地面自然高差,设计了温室棚面雨水集蓄及自压式渗灌系统,并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雨水自压式渗灌和浇灌条件下温室蔬菜生长环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冬季集雨渗灌与浇灌相比,晴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5%,阴雨天全天平均... 利用棚面与地面自然高差,设计了温室棚面雨水集蓄及自压式渗灌系统,并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雨水自压式渗灌和浇灌条件下温室蔬菜生长环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冬季集雨渗灌与浇灌相比,晴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5%,阴雨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6.5%;室内空气温度比浇灌平均高出1~3℃;表层土壤平均温度比浇灌低0.26℃,但20cm深度土壤平均温度比浇灌高0.64℃;全生育其渗灌总灌水量为浇灌的40%,收获蔬菜(包青包)平均高度增加4.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集雨 渗灌 生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集雨及低压自渗灌溉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巧霞 蔡月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5-157,110,共4页
通过温室棚面集雨试验,及室内模拟渗灌试验,将温室棚面收集的雨水汇于地上蓄水池,利用池中水面与地下渗灌管的相对高差作为供水压力,探讨了对温室作物根区土壤进行低压微渗灌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棚面径流系数fmk达0.8989,集雨量基本... 通过温室棚面集雨试验,及室内模拟渗灌试验,将温室棚面收集的雨水汇于地上蓄水池,利用池中水面与地下渗灌管的相对高差作为供水压力,探讨了对温室作物根区土壤进行低压微渗灌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棚面径流系数fmk达0.8989,集雨量基本上能满足温室一年三茬作物种植的需水量;在蓄水箱所能提供的供水压头范围内,基本能满足均匀供水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集雨 地下渗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润地区温室集雨系统集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袁巧霞 蔡月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0,共3页
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讨论在我国湿润地区发展温室棚面集雨技术,通过试验测试了集雨量,分析了集雨量与作物需水量的耦合性。试验结果表明,棚面平均径流系数fmk达0.898 9;三茬种植,全年集雨量与需水量相差500 mm,两茬种植,... 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讨论在我国湿润地区发展温室棚面集雨技术,通过试验测试了集雨量,分析了集雨量与作物需水量的耦合性。试验结果表明,棚面平均径流系数fmk达0.898 9;三茬种植,全年集雨量与需水量相差500 mm,两茬种植,集雨量基本满足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集雨 耦合 作物需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重力渗灌系统渗灌的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巧霞 蔡月秋 《排灌机械》 2007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合理设计温室内低压节水灌溉系统,探讨低压重力渗灌时的渗灌特性,设置以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供水高度和渗灌管埋深为主要调控因子,通过试验模拟分析低压重力灌溉条件下渗灌管的渗流规律及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为合理设计温室内低压节水灌溉系统,探讨低压重力渗灌时的渗灌特性,设置以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供水高度和渗灌管埋深为主要调控因子,通过试验模拟分析低压重力灌溉条件下渗灌管的渗流规律及土壤水分的入渗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渗灌管出流量与时间符合幂函数,渗水速率与时间符合三次方程;渗灌条件不同,灌后土壤湿润区以及湿润区土壤含水量的分布显著不同;渗灌湿润区水分分布受供水高度、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及渗灌管埋深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显著性分析,4个单因素对渗灌管出流量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供水高度、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容重及渗灌管埋深,且除埋管深度外,其他三因素交互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渗灌 低压 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